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山脉是否放错了位置?让美国东西如此难受

是侃天说地的小李呀 2025-04-29 11:55:46

假如将青藏高原迁移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东部城市将失去战略缓冲空间,东西方向的交通联系会被直接切断,高原的庞大地形将成为区域发展的重大障碍。类似的情况在全球也有实例,比如贯穿美洲大陆的科迪勒拉山脉,它从北到南贯穿整个美洲,对南北美洲多数国家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科迪勒拉山系从北到南延伸约1.5万公里,在美国境内主要包括落基山脉以及其西侧的喀斯喀特山脉和内华达山脉。西经100度是美国人口、经济和文化的分水岭,将国家划分为东西两部分,落基山脉坐落在西部。东部人口约为2.5亿,而西部仅有8000万左右。虽然这个数字在欧洲相当于德国的人口,但其中5000万集中在西海岸的沿海地区,广袤的西部内陆仅占美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自美国启动“西进运动”以来,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人们向西部迁移。然而,尽管过去了两个世纪,西经100度这条线依然像一道无形的屏障,将美国的东西两部分截然分开。美国位于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理论上两边的季风应该能够同时影响东西海岸,并在西经100度附近交汇。但实际上,大西洋的季风带着丰富的水汽向西移动,滋润了美国东部的大部分地区,而太平洋的季风在向东吹拂时却遇到了阻碍。

当太平洋的季风登陆美国西岸时,首先碰到的就是科迪勒拉山系中的喀斯喀特和内华达这两座大山。喀斯喀特山脉从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开始,一路向南,穿过美国的华盛顿州和俄勒冈州,直到加利福尼亚州,与同样南北走向的内华达山脉相接。这两座山脉像一道天然屏障,把大部分雨水都拦在了西海岸,这就让西雅图、波特兰、旧金山和洛杉矶这些城市变得湿润宜居。不过,山脉的另一边就没这么幸运了,因为雨水被山脉挡住,东边地区就变得干旱少雨,这种现象在地理学上叫做“雨影效应”——简单说就是山这边下雨,山那边干燥。

东海岸的阿巴拉契亚山脉虽然横亘在大西洋季风的路径上,但并未显著影响东部地区的温和气候。这条山脉从阿拉巴马州向南延伸至加拿大的纽芬兰,平均海拔约910米,更像是广阔的高原而非陡峭的山脉。尽管阿巴拉契亚山脉未能完全阻挡季风向内陆推进,但当季风抵达西经100度附近时,其力量已大幅减弱,并最终与落基山脉相遇。这一地理特征导致了西经100度东西两侧的自然景观形成鲜明对比。

相比之下,美国西部的喀斯喀特山脉和内华达山脉,不少地方的高度都超过了3000米。就算太平洋的季风能勉强越过这两座山,前面还有更雄伟的落基山脉挡着。这样一来,太平洋的季风没法像大西洋的季风那样深入到美国的内陆地区。这种地理条件直接影响了美国的人口分布,形成了东西两边人多,中间地广人稀的格局。这片广阔的中西部地区,涵盖了科罗拉多、怀俄明和新墨西哥等17个州,面积之大,差不多能塞下整个欧盟,但人口却只比纽约州略多一些。

由于气候条件的不同,西经100度线两边的降水量可以相差八倍之多。美国东部的一些大城市,比如奥斯汀、圣安东尼奥、达拉斯和奥马哈,基本上都沿着这条经线分布,但它们很少继续向西扩展。这种布局其实也有其好处。美国西部的景色非常有名,那里的牛仔文化为好莱坞电影提供了丰富的灵感。与东部的繁华都市相比,西部的广阔空间展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化风貌。

科迪勒拉山脉紧邻太平洋,位置似乎不太合适。假如把它转个方向,变成东西走向,放在五大湖以北,就能阻挡来自北冰洋的冷空气。这样一来,美国东西部的地理格局将发生巨大变化。

5 阅读:1620
评论列表
  • FEI 3
    2025-05-01 15:13

    不是山脉放错了位置,是美国错了。

  • 2025-05-01 09:54

    地球运动的必然结果,不可人为,人只能适应。这也符合阴阳运动的必然性,有阴则有阳,有高有低才是阴阳运动的必然结果,是相对平衡,绝对不平衡

是侃天说地的小李呀

简介:侃天说地的小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