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能驾驶配置的"时空错位"
L2级智驾成选装
在2025年新能源车普遍标配L2级辅助驾驶的背景下,途昂Pro入门版竟将全速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等基础功能阉割,仅保留定速巡航。想要获得IQ.Pilot L2+级智驾系统(含自动变道、智能避障),需额外支付3万元选装费 。对比同价位理想L6(全系标配空气悬架+8295芯片座舱)、比亚迪唐EV(标配透明底盘),大众的配置策略显得格格不入。

交互设计反人类
所谓"双屏组合"将空调控制、座椅调节等高频操作集成至触控屏,实测显示60km/h时速下完成温度调节需视线离开路面3.2秒(相当于盲开53米),严重违反ISO 26262安全标准。更讽刺的是,其语音系统连"打开天窗"与"打开车窗"都难以准确识别 。

二、舒适性配置的"精准阉割"
入门版配置清单争议
26.99万元的四驱探索版作为官方"性价比之选",缺失全景天窗(仅配普通天窗)、副驾娱乐屏、手机无线充电、座椅加热/通风等基础配置。对比中配纵横版,仅差价3万元就需补齐价值超4万元的配置包(含智驾系统、座椅通风按摩、二排遮阳帘等) 。

材质与细节缩水
入门版内饰强制使用云影灰配色,取消真皮方向盘、麂皮车顶等材质;第三排座椅电动翻折功能被取消,需手动调节;外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带遮阳帘的全景天窗等实用配置仅限高配 。

三、设计逻辑的"逆向进化"
交互界面倒退
15英寸中控屏搭载的MOS 3.0系统流畅度不及国产竞品,且不支持CarPlay/HiCar互联。副驾娱乐屏仅中高配提供,入门版副驾区域仅剩塑料饰板,被戏称为"假装豪华" 。

动力系统与定价错配
虽搭载第五代EA888 2.0T发动机(200kW/400N·m)和DQ501双离合变速箱,WLTC油耗低至8.35L/100km,但入门版仍坚持95号汽油,市区实测油耗达10L/100km。对比同价位福特探险者2.3T+10AT动力组合,途昂Pro在燃油经济性和动力平顺性上未形成碾压优势 。

四、定价策略的"傲慢逻辑"
减配涨价式升级
相比2023款途昂380TSI四驱豪华版(22万二手价含哈曼卡顿音响+座椅通风),全新途昂Pro入门版(26.99万)通过减配实现"伪升级",实际配置价值反降。消费者需加价3万至中配才能获得2023年主流配置 。

细分市场定位失准
以5米1车长切入25-35万市场,却未针对新能源竞品(如理想L8、问界M7)的智能化需求调整配置。其搭载的IQ.Drive系统仅支持基础ADAS功能,在自动泊车、高速NOA等场景表现落后于新势力车型 。

五、争议背后的行业启示
途昂Pro的减配策略折射出传统合资品牌转型困境:既想维持燃油车溢价,又被迫应对新能源竞争。其"伪诚意定价"(高标低配)与"伪智能设计"(形式大于功能),本质是对中国消费者需求的误判。当特斯拉Model Y、理想L6等车型通过软件定义汽车实现体验升级时,大众仍执着于硬件堆砌与机械思维,恐将加速其市场份额流失 。
取消大屏,恢复实体按键
途昂的减配不在电子产品上,更多的在于底盘等用料上。不信你网上搜
找死的操作!
没人买它就行了!
配图是认真的吗?
L6全系没有空悬
15了买
换代是抄底老款380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