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朱元璋是开国皇帝,陈友谅是乱世枭雄,却不知这两位在元末争霸天下的对手,竟有着如此相似又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一个是安徽穷苦农家出身,一个是湖北渔民之子,都在乱世中崛起,都建立了不小的势力。可是最终,为何朱元璋能够登上九五至尊之位,而陈友谅却倒在了鄱阳湖畔?
一、命运的起点:两个苦命人的不同选择世人都说朱元璋和陈友谅是命运的宿敌,却不知这两位日后的对手,竟有着如此相似的出身。
元末至正八年,朱元璋出生在安徽凤阳的一个贫苦农家。那时的朱家,连一口铁锅都没有,每天只能靠煮野菜糊口。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和母亲陈氏,只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有趣的是,比朱元璋早生八年的陈友谅,家境也好不到哪里去。陈友谅的父亲陈普是湖北仙桃的一名渔民,整日在长江上撒网捕鱼,一家人勉强能填饱肚子。
不过,这两个同样出身寒门的少年,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朱元璋十六岁那年,天灾人祸接踵而至。一场瘟疫夺去了他全家的性命,只剩下他一人在世。无奈之下,朱元璋只好投奔到皇觉寺出家为僧。在寺院里,他每天要干最苦最累的活计,什么砍柴挑水、扫地劈柴,样样都得干。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位老和尚送给了朱元璋一本《武王伐纣》的书籍。这本书讲述的是周武王起兵伐纣的故事,朱元璋虽然不识字,却让同寺的和尚给他讲解。这一讲不要紧,竟让朱元璋对这个故事着了迷。
而此时的陈友谅,却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他从小就在私塾读书,虽然资质平平,但总算认得几个字。闲暇时候,他还跟着村里的老人学习拳脚功夫。
有一天,陈友谅在集市上听说了徐寿辉起义的消息。当时的徐寿辉已经占据了湖广地区,声势浩大。陈友谅听后,立刻放下了手中的书本,主动投奔了义军头领倪文俊。
这一年,朱元璋还在皇觉寺里诵经念佛。直到有人要去官府告发他与反贼有来往,他才不得不离开寺庙,投奔了郭子兴的义军。
就这样,两个命运相似的年轻人,一个被迫走上起义之路,一个主动投身革命洪流。谁能想到,这竟成了他们日后命运转折的关键时刻。
后来的事情,更是让人感慨万分。朱元璋加入郭子兴义军后,起初只是个小卒,每天负责给将士们煮饭。可就是这个看起来最不起眼的差事,却让他赢得了将士们的心。因为朱元璋总是先给兄弟们盛饭,自己则吃剩下的。
而陈友谅呢?他一进入倪文俊的军中,就开始展露头角。不到半年,就当上了一个小队长。可是他对待下属却十分严苛,动辄打骂,渐渐地就失去了军心。
二、师徒之恩:一忠一奸的鲜明对比世人都说朱元璋能建立大明王朝,靠的是胆识过人,却不知他最令人称道的,是对师恩的知遇之情。
至正十三年,朱元璋初到濠州,拜在郭子兴麾下。那时的郭子兴已是红巾军中的一方诸侯,手下兵强马壮。朱元璋在他帐下,从一个煮饭的小兵做起,每日天不亮就起来为将士们准备饭食。
有一次,郭子兴巡营查看,看见朱元璋在灶台前忙碌的身影。走近一看,只见朱元璋正在仔细挑选米粮,将糠秕和石子一粒粒拣出来。郭子兴问他为何如此费事,朱元璋答道:"将士们冒着生命危险打仗,吃一口干净的饭是应该的。"
这番话让郭子兴十分感动,从此对朱元璋格外信任。不久后,郭子兴将自己的义女马氏许配给了朱元璋。这一桩婚事,让朱元璋和郭子兴的关系更进一步。
然而好景不长,郭子兴的其他女婿开始嫉妒朱元璋,在郭子兴面前说朱元璋的坏话。一时间,朱元璋被打入地牢,每天只能靠马氏偷偷送来的一个烙饼充饥。
即便如此,朱元璋也从未怨恨过郭子兴。等到后来真相大白,郭子兴愧疚不已,朱元璋却说:"恩师待我如子,我岂能因为一时误会就忘记恩情?"
