肾脏,被誉为身体的“清洁大师”,肩负着清除血中杂质、平衡电解质水平及调控血液循环压力的关键使命;而慢性炎症会导致肾小球损伤、肾功能下降,甚至增加慢性肾病(CKD)的风险。
研究显示,抗炎饮食可减轻全身炎症反应,且对肾脏有保护之功,能够延缓肾功能的衰退。究竟炎症是如何对肾脏健康产生影响的?

炎症是免疫系统对抗感染和损伤的正常反应,但如果炎症长期存在,就会变成“慢性低度炎症”,持续攻击健康组织。肾脏由于其高血流量和过滤功能,特别容易受到炎症的影响。
炎症对肾脏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其对肾脏各个细胞和组织的影响。
肾小管、肾小球以及血管内皮在慢性炎症反应的作用下,均可能发生不可逆的损伤。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升高,会直接促进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在此过程中,炎症因子触发了众多细胞的免疫应答机制,进而引发了肾脏组织的受损与结构上的变异。

与此同时,它还会加剧氧化应激过程,促使肾小管加速受损。
活性氧(ROS)的积累不仅会破坏肾小管上皮细胞,还会激活成纤维细胞,进而引发肾脏的纤维化,使得肾脏功能不断下降。
而且,炎症还会对肾小球滤过膜造成破坏,增加其通透性,导致蛋白尿加重,进一步加速肾功能的衰退。这一系列病理过程凸显出,炎症是肾脏疾病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众多研究同样说明了,慢性肾脏病(CKD)与炎症因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科学家们观察到,在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液中,诸如TNF-α与IL-6这类促进炎症反应的因子,其浓度往往显著高于健康人群的水平。
一项研究显示,在随访6.3年的过程中,899名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超过50%,部分患者甚至发展到了终末期肾病(ESRD)。
在这些患者中,那些血液中IL-6和TNF-α水平较高的人,肾功能恶化的风险明显增加。

具体来说,IL-6水平处于最高四分位的患者,其肾功能恶化的风险比最低四分位的患者高出44%。而TNF-α水平较高的群体,其风险比更高,达到近2倍。
此数据显示,炎症因子(如IL - 6与TNF - α)不只是肾功能衰退的标志物,更有可能是疾病进程的推动因素。
不仅如此,诸如IL - 6和TNF - α之类的促炎因子,与全身性疾病的发生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研究还发现,这些炎症因子不仅影响肾脏健康,还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紧密相连。
举例来说,炎症因子能够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进一步推动动脉硬化的进程,并因此提升了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而且,长期的炎症反应还会导致蛋白质代谢紊乱,使得机体的肌肉量下降,进一步加重慢性病患者的体力衰退,炎症不仅局限于肾脏,它的影响是全身性的,涉及多个重要器官和系统。

当前,抗炎治疗与生活方式调整,特别是饮食方面的改善,被视为能有效减轻炎症负担的方法,尤其是某些食物,它们具有“抗炎”特性,对维护肾脏功能发挥着积极作用。
二、哪些食物可以“抗炎”?许多食物具有抗炎效果,能够帮助减轻体内炎症,从而减轻肾脏负担,保护肾脏健康。三文鱼便是其中一种抗炎食物,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这种食物含有大量的Omega-3不饱和脂肪酸,它是人体必需的,但无法自我生成,只能通过膳食来获取。
三文鱼以及其他深海鱼类是Omega-3脂肪酸的主要来源,其中两种关键成分——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具有强大的抗炎效果。

而对于肾脏病患者来说,三文鱼的摄入需适量,避免增加肾脏的负担。
食用时,优选低盐调味料,并采用健康的烹饪方法,例如蒸、烤或煮。
此外,务必重视三文鱼的鲜度和来源问题。为了减少污染物(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对肾脏的潜在危害,建议选择来自认证无污染海域的养殖或野生捕捞三文鱼。
另一种广受推崇的抗炎食物是羽衣甘蓝,这种食物中富含的抗氧化剂能够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而氧化应激是慢性炎症的重要诱因之一。比如,类黄酮和多酚等植物化合物能够有效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降低炎症水平。

而且,羽衣甘蓝作为膳食纤维的一个丰富来源,对维护肠道健康大有裨益。保持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健康状态,对于遏制炎症反应起着决定性作用,而摄入富含纤维的饮食能有效优化肠道菌群的均衡,进而降低患与炎症相关的疾病风险。
在食用上它也具有极高的多样性,无论是蒸煮、炒制、凉拌、烤食还是炖汤,都能展现出其独特风味。不过,对于胃部疾病患者、甲状腺问题人士以及正在服用抗凝血药物的人来说,在享受羽衣甘蓝的美味时需格外小心,谨慎食用。

