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旧社会,经常会听到一句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时包办婚姻是社会常态,嫁娶之事全凭父母做主,如果有人反抗,则还有一句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这里看出,旧社会的一些规矩是我们现代人完完全全不能接受的,现代爱情,更多的是自由恋爱,这是社会在进步的一个现象。
这里之所以说道嫁娶之事,是因为我们的伟人毛主席也曾被要求过,在毛主席14岁的时候被父母逼着结婚,娶比自己大4岁的女子。
那个时候的毛主席还是懵懂的年纪,他什么都不知道就娶了妻子,后来毛主席去别的地方学习,后来认识了杨开慧,认为是第一任妻子。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毛主席从未与这位女子生活过。
记得在一次与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中,这位记者问到了这位女子,毛泽东回答道:“我从来没有和她一起生活过,后来也没有,我并不认为她是我的妻子。”
其实当年毛主席就反对包办婚姻,但却说服不了父母,这位女孩叫罗一秀。
据悉,罗一秀和毛家是远房亲戚,伟人恰恰是罗一秀的表弟,还是亲缘关系,当时那个年代很多人都不懂近亲结婚,因此很多人都是这样的。
因为伟人的父亲毛顺生很喜欢罗一秀,因此就将其认定为儿媳妇,以至于在毛主席14岁的时候,就着急让他娶妻。
在1907年的一天,毛主席读完私塾回家,毛父突然语重心长地找他谈话:“你已经是个半大男子汉了,也该承担一些家庭责任了。”
当时主席听得一脸懵,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搭话,他父亲直视了一下前方又说:“你该成家了,我们帮你说了一门亲事”。
这时候他母亲也走了出来,一边附和一边拍了拍他的肩膀,但毛主席只想学习,果断拒绝结婚,毛父非常生气,直接关了他的禁闭。
眼看没办法,毛主席只能答应,但对于这个罗一秀,他没有一点感情。
其实有传言说罗一秀长得很水灵,性格也十分温顺,但总归来说,那个年代的女子认定一个人就不会变。
罗一秀知道毛主席反感这段婚姻,她也没有计较这些,而是孝敬公婆,勤勤恳恳,主席熬夜的时候,她会泡一杯茶送上。
就这样他们生活了三年,随着毛主席的成长,此时的毛主席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他坚持的东西就一定会做到。
时间来到1910年,这年学堂已经专设为新式学堂了,毛主席还一心只想读书,可他父亲不同意,硬让他继承家业。
后来又得知毛主席和罗一秀没有夫妻之实,毛父更加生气,但这个时候的毛主席已经17岁,面对父亲的逼迫,他抗争到底。
然而就在抗争的过程中,罗一秀不慎染上了痢疾病,一直发高烧、腹泻,吃不下去饭,整个人愈发虚弱。
面对这个情况,毛家人和罗家人直接赶紧先治好她的病,但当时的医疗条件不发达,医生也尽全力医治,但还是没能治好。
有人说,罗一秀是活活病死的,因为当时连个抗生素都没有。
罗一秀死的时候年仅21岁,毛主席处理完后事,背起行囊到外地求学,但毛主席是个感恩的人,每当他回家的时候,总会去祭拜罗一秀。
正是毛主席的坚持,使得他之后成为了救国的人,但他一直没有忘记罗一秀,在他心里,罗一秀更像是自己的姐姐。
1950年,毛岸英回韶山探亲,还专门去了罗家一趟,给罗家送了一些茶叶、布料等礼品。
1956年,罗家人因为受到了不公平待遇,便写信给主席,后来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破例帮了罗家一把,为罗一秀的弟弟罗世泉安排工作。
但罗世泉也是和讲原则的人,直接拒绝了,后来毛主席也一直在关注他。
后来毛家修订族谱的时候,毛主席将罗定为原配妻子,正式给予她一个名分,可见毛主席是个重感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