再看陈友谅这边。他投奔倪文俊时,倪文俊也是待他不薄。倪文俊不但收留了这个无名小卒,还亲自教他用兵之法,让他在军中做了一名小队长。
谁知道好心不得好报。至正十七年,陈友谅已经在军中站稳脚跟,手下也有了一批死士。一天夜里,陈友谅突然带兵包围了倪文俊的大帐。倪文俊正在沉睡中,被士兵拖出来时还在大喊:"友谅,我待你如子,你为何要如此?"
陈友谅二话不说,当场砍下了倪文俊的头颅,随后接管了他的部队。
这还不算完。陈友谅随后投靠了红巾军首领徐寿辉,徐寿辉也是把他当做心腹看待。可是三年后的一个深夜,徐寿辉的大营又被围住了。这一次,他连问"为什么"的机会都没有,就被陈友谅派来的刺客砍死在了床上。
就这样,陈友谅在短短几年间,先后杀死了两位待他如子的恩师。每杀一个师父,他的势力就壮大一分。可是在军中,却没有人敢再真心待他。
有意思的是,朱元璋后来得知此事,曾对左右说过这样一番话:"背信弃义之人,就算占尽天下又有何用?"而这句话,恰恰说明了这两个人最根本的区别。
三、用人之道:治军理政的不同方式世人都说朱元璋能成就帝业,是因为他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却不知这支军队的强大,恰恰来自他的用人之道。
至正十八年,有一天朱元璋的大帐外来了一个衣衫褴褛的书生,自称姓刘名伯温。守营的士兵见他形容猥琐,正要赶走。朱元璋却恰好经过,一眼就看出此人不凡,立即把他请进帐中。
这个衣衫褴褛的书生,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刘伯温。朱元璋不但没有嫌弃他的穷酸样,反而亲自为他沏了一碗热茶。两人谈了整整一个时辰,朱元璋当即决定重用此人。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专门为刘伯温搭建了一个"第一谋士"的帐篷,让他专门负责军事谋划。每次打仗前,朱元璋都要先去找刘伯温商量。
而在陈友谅那边,情况却大不相同。陈友谅手下也有能人,比如那位叫做华云龙的谋士,就曾经给陈友谅出过不少好主意。
有一次,华云龙建议陈友谅暂时不要称帝,应该先积蓄力量。陈友谅不但没有采纳,还大怒道:"你是在质疑我的能力吗?"从此以后,华云龙就再也不敢给陈友谅提建议了。
不仅如此,陈友谅对待降将也十分苛刻。有一次,元朝的一个将军带着五千兵马来投奔他。陈友谅不但没有重用这些兵马,反而把那个将军关了起来,说是怕他还会反叛。
这样一来,陈友谅的军中渐渐形成了一种风气:但凡有能人,都不敢表现得太出色,生怕引来猜忌;但凡有建议,也不敢说得太直接,生怕触怒主帅。
反观朱元璋这边,他不但重用文人谋士,对待普通士兵也十分爱护。每次打完仗,他都要亲自去慰问受伤的将士,给他们送吃的送喝的。
有一次,一个士兵在战场上救了朱元璋一命。朱元璋不但重重赏赐了他,还把他调到身边当亲兵。这个消息一传开,军中将士们的士气更加高涨。
正是这种截然不同的用人之道,造就了两支性质完全不同的军队。
朱元璋的军队里,将士同心,上下一心。陈友谅的军中,却是众人各怀鬼胎,互相猜忌。
后来刘伯温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懂得用人之道的将领,才能成就大事。"这句话,道出了朱元璋和陈友谅在治军理政上最大的区别。
让人啧啧称奇的是,这种区别不仅体现在用人上,更体现在对待百姓的态度上。朱元璋每到一处,都会严令军队不得扰民。而陈友谅的军队,却经常抢掠百姓,以至于所到之处,民众闻风而逃。
四、决战之时:鄱阳湖上的生死较量世人都说鄱阳湖之战是朱陈两军的最后对决,却不知在这场惊天动地的大战之前,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康茂才事件。
至正二十五年的春天,朱元璋手下有一员大将叫康茂才,此人原是元朝将领,后来投奔了朱元璋。有趣的是,这位康将军和陈友谅竟是旧相识,当年在军中还称兄道弟。
朱元璋得知此事后,立即召见康茂才,要他写一封信给陈友谅。信中说康茂才愿意率部投奔陈友谅,并告诉陈友谅朱元璋军中的虚实。陈友谅收到信后大喜过望,立即派兵来接应。
谁知这竟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圈套。就在龙湾之地,朱元璋的军队早已埋伏就绪。陈友谅的大军刚一到达,就遭到了朱元璋军队的突袭。这一仗,陈友谅损失惨重,好不容易才逃出重围。
这场失败让陈友谅彻底明白,要想打败朱元璋,必须来一场决定性的大战。于是,他下令集结所有战船,准备在鄱阳湖与朱元璋决一死战。
至正二十七年秋,鄱阳湖畔战鼓雷鸣。陈友谅的水师号称有三千战船,朱元璋这边却只有不到八百艘。但有意思的是,朱元璋的战船都是小型快船,机动灵活。而陈友谅的战船都是大型楼船,虽然威风凛凛,却行动迟缓。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陈友谅居然下令把所有战船用铁索连在一起,说是这样可以形成一道铁壁,朱元璋的小船就休想冲破防线。
这个决定让在场的将领们都大吃一惊。华云龙甚至冒死进谏说:"大船连在一起,万一起火怎么办?"陈友谅却不以为然,说道:"就凭朱元璋那几条小船,能掀起什么风浪?"
