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了众多英杰的加州理工大学,一直以来都是无数学子的“梦中情校”。
可名校不好考,尤其是国外的留学生,想要进入加州理工读书,更是难上加难。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e726042b46c09f81975de7eab59a91f.jpg)
几乎每一位成功入读加州理工的中国学生,都是“过五关斩六将”,击败大量同考场的竞争者才拿到的名额。
可凡事总有例外,有这样一位来自中国的加州理工学子,他没有经过任何考试或者学业水平审查,直接在校长办公室“直通”入校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e3e04946e42b48244f177feeb2034d1.jpg)
年过三旬的他在这里修完了学士学位,之后又读了研,顺利毕业之后回到了祖国。
此人名叫钱永刚,他的父亲赫赫有名,正是享誉全球的科学大佬钱学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5676d1c51f9fafa1c4b51ae6d893484.jpg)
难道已经三十多岁了的钱永刚是“借父之威”,靠“走后门”搞特权才拿到免试入学资格的吗?
钱永刚是校方盛情邀请入学的,他们想完成老校长当年的承诺。
1、随父回国钱永刚的人生经历,与他颇具传奇色彩的爱国科学家父亲,是密切相关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665d5cb1376349554174fea73fd2be7.jpg)
他和妻子留美期间,生育了儿子钱永刚。
新中国建立之后,钱学森毅然决定回归故土,用毕生所知所学报效祖国,却遭到了美方的强硬阻拦。
美国人足足扣押了钱学森一家五年,直到周总理亲自出面交涉斡旋,一家三口才终于得以回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e46c042a1baa42a65558fa2aee7d481.jpg)
周恩来 钱学森
在这五年里,钱永刚跟着父母被关押,被禁锢,始终缺乏人身自由。
父母不断给儿子灌输爱国思想,美国出生的钱永刚,就这样对祖国故土有了朦胧的热爱之情。
几经辗转周折,钱学森一家人终于成功踏上了新中国的土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12364e33a8b51d0d3d2e5902fad3141.jpg)
一家三口在首都北京安顿了下来,由于建国伊始百废待兴,住所条件并不是很好。
温暖的壁炉变成了呛烟的煤球,天鹅绒床垫变成了粗麻布做成的被褥,一开始,生活环境的骤然变化,让钱永刚很不适应。
好在他继承了父母志存高远、不重物欲的良好品性,很快克服了困难。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c762f60aac3a88e473b33148a0f8390.jpg)
可解决了一难还有另一难,那便是语言问题。
由于钱永强是在美国出生的,他只会说英文不通汉语,不但日常与人沟通交流很费劲儿,上小学后更是学业进度落下很多。
按理来说,有天才科学家当父亲,他随便指点指点儿子,钱永刚的“语言关”都能轻松突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10b0ee206f21dc142c4fe426abca71b.jpg)
可当时钱学森实在是太忙碌了,醉心于祖国伟大科技事业的他,压根儿无暇教育儿子的文化课。
钱永刚的母亲同样工作繁忙,抽不开身。
等不到父母手把手教,聪明的钱永刚便开始自学。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4ec42d4492728f8721dea5207071684.jpg)
他继承了父亲的高智商,以极快的速度掌握了中文的听说读写,在学校的文化课成绩也从“吊车尾”变成了“尖子生”。
2、坎坷求学1966年,钱永刚正式成年,高中毕业的他,竟然没去念大学。
书香门第出身,他为何如此“荒废学业”?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034c215fd8112568869d5b7907d02f5.jpg)
其实不是钱永刚不想继续读书,更不是他成绩不够考不上大学,而是当时由于政治大环境的变化,大学录取制度从考试改为了组织推荐。
钱学森本可以轻而易举地为儿子申请大学名额,可一生两袖清风、刚正不阿的他,不愿意搞“走后门”那一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dff8f837449847e2f97daaf5d09f3d8.jpg)
于是钱永刚就这么成为了一名待业青年,后来部队招收新兵,不甘终日无所事事的他,便去参军了。
由于念过高中,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不是“大老粗”,上级把通过新兵训练的钱永刚分到了技术岗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e418a6559c8e7018c5974d2865a3e1c.jpg)
钱永刚在部队,一待就是十来年,始终兢兢业业地执行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从来没有仗着父亲威名“搞特殊”。
后来国家恢复统一高考,年近三旬的钱永刚,决定尽力一试,努力实现年少时的学业梦。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d6bcbc799b2c1a4ba75cd375046d6ed.jpg)
他在部队技术岗工作时,学习了不少理工知识,再加上当年的文化课底子,最后成功金榜题名了。
