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李自成,明朝不会灭亡,清朝只能偏居关外一隅?

宋安之 2021-12-04 23:14:49

公元1644年3月,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自缢以身殉国,意味着明朝全国性政权的结束,明朝遂亡,国祚276年。

明朝灭亡以后,全国分为四大势力:大致统一北方,如日中天的李自成之大顺政权、占据四川一带的张献忠之大西政权、南方忠于明朝势力拥立明朝宗室藩王建立的南明小朝廷、关外历经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两代人经营,已至第三代顺治帝的大清政权。

要论人气,大顺政权可谓如日中天,李自成更是被很多人认为是下一个明太祖朱元璋。要论合法性,由明朝残余势力建立的南明,最具合法性,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最终是关外大清政权入关夺得了天下。而李自成的大顺政权,不过是昙花一现,短暂辉煌过后,便是一蹶不起,乃至彻底消亡。

今天提起明末清初的改朝换代,很多人认为明朝亡的可惜,进而提出很多假设。诸如有人认为如果没有李自成,明朝就不会灭亡,清朝就不会入关,那么这个假设有没有可能呢,今天宋安之来分析一番。

以全局观来看,任何一个王朝的存亡,都不是一个人可以决定的,王朝的灭亡,往往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之下的,是诸多社会矛盾日积月累下的爆发,是一个积重难返的过程,而个人最多起到加速灭亡过程,而非决定性作用。

以明末实际情况来看,明朝末年,可谓是内忧外患,局势其实已经是烂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像清军就曾几次绕道入关,甚至清太宗皇太极都曾直逼北京城下,对此清太宗皇太极制定了砍大树策略,说道“取燕京如伐大树,须先从两旁斫削,则大树自扑”,意思先不采取斩首行动,不先直取北京,而是一步步先削弱明朝国力,进而壮大自身实力,再消灭明朝,这也是明朝灭亡以后,清军可以快速入关的原因之一。

如果关外大清发狠,制定了斩首行动,不管不顾地采取突袭式方式直攻北京,结果真不好说。

而且即使后面没有李自成消灭明朝,以这种此消彼长的情况看,清朝消灭明朝,也不是太遥远,还是有着很大可能,只是时间问题。除非明朝内部换掉崇祯帝,重新上台一位汉宣帝式的中兴之主,不过这种可能微乎其微。

对内来说,明朝已经烂到根子里,官僚腐败,与皇帝离心离德,道义颓废,像朝廷不顾百姓死活,接连加征辽饷、练饷、剿饷三饷,到了地方,官吏还要层层加码,增加了名目繁多的“私派”,是“私派多于正赋”。而且土地兼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北方遇有天灾,自然是一发不可收拾,百姓活不下去,自然揭竿而起,义军是蜂拥而起,朝廷连军队的军饷都发不起。

这种情况下,没有李自成,也有张自成、刘自成、朱自成,可以说明朝已经是积重难返,灭亡已是定局,只不过是时间问题,没有李自成,最多再苟延残喘几年罢了。

再以王朝存亡时间规律来说,自秦朝开始大一统王朝不过300年,可以说是定律。两汉虽然405年,但也是西汉和东汉加起来罢了,更何况中间还有一个存在15年的王莽新朝,单一王朝之中国祚最长的也不过是唐朝的289年,到了1644年,明朝国祚276年,其实已经到了寿终正寝的时间。

最后认为没有李自成,明朝就不会灭亡,清军就不会入关的人,其想法与“有问题不解决,反而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其实已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明朝的灭亡,其实是一种很正常的情况,历经开国,从百废待兴,再到鼎盛,然后走向衰落,再偶有一两次说成功不成功,说不成功也成功的中兴,最终随着阶级固化,内部斗争激烈,社会矛盾长期积攒到爆发,王朝最终自然是走向灭亡。

对于王朝的兴衰,深入了解其过程,以史为鉴,举一反三,甚至在一定合理的历史基础上,适当的假设,才是正常的历史观。纠结于诸如李自成个人如果不出现,明朝会不会灭亡之类,其实真没必要,当然这种情况也属正常,如果明朝之后是唐朝,想必这种假设,也不会有太多人讨论。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文章,专注于中国大历史,更多独特视角,原创文章请持续关注~

3 阅读:671
评论列表
  • 2023-12-17 06:00

    没李自成,满洲是明朝疆域,或是沙俄,日本,蒙古,朝鲜领土。

  • 2021-12-23 13:30

    应该说没有后金多次攻明,李自成早就被明军灭了

  • 2021-12-16 14:50

    吃傻了还是喝傻了,历史就是厉史,哪来那么多如果假设

    胖胖的胖哒 回复:
    那你说一下,你是什么民族?[得瑟]
    冬日阳光 回复:
    他就不懂汉精一个
  • 2021-12-05 03:29

    中肯一点说,未知。

  • 封建制度不超过三百年,这个定律不是你能改的,该灭亡还是要灭亡了,没有李自成满清照样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