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刘志丹并称为西北双星,毛主席三次为其题词,他到底干了哪些事

俊恩聊历史故事 2025-01-02 14:44:44

在中国革命史上,有这样一位英雄,他与刘志丹并肩作战,被誉为"西北双星"。他叫谢子长,是陕北红军和陕甘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从1897年出生于安定县的一个富裕农民家庭,到1935年在灯盏湾壮烈牺牲,他短暂却璀璨的38年人生,为中国革命事业奉献了全部。他带病带伤坚持战斗,领导了清涧起义,打响了中共在西北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他不畏艰险,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为后来成为伟大长征的落脚点和伟大抗战的出发点奠定了坚实基础。他的革命精神和卓越功绩,深深打动了毛主席,成为毛主席一生中仅有的两位被亲笔写下祭文的人之一,更三次为其题词以示褒扬。那么,这位被誉为"民族英雄"的谢子长,到底经历了怎样传奇的革命生涯?

西北青年 觉醒革命理想

1897年寒冬,陕北安定县枣树坪村迎来了一个新生命。这个出生在富裕农民家庭的男孩就是谢子长,也正是这个男婴,日后将在西北大地上点燃革命的火种。

家境优渥让谢子长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但优越的生活环境并未让他沉醉其中。在求学期间,五四运动的浪潮席卷全国,新思想、新文化如春风般吹进了这个陕北青年的心田。

谢子长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进步书刊,思考着中国的出路和民族的未来。走在安定县的街头巷尾,目睹百姓的苦难和官府的腐败,年轻的谢子长逐渐认识到单靠文人的笔杆子是无法改变这个腐朽的社会。

1922年,怀着报国之志的谢子长来到太原,考入了阎锡山创办的学兵团。在这里,他系统地学习军事知识,为日后的革命武装斗争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太原毕业后,谢子长没有就此止步。他辗转来到北京、天津等地,深入社会各界进行实地考察。在这段游历过程中,他结识了陕西党组织的重要人物魏野畴和李子洲。

这两位志同道合的革命者与谢子长一见如故,他们的交往让谢子长对革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他们的影响下,谢子长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更加坚定。

1924年,经过深思熟虑的谢子长回到家乡安定县。他没有随波逐流,而是选择了一条特殊的道路——组建民团。这个看似普通的民团,却成为了他发展革命力量的重要阵地。

在担任民团团总期间,谢子长并未局限于一隅。他多次奔赴北京、天津,积极参与反帝斗争,同时加入进步青年组织"共进社"。他深知只有团结更多的力量,革命才能获得成功。

1925年,谢子长迎来人生的重要转折——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上很快给他布置了新的任务:回到陕北,在民团内秘密发展党员。于是,一个中共特别支部在民团内悄然建立。

这段时期的谢子长,白天是威信显赫的民团团总,夜晚则是秘密开展革命活动的共产党员。他就这样以民团为掩护,在陕北这片土地上播撒革命的种子。

挥师陕北 打响革命战鼓

1927年的西北大地风起云涌,革命形势日益高涨。这一年的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中共陕西省委根据八七会议精神,决定在陕北发动武装起义。谢子长与唐澍、李象九、白明善等革命同志经过周密策划,选定了清涧作为起义的主战场。

10月12日,注定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谢子长以西北革命军游击支队营长和副指挥的身份,率领革命力量向清涧县城发起进攻。这一枪,打响了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声号令。

起义部队很快占领了县城,谢子长站在城楼上向将士们发表讲话。他的那句"从今天起,我们就成为了一支脱离封建军阀束缚的革命军,我们革命者,都是同志",在西北的上空久久回荡。

革命的火种一经点燃,便如星星之火迅速蔓延。清涧起义后不久,谢子长又马不停蹄地参与领导了渭华起义,进一步扩大了革命的声势。

党组织随即任命谢子长为陕北行动委员会军事指挥部总指挥。他带领革命力量在陕北、宁夏、甘肃等地区开展兵运工作,不断发展壮大革命队伍。

这段时期的谢子长走村串户,深入群众。他日夜奔波在陕北的山山水水间,为革命事业寻找新的突破口。

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谢子长和战友们创造性地开展游击战术。他们利用陕北复杂的地形地貌,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让敌人疲于奔命。

革命队伍在斗争中不断成长,经验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谢子长带领的革命武装,逐渐从小股游击队发展成为一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革命力量。