战斗一开始,陈友谅的战术似乎很有效。他的大船组成的防线固若金汤,朱元璋的小船根本无法靠近。但是到了第二天,风向突然改变,朱元璋立即命令将士们用火箭射击陈友谅的战船。
铁索连船的可怕后果终于显现。一艘船着火,很快就蔓延到旁边的船只。陈友谅的将士们想要断开铁索逃生,却发现已经来不及了。
眼看大势已去,陈友谅亲自率领精锐突围。就在这时,朱元璋的大将郭英一箭射中了他的前额。这位叱咤风云的枭雄,就这样倒在了鄱阳湖畔。
战后,朱元璋的将士在湖中打捞到了陈友谅的尸体。朱元璋看着这位宿敌的遗体,命人找来上好的棺木,为他安葬。临别时,朱元璋对着棺木说了一句:"你我本是天下英雄,奈何要走到这一步?"
五、历史的启示:成败兴衰的深层思考世人都说朱元璋和陈友谅的较量,是一场单纯的军事对决,却不知这背后蕴含着更深层的历史意义。
当朱元璋的军队在鄱阳湖上击败陈友谅后,一件有趣的事情发生了。朱元璋的部下在打扫战场时,发现了陈友谅的一本日记。日记中记载着他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杀死倪文俊、暗害徐寿辉、诛杀谏言的大臣。每一件事都写得清清楚楚。
朱元璋看完这本日记后,立即召集众将领,说道:"诸位可知陈友谅为何会失败?"没等将领们回答,他就指着日记说:"这就是答案。"
要说这个答案,还得从陈友谅称帝那天说起。当时陈友谅在采石五通庙前举行登基大典,可偏偏天公不作美,狂风大作,暴雨倾盆。群臣们只能跪在泥泞的沙滩上,潦草地完成了仪式。
更有意思的是,就在这场仓促的登基大典上,陈友谅的一位老部下站出来说:"主公,您可记得倪文俊和徐寿辉的下场?"这位老部下话音未落,就被陈友谅当场斩首。
反观朱元璋这边,在他的军营里,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将士们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文官武将之间,也能推心置腹地交谈。就连一个普通士兵,只要有好的建议,也能直接向朱元璋进言。
有一次,一个小兵冒死向朱元璋建议不要进攻一座城池。朱元璋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详细询问原因。原来这个小兵是那座城的人,深知城中布防。朱元璋采纳了他的建议,避免了一场可能的损失。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就经常直言不讳地指出朱元璋的错误。每当这时,朱元璋都会认真听取,从不动怒。
到了大明建立以后,朱元璋在南京城修建太庙时,特意让人把这些往事都刻在了石碑上。碑文上写道:"天下兴亡,系于人心。"
这块石碑一直保存到今天。有意思的是,每当游客们问起这块碑的来历,导游们总会讲起朱元璋和陈友谅的故事。他们会说,这是一个关于仁义与暴虐、忠诚与背叛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人心向背的故事。
到了今天,历史学家们在研究这段历史时,往往会说:朱元璋和陈友谅的较量,不仅仅是军事实力的对决,更是治军理政方式的较量。在这场较量中,朱元璋依靠仁义收服人心,而陈友谅则因为暴虐失去民心。
在南京博物院,至今还保存着一面当年鄱阳湖大战时使用的战旗。旗帜虽已褪色,但上面的"仁义"二字依然清晰可见。这面旗帜,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