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大骗李万铭,造假混进中央当官,娶翻译为妻,因一句话翻车

凌雅蜜 2024-12-16 20:56:41

前言

李万铭,一个出身地主家庭的骗子,竟凭借一系列精心策划的骗局,步步高升,混进了中央政府,甚至娶得美女翻译为妻。

然而,谎言终有被戳破的一天,他因一次不经意的吹嘘而彻底翻车。

李万铭的骗术究竟有何高明之处,竟能让他如此肆无忌惮地行骗?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巅峰,又是如何因一句话而跌入谷底的?

骗术初显

李万铭,1927年生于陕西安康的一个地主家庭,他的父亲是个奸商,经常在生意中掺假,这给了李万铭极大的“启发”,受此影响,李万铭从小就开始行骗,上学时偷盗试卷,伪造作业,最终被学校开除。

参军入伍后,李万铭凭着一点文化,当上了文书,他贪婪成性,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公款,很快就被发现,锒铛入狱,出狱后,李万铭并没有悔改,反而变本加厉。

他伪造身份,先是混进了国民党青年军,后又冒充国立中央大学学生,考入了解放军二野军政大学,一个骗子,就这样开始了他的“光辉”之路。

李万铭为什么屡屡得手?原因恐怕要追溯到他的成长环境,从小耳濡目染,他对骗术产生了错误的认知,以为这是一种“本领”,而他的父亲,无疑是个反面教材。

步步高升

李万铭有一套“独门绝技”,那就是伪造身份,他先是伪造介绍信,混进了常州市政府,当上了科员。

但他不甘于此,又伪造档案材料,编造了一段辉煌的革命经历:参加红军,当过连长营长,还是个志愿军团参谋长,立过战功,获得“战斗英雄”称号……

就这样,李万铭成了中南局农林部的秘书主任,还作为农民代表去苏联访问,一个骗子,竟然代表国家出访,这其中的荒谬可想而知,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他在苏联时,竟然骗取了女翻译的芳心,回国后两人就结了婚。

李万铭的骗术可谓登峰造极,他善于伪造公章、文件,模仿他人笔迹,制作假证件、假档案,无一不精,他擅长编造光辉的革命经历,什么参加红军、当连长营长、获得战斗英雄称号,信手拈来。

更要命的是,他深谙人性,懂得利用人们崇拜英雄的心理,博取同情,骗取信任,就这样,一个连小学都没毕业的骗子,竟然一步步爬上了处级官员的位置。

李万铭为什么能屡屡得手?这固然与他高超的骗术有关,但更深层的原因,恐怕在于当时的社会环境。

那是一个崇尚英雄的年代,人们对革命者有着天然的敬仰,李万铭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戴上了“革命”的面具,获取了大家的信任。

同时,当时的体制还不够完善,管理中存在一些漏洞,这为李万铭的骗局提供了可乘之机,他编造的经历,虽然漏洞百出,但却鲜有人去仔细核实。

骗术终结

李万铭的谎言,终究难以持久,1955年,他又一次出于贪婪,打算伪造文件骗取更高的职位,他先是假称要去西安参加军事会议,骗取了组织的信任,但万万没想到,就是在西安,他多年的骗局被彻底揭穿了。

当时,李万铭在与陕西省委书记张德生会面时,忍不住再次吹嘘自己的“丰功伟绩”,他绘声绘色地描述自己如何参加革命,如何立下汗马功劳,甚至说自己马上就要去兰州军区任职了。

但张德生可不是吃素的,他当过兰州军区政委,对兰州的情况了如指掌,他听着李万铭的话,渐渐起了疑心,便随口问了几个问题,军事会议在哪开?几个军的番号是多少?李万铭一问三不知,露出了马脚。

张德生当即让公安机关介入调查,李万铭的谎言很快被拆穿,1956年8月,他被以“政治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

讽刺的是,他的妻子,也就是那位曾经被他骗得团团转的女翻译,在得知真相后愤而离去,从此杳无音讯。

李万铭的骗局,说到底还是栽在了自己的贪婪和自负上,他不断变换身份,上演了一出出精彩的骗术,但却忘了一个道理:谎言重复一千遍,也终究是谎言,当他面对张德生这样真正的革命者时,他那些拙劣的谎言,是注定要被拆穿的。

改过自新

李万铭的故事,并没有因他入狱而画上句号,相反,它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著名作家老舍,就受公安部长罗瑞卿委托,以李万铭为原型创作了话剧《西望长安》,用艺术的形式揭露骗子的丑恶,警示世人提高警惕。

而李万铭本人,也在狱中开始了反思,他接受了老舍的采访,坦诚交代了自己的经历,出狱后,他彻底改过自新,在西安的一家汽车制造厂工作,并主动加入反诈骗宣传活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大家。

1982年,已经改过自新的李万铭,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这一次,他是通过电视台的一档节目,讲述自己的故事,表达忏悔之意,节目播出后,他失联多年的儿子终于找到了他,父子俩得以重逢,次年,李万铭再婚,组建了新的家庭。

李万铭的改过自新,无疑是这个故事中一抹亮色,人性中总有向善的一面,即使是一个曾经的骗子,也有改过的可能,社会需要给他们改过的机会,而不是一味地谴责和排斥。

结语

李万铭的一生,是一个充满传奇,但也充满教训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诚信是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石。

失去了诚信,就失去了一切,反之,如果我们都能诚实守信,社会就一定会更加美好。

这,或许就是这个传奇骗子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

参考文献:

【1】牛犇:《新中国“政治诈骗”第一案》

【2】钟仁:《震惊中外的李万铭政治诈骗案始末》

【3】刘军:《政治诈骗第一案全豹》

【4】《政治诈骗第一案》,《人民公安》

【5】《新中国政治诈骗第一案》,《农友之家》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