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已成为现代人常见的代谢问题,而尿酸排泄减少是其中最主要的病因之一。尿酸长期堆积易诱发痛风、肾结石,甚至损伤肾功能。如何通过日常习惯改善排泄能力?本文将揭秘每天必做的两件事,并介绍关键检查手段,助您科学管理尿酸!
第一件事:足量饮水,稀释尿酸浓度
原理:尿酸主要通过肾脏随尿液排出。饮水量不足时,尿液浓缩,尿酸易结晶沉积在肾小管,进一步阻碍排泄,形成恶性循环。
怎么做:
每天饮水2000~3000ml,少量多次(每小时约200ml),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肾脏负担。优选白开水、淡柠檬水(柠檬酸可代谢为碱性物质,帮助碱化尿液),避免含糖饮料、浓茶和酒精。睡前和晨起各喝一杯温水,防止夜间尿液浓缩。
关键提示:合并严重心肾功能不全者需遵医嘱控制水量。
第二件事:调整饮食结构,减少“内耗”
目标:减少尿酸生成负担,同时提升排泄效率。
低嘌呤饮食
避免:动物内脏、浓肉汤、海鲜(如沙丁鱼、牡蛎)、酒精。
限量:红肉(每日≤100g)、豆类(适量食豆腐、豆浆)。
多吃促排泄食物
1、高钾食物:香蕉、西兰花(钾促进尿酸溶解)。
2、碱性食物:苏打水(无糖)、樱桃、黄瓜。
3、控制果糖:少喝果汁、蜂蜜,果糖代谢会抑制尿酸排泄。
注:(尿液pH值维持6.2~6.9,助于溶尿酸结晶)。
确诊尿酸排泄减少,必做3项检查
1、血尿酸检查
方式:空腹抽血检测。
意义: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但无法区分是生成过多还是排泄减少。

2、二十四小时尿尿酸检查
方式:收集24小时全部尿液,检测总尿酸排泄量。
意义:若排泄量<600mg/24h(普通饮食),属排泄减少高尿酸。

3、尿酸分型检查(尿酸排泄分数,FEUA)
公式:结合血尿酸、尿尿酸和肌酐值,计算排泄分数。
结果解读:
FEUA<5.5%:排泄减少型(需促排泄治疗)。
FEUA>12%:生成过多型(需抑制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