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历史性的高物价正席卷全球。2021年,美国物价急剧上涨,到2022年6月,通货膨胀率达到了近40年来Z高的9.1%;随后,尽管通货膨胀率有所下降,但截至同年8月,仍维持在8.3%的高位。欧洲各国的通货膨胀水平也在加剧,到2022年8月,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了9.1%,创下历史新高;英国更是在同年7月达到10.1%,刷新了自1982年以来的Z高纪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2年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将达到6.6%。
西方国家通货膨胀加剧,背后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在全球经济重启的大背景下,过去几年来一直被压抑的消费需求急剧增加,造成供不应求的状态;二是俄乌冲突引发大宗商品及原油、天然气等能源价格暴涨。
日本国内的物价也在逐渐上涨。2022年4月的物价指数上升了2.5%,7年来首次超过日本银行设定的2%通货膨胀率的目标。随后,通货膨胀率继续攀升,到同年8月,达到了3.0%。然而,即便如此,日本的通货膨胀率还是远低于欧美各国。
不过,日本的通货膨胀率比欧美国家更低的现象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长期以来,日本的通货膨胀水平始终低于欧美各国。
回顾过去20年,日本的物价近乎“零增长”;在其他发达国家,通货膨胀率则一直保持在2%左右。这20年来,日本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几乎没有上涨;与此同时,国外的物价却涨了将近1.5倍。
保持“零增长”的不只是物价,日本的薪资水平在过去25年间也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相较于日本,美国和英国的薪资水平大约是原来的1.4倍,德国则大约是1.2倍。这就意味着,由于其他发达国家的物价和薪资都经历了上涨,而日本的物价和薪资依然维持原状,因此相对而言,日本的物价、薪资水平都变得更低了。
过去25年来,国外的薪资水平不断提升,而日本仍在“原地踏步”——这一事实象征着日本的竞争力正在减弱。从经常用于衡量国民经济状况的人均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 nominal per capita)数据来看,日本的人均收入水平直到21世纪初都一直居于世界前列,甚至一度超越美国;然而好景不长,此后日本的人均名义GDP排名不断下跌,于2021年降至世界第28位。
日本经济为何如此一蹶不振呢?为了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本书引用了51种具有代表性的国际统计数据(图表),试图阐明日本经济的结构。结果发现,日本的经济结构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殊性。一言以蔽之,它是一种“不成熟的资本主义”。
● 日本经济停滞不前的关键原因在于它是一种“不成熟的资本主义”
近年来,我们经常能够听到“后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末日”这两个词。全世界关于重新审视资本主义的呼声越来越高。20世纪80年代,强调资本主义自由市场、支持自由贸易竞争的“新自由主义”思想兴起,基于这一思想制定的经济政策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与此同时,它也引发了诸多弊端,如国民收入差距增大、贫困加剧、地球环境遭到破坏等。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这一思想。

时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提倡打造“新资本主义”,并推行了一系列相关的经济政策。2022年1月,岸田文雄同美国总统拜登进行了线上会谈。会谈中,他介绍了为解决收入差异和气候变化等问题而提出的“新资本主义”构想。拜登对此深感赞同,并表示:“这不正是我的竞选宣言吗!”
在美国,财富集中掌握在少数富人阶层手里,贫富差距日益增大,致使社会动荡显著,政治隔阂不断加深。对于致力于消除社会分裂、重新团结美国民众的拜登政府而言,缩小贫富差异是其政府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拜登为何会对岸田文雄提出的“新资本主义”构想表示赞同了。
实际上有学者认为,贫富差距过大会对经济、社会造成不良影响,政府出台举措缩小贫富差距十分必要。不过,贫富差距增大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被看作资本主义制度有效发挥作用的结果,是经济增长的证明。
那么,日本的情况又如何呢?事实上,从统计数据来看,过去20年间,日本社会的贫富差异并没有那么大;国民收入整体低迷,举国上下陷入了一种“共同贫困”的状态。
图0-1展示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的变动历程。基尼系数是衡量居民年收入差距的代表性指标。它是比例数值,在0~1之间,数字越接近0,表示收入分配越趋向公平。从1995—2018年基尼系数的变化来看,图0-1中,除日本的基尼系数变化曲线比较平缓外,其余各个国家的基尼系数均呈上升趋势,而这就说明,日本的国民收入差距并没有明显扩大。

不仅如此,根据厚生劳动省发布的《国民生活基础调查》报告,2018年日本民众的平均收入为552万日元,与1998年的655万日元相比,下降了100多万日元。
表0-1把日本和美国居民人口按家庭年收入额从低到高的顺序分为了5个阶层,对比了1995—2018年两国单户家庭的平均年收入。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日本各阶层居民的年收入都减少了一至两成。而美国各个阶层的年收入均有大幅度增加。年收入Z少的阶层涨幅为42%,年收入Z高的阶层涨幅甚至达到了58%,收入差距明显扩大。不过,即便如此,美国每个阶层的年收入也都是呈上升趋势,这一点跟日本的情况可谓天差地别。


对国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美国而言,财富分配政策至关重要;相对来说财富分配较欧美国家更为公平的日本,却并未把分配政策放在首位。另外,谈分配,必然需要本钱。也就是说,首先必须保证经济是正增长的。如今,日本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让过去30年来凋敝的经济起死回生,重新回到发展轨道上。
为此,日本要踏踏实实下好资本主义这盘棋,让市场竞争“活”起来。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曾说过:“失去兽性,资本主义必将走向衰退。”兽性的源泉——竞争,正是当今日本所缺乏的。
缺乏竞争的一大原因在于政府采取的政策不当。日本以往推行的经济政策,如地方金融、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等,都具有迟滞新陈代谢、阻碍市场竞争的弊端。此外,近年来实施的大规模金融缓和政策和大型财政支援更是导致经济环境“温和化”,造成本来因生产力不足而无法在市场上生存的企业也可以继续存活的局面。
日本经济要想从这种闭塞状态当中跳脱出来,必须保证市场的新陈代谢正常进行,即让生产力高的企业进来,生产力低的企业出去。“新资本主义”固然重要,但眼下的当务之急应该是让“本来的资本主义”发挥它该有的功效,让经济市场真刀真枪地竞争起来。
以上内容节选自该书前言部分——

作者:[日]宫本弘晓
译者:周全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