在这片广袤的黄土地上,谢子长和他的战友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着一曲曲革命壮歌。他们的足迹遍布陕北高原的每一个角落,在群众中播撒下革命的种子。

这支队伍所到之处,革命的火种便在当地生根发芽。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加入到革命队伍中来,使得革命力量如滚雪球般不断壮大。

谢子长率领的革命武装,成为了陕北地区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这支队伍不仅打击了反动势力,更重要的是为后来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开创根据地 铸就红色丰碑

1931年的秋天,西北革命形势发生重大转折。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谢子长和刘志丹带领的革命力量不断发展壮大,迫切需要一个更加统一的革命武装组织。

10月,谢子长联合刘志丹等革命同志,将南梁游击队和陕北游击支队合编为西北反帝同盟军。这支新组建的革命武装,标志着西北革命力量的整合进入了新阶段。

次年,为了更好地开展革命斗争,西北反帝同盟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谢子长担任总指挥,开始了创建革命根据地的艰巨任务。

南梁,这个位于陕甘边界的小山村,成为了革命根据地的中心。谢子长带领战士们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一砖一瓦地建设着陕甘革命根据地。

条件异常艰苦,但革命事业却在蓬勃发展。谢子长和战友们克服重重困难,先后恢复和建立了陕北红军游击队5个支队。

在这片广袤的黄土地上,谢子长带领游击队开展游击战,打击反动势力。每一次战斗的胜利,都让根据地的力量更加壮大。

游击队所到之处,群众纷纷响应。谢子长和战友们在艰苦的环境中,相继建立了安定、延川根据地,革命的火种在陕北大地上愈燃愈旺。

这是一段极其艰难的岁月。敌人的围剿此起彼伏,物资供给极度匮乏,但谢子长和战士们始终坚守阵地,用鲜血和生命守护着这片红色土地。

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里不仅是西北地区第一次打出工农红军旗帜的地方,更成为了后来伟大长征的落脚点和伟大抗战的出发点。

谢子长亲自带领部队在各个根据地之间来回奔波,组织战斗,发动群众。他们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革命根据地体系。

根据地的建立不仅提供了革命斗争的基地,更为革命力量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加入革命队伍,使得根据地的力量不断壮大。

在谢子长和战友们的努力下,陕甘革命根据地逐渐发展成为西北地区最重要的革命力量。这片红色的土地,见证了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也为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英雄虽逝 精神永驻人间

长期的革命斗争,让谢子长的身体每况愈下。在他的革命生涯中,多次负伤,但从未停下脚步。

1935年2月,谢子长带领部队在清涧河口镇与敌人展开激战。战斗中,他再次负伤,伤势极为严重。

带着重伤,谢子长被战友们转移到安定县灯盏湾。2月21日,这位年仅38岁的革命者,永远离开了他深爱的陕北大地。

谢子长的牺牲,震动了整个革命队伍。毛主席得知这一消息后,为这位西北革命的中流砥柱写下了近300字的纪念碑文。

毛主席对谢子长的褒奖不止于此。他先后三次为谢子长题词:"民族英雄"、"虽死犹生"、"谢子长同志千古。前仆后继,打倒人民公敌蒋介石。"

这样的殊荣,在革命历史上极为罕见。毛主席一生中只为两个人写过祭文,一位是他的母亲,另一位就是谢子长。

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为了永远铭记谢子长的丰功伟绩,决定将他的家乡安定县改名为子长县。这个决定,体现了革命群众对这位英雄的深切怀念。

与谢子长并称"西北双星"的刘志丹同志,同样得到了后人的崇高敬意。他牺牲后,家乡保安县也被改名为志丹县,两位革命先驱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了陕北的土地上。

谢子长虽然离开了,但他开创的事业并未中断。他创建的陕北红军发展成为西北地区最重要的革命力量,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不畏艰难的斗争意志,忠诚坚韧的革命品格,心系百姓的公仆情怀,化作了一座永恒的丰碑,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进。

这面丰碑,不仅矗立在陕北高原,更矗立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长河中。在新时代的今天,谢子长的革命精神依然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2024年,电视剧《西北岁月》热播,再次让人们重温了谢子长等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剧中那句"风沙再烈,依然誓守赤诚之志;山河再险,仍旧肩挑家国重任"的台词,生动诠释了谢子长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品格。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