蓝莓也是一种广泛认可的抗炎食物,它富含丰富的天然植物化学物质,特别是花青素。
研究显示,花青素不仅具备减轻由氧化应激触发的炎症的能力,还能有效调节免疫系统,遏制促炎细胞因子的生成。花青素能够大幅度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介素-6(IL-6)的浓度,这两种因子与众多慢性疾病,尤其是肾脏疾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花青素还通过激活体内的抗氧化酶系统,进一步减少氧化应激,减轻由此引发的炎症。

在维护肾脏健康,特别是对抗慢性肾脏病中的剧烈炎症反应,蓝莓的抗炎特性展现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慢性肾脏病常常伴随着肾小管和肾小球的损害,而蓝莓凭借其卓越的抗炎效力,能够显著减缓这一炎症发展的进程。
不过,由于蓝莓中含有天然糖分,肾脏疾病患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蓝莓的摄入量。过量摄入糖分或许会给肾脏增添额外负担,致使血糖水平出现波动。所以,糖尿病患者在享受蓝莓时,应当遵循医生或营养专家的指导,合理控制食用分量。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促炎”食物,大家要远离,通过了解这些食物的特性,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饮食,保护肾脏健康。
三、大家还要远离哪些“促炎”食物?除了增加抗炎食物的摄入,避免哪些促炎食物同样至关重要。
以下几类食物被广泛认为能加剧体内的炎症反应,应当尽量避免或减少摄入。
其一:快餐
快餐是现代饮食中最常见的促炎食物之一,它们通常富含反式脂肪、糖分和精炼碳水化合物,这些成分在进入体内后,容易引发炎症反应。
反式脂肪对于心血管健康而言危害重重,且已被证实能够刺激体内炎症标志物,从而加剧炎症反应。
快餐中常见的油炸食品,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和不健康的植物油,这些成分被肠道吸收后,能显著激活体内的免疫系统,引发慢性低度炎症。

其二:熏肉
熏肉一直以来都深受大众喜爱,但这种食物在高温熏制过程中,肉类的脂肪滴落在炭火上,会形成多环芳香烃(PAHs)、苯并芘(BaP)和杂环胺(HCAs)等致癌物质。
这些物质能黏附于熏肉的表层,一旦它们被人体摄入,有可能会成为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的诱因。此外,这些化学物质还可能激活体内的炎症通路,加重慢性炎症状态。
并且, 熏肉在高温加工过程中,会损失大量的维生素B群、维生素C及多种微量元素,导致营养摄入的不均衡。长期以熏肉为主要蛋白质来源,可能会降低饮食的多样性,影响机体的抗炎和免疫调节能力。

其三:甜点
甜点是现代社会中受欢迎的食物,但它们也是促炎食物的一大类。
大多数甜点含有大量的精制糖、反式脂肪以及高热量的配料,这些成分会在体内引发一系列负面反应。摄入精制糖会导致血糖急剧上升,从而触发胰岛素的大量释放,而这种胰岛素的剧烈波动会进一步激发体内的炎症反应。
而且,许多甜点使用的人造黄油和植物油中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这些脂肪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促使炎症反应加剧。高糖、高脂的饮食模式长期下来会增加体内的氧化压力,进一步破坏细胞健康,诱发慢性病。

慢性炎症是肾脏健康的“隐形杀手”,而抗炎饮食是保护肾脏最自然、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通过增加三文鱼、羽衣甘蓝、蓝莓等抗炎食物的摄入,同时减少快餐、熏肉、甜点的摄入,可以显著降低炎症水平,延缓肾功能衰退。
对于肾脏功能有所减弱的人群,应当在医生或营养专家的指导下优化饮食安排,这样既能保证营养的全方位均衡,又能有效缓解肾脏的承载压力。
记住,健康的饮食不仅能让肾脏更年轻,还能让整个身体受益!
参考资料
1、吕亚茹.朱瑞芳.张珺.王倩.李若兰.抗炎饮食在慢性病防治中的研究进展.2024-07-25
2、梅斯医学.研究发现:这一植物成分,抗炎能力比花青素和Omega-3都要好.2024-11-26
3、科普中国.这些食物能“抗炎”,常吃对肾很有好处!.202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