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身份证消费打75折"!五一拿1万亿刺激,真能救经济?

芒果超甜 2025-04-28 17:06:42

“拿身份证消费,直接减25%!” 这个听起来像“双11大促”的提议,竟然出自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李稻葵之口。近日,他建议“政府五一拿出1万亿促消费,老百姓凭身份证消费即可享受25%减免”,瞬间引爆全网热议。有人拍手叫好,也有人怒怼:“专家是不是没逛过菜市场?”这波操作到底靠不靠谱?我们来拆解一下。

李稻葵的“万亿刺激计划”:逻辑在哪?

李稻葵的核心观点很直接:“政府出钱补贴消费,短期看是花钱,长期看能增收”。他的算法是这样的——

政府先砸1万亿,补贴居民消费(比如买家电、旅游、餐饮等),消费者凭身份证享受25%折扣;

消费需求暴涨,企业加大生产,就业和利润上升;

企业赚钱后纳税增加,政府税收回血,最终“不亏甚至赚”。

理论上,这似乎是个“良性循环”,但现实真这么简单吗?

网友炸锅:折扣谁买单?能防黄牛吗?

建议一出,评论区秒变“吐槽大会”:

“25%折扣?最后不会涨价30%再打折吧!”——担心商家先抬价再打折,套路消费者;

“农村大爷大妈不用智能手机,怎么领补贴?”——数字鸿沟问题如何解决?

“黄牛连夜收购身份证,囤货转卖赚差价!”——补贴政策如何防薅羊毛?

更有人翻出历史“黑料”:过去消费券曾被曝“套现”“倒卖”,甚至催生灰色产业链。如果真推“身份证折扣”,监管难度恐怕更大。

专家争议:1万亿从哪来?该不该直接发钱?

李稻葵的提议背后,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需求不足”困境。但其他经济学家观点各异:

支持派认为:“补贴消费比基建投资更直接,能精准惠及民生”;

反对派反驳:“1万亿相当于全国财政收入的5%,不如直接减税或发现金”;

折中派建议:“定向补贴低收入群体,避免富人搭便车”。

值得注意的是,李稻葵强调“通过消费带动生产”,但近年不少企业面临的是“产能过剩”而非“生产不足”。有网友犀利提问:“如果大家只想买便宜货,企业利润从哪来?”

国际对比:消费刺激哪家强?

其实,“政府补贴消费”并非新概念:

美国在疫情期间直接发支票,但引发通胀后遗症;

日本发过地域优惠券,但使用率不足30%;

中国香港去年派5000元消费券,但餐饮零售业反弹有限。

这些案例表明,单纯“撒钱”未必能长效刺激经济,关键还得看居民收入预期和消费信心。

普通人最关心:我能省多少钱?

假设政策落地,按李稻葵的模型:

买一部5000元的手机,省1250元;

下馆子花400元,实付300元。

但问题来了:“折扣覆盖哪些商品?奢侈品算吗?房贷能打折吗?” 目前尚无细节,若只限部分行业,效果可能大打折扣。

结语李稻葵的提议初衷或许是好的,但消费振兴不能只靠“临时打折”。比起短期补贴,提高就业、稳定收入、降低医疗教育成本才是根本。你对这个“75折计划”怎么看?“政府该直接发钱还是发折扣?” 评论区等你吵赢10万人!

1 阅读:44

芒果超甜

简介:芒果超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