钱永刚一举考进国防科技大学,亲友们都称赞他“虎父无犬子”。
可这学才上了不到两年,钱永刚就有些读不下去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bac57938648b5bd65eed4e7ce075b49.jpg)
由于参加高考时年纪比较大,钱永刚真正入学时,年龄已经超过三十岁了。
班级里最小的学生,比他足足年轻了十多岁,这让钱永刚觉得有些难为情。
父母得知了钱永刚面临的问题,耐心开导了他,母亲给了钱永刚一个很好的建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910b594604a9eccb2d2d3e2006efa93.jpg)
如果在国内读书实在不舒服,那就留洋去美国,他可以在加州理工直接入校读书,不必进行任何笔试或者面试。
听了这话,钱永刚眼前一亮,进而又开始自我怀疑:
我这么大的年纪,履历又不出彩儿,还是个外国留学生,加州理工有啥理由免考录取我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a05a753f5c402d9a5b4b6d205e798b8.jpg)
父母接着跟钱永刚解释,原来早在钱学森回国之前,加州理工的老校长就曾对其承诺,将来他的儿子可以无条件来学校读书。
老校长之所以如此慷慨,是因为他和钱学森有过密切的朋友交往,同时整个加州理工大学,都对钱学森先生敬重礼遇有加。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f50e26e2d709d3647cba92b479d8a09.jpg)
钱永刚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远渡重洋,来到美国加州,来看看当年的那个承诺,如今能否得到兑现。
得知钱永刚的来意之后,校方非常热情,主动提出尽快为他办理入学手续。
对于加州理工校方而言,与赫赫有名的钱学森先生加深联系,有助于提高本校的声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4cbf0bad83a23790245a1c43ff18a5e.jpg)
兑现老校长当年的承诺,成就一番国际学术圈的佳话,何乐而不为呢。
更何况钱永刚本人是有能力、有水平的,这点不用考试测验,顶级高等教育专家看谈吐就能感受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643a4501061ca08b3293070a1819bc3.jpg)
就这样,钱永刚没有进行任何考试,直接入读了加州理工学院,此时他已经三十四岁了。
后来他接连获得了学士、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的那一年,钱永刚正好四十岁。
坎坷求学多年,钱永刚终于习得了一身真才实学。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b2eba53036e220ca48b515dc1f3b92c.jpg)
他拒绝了美企提供的高薪工作,和父亲当年一样,毅然回归故土,建设祖国。
钱永刚接连在上交、清华、南航等国内知名学府担任客座老师,还曾为多个中美学术合作交流项目牵线搭桥,为祖国科研事业发展作出过不小的贡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add11dd4d332d90b4ea41cf4d8bce39.png)
2009年,钱学森先生病逝,钱永刚母子二人悲痛万分。
在父亲的遗体前,钱永刚下定了决心,他要用自己的余生努力践行父亲的遗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47884f0afcabb80ebf309fd5fdeae87.jpg)
钱学森先生曾经留下过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也就是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本土的开创性理工大师。
为了让父亲的英灵得以安息,钱永刚此后的工作重点,一直放在国内的高级理工人才的培养上。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490f2ac7f84d9ed2831a7ed113f37b5.jpg)
转眼十来年过去,钱永刚年岁渐长,对祖国科研、教育事业的热忱,却始终有增无减。
这些年来,始终有人觉得钱永刚是在“借父之名”,他本人却对此不以为意。
在钱永刚看来,只要能为国出力,借谁的名无所谓,自己不是为经营名声做事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38b1e99257460f9372902c4fd4490dc.png)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讨论哦。
参考资料:
1、让钱学森的伟大精神和科学思想永放光芒 照亮创新之路——访钱学森之子、中国航天钱学森决策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钱永刚教授——《网信军民融合》 2019年第12期17-20,共4页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4e7fcc4c61407dce36f2bd539c45f01.jpg)
2、钱永刚:父母留给我的“财富”一生受用——《农家女》 2016年第7期38-40,共3页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9981517dfa150f14b67e39357a64c5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