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狂赚2500亿,在我国潜伏34年之久,以为是国货之光实则是洋货

恋灵看娱乐 2025-02-11 10:34:42

一年时间狂赚2500亿。

不仅被誉为“国货之光”,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它就是有着中国味的“金龙鱼”。

然而近些年这个所谓“民族品牌”却接连爆出食品安全问题饱受争议。

当我们深扒“金龙鱼”的成名史才终于恍然大悟。

这个所谓的“民族品牌”原来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外国货。

并且已经在我国“叱咤风云”32年之久。

那么被誉为“国货之光”的金龙鱼究竟如何做的天衣无缝?

得知真相后的“它”下场又如何?

“国货之光”

谁还记得那个被誉为国货之光的“金龙鱼”。

近些年来,我国的民族品牌已然崛起。

大到汽车小到一些食用产品,爱国人士渐渐的对于国货品牌已经爱不释手。

就拿现在的比亚迪来说,仅仅2024年一年的销量已经超过50万辆。

由此可见现在国货已经成为无可比拟的程度,当然我们也为此感到自豪。

在此期间我们认为的“国货之光”金龙鱼同样如此。

不仅“叱咤风云”32年之久,更是仅仅一年就狂赚2500亿。

当时金龙鱼横空出世的时候可谓是掀起一阵食用油浪潮。

据了解在当时那个年代我们对于食用油都是打“散装”。

金龙鱼就是利用这一痛点大胆推出小包装的油。

然而这个结果却是出奇的好,不仅在后来被世人所熟知。

同时还被誉为新一代的“国货之光”。

狡猾的金龙鱼深访中国文化,知道什么叫投其所好。

就连“金龙鱼”这三个字也不简单。

金代表着财宝,“龙”更是代表华夏民族,“鱼”也是我们熟知的年年有余。

在广告方下足功夫深的民心,随后热衷于赞助大型赛事以及活动。

因此只要家庭没油,一买油那必须是金龙鱼首选。

直到现在金龙鱼同样大部分家庭在用已经深的民心。

不了解的以为金龙鱼就是地地道道的国货,与国家利益以及民族精神划上了等号。

而它之所以能如此深得民心背后“他”的功劳功不可没。

“神秘”的他

如果没有他或许就没有现在的“金龙鱼”。

金龙鱼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改革开放席卷神州大地。

作为金龙鱼的创始人郭孔丰很快便嗅到了中国市场的商机。

当时我国还并不是那么的发达,而郭孔丰知道这是一个机遇。

随后毅然决然的杀进我国的新蓝海,当时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停留在打散油的阶段。

不仅质量很一般,并且食品安全问题也是十分简陋。

因此作为金龙鱼创始人的郭孔丰很快便将目光锁定并且要制造出一个安全可靠食用油。

说干就干,仅仅没多长时间金龙鱼果断推出小包装油。

一瓶瓶清澈见底的食用油横空出世,在加上那个包装以及响彻天际的名字。

顿时吸引无数人的目光,当用一次后各个家庭更是发现十分好用。

随后一发不可收拾,以至于后来金龙鱼直接掀起了一场食用油革命。

彻底将我国食用油消费习惯给改变。

当然这样的成功也并非一朝一夕。

其实早在上世纪70年代郭孔丰就已经潜入我国市场。

随后步步为营开始在我国做经商,只是金龙鱼让他成功在内地站稳了脚跟。

而他的叔叔郭鹤年更是被誉为“亚洲糖王”的马来西亚首富。

当时郭家在东南亚可谓是赫赫有名,一手创办新加坡的“益海嘉里”集团。

就连香满楼以及胡姬花等品牌都是该集团旗下的“儿女”。

由此可见郭家的经商头脑是如此的强大。

当然如果想要发财只有好的产品还不行,得需要有一定的人脉支持。

随后郭孔丰就借借助中粮集团这个招牌一路畅通无阻。

更是在后被世人都误认为金龙鱼是“国货之光”。

然而郭孔丰并没有因此而止步不前,他从始至终都知道弱者淘汰的规则。

直到2002年金龙鱼成功推出第二代调和油,一经问世瞬间吸引众多家庭前来购买。

更是引领中国食用油消费在理念从“安全”向“营养健康”跃升的二次革命。

次年的2003年,“金龙鱼”品牌小包装食用油销量成功突破100万吨。

仅仅两年过去,金龙鱼“大豆油”、“菜籽油”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

随后正是被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并且获得国家专利。

然而就当所有人都认为这是新一代的“国货之光”意外接踵而至。

饱受争议

说到食用残品那么第一必须要保证安全。

本以为金龙鱼会遥遥领先的时候。

随着时间的推移金龙鱼开始接连爆出食品安全问题。

而据调查金龙鱼旗下的多款产品原材料都是价格较为低廉的转基因大豆或菜籽油。

而转基因食品的话致癌或者治病的几率往往会非常的高。

这让人们从新开始审视这个以为是“国货之光”的金龙鱼。

直到2020年8月,国家还在海关总署颁布一则通报信息。

一批从哈萨克斯坦进口的初榨菜籽油和大豆油都被拒绝入境。

原因就是这批货物被检查出了转基因的成分。

更令人震惊的是进货的这家公司就是金龙鱼旗下的子公司。

当然结果我们也是不得而知。

随后对于金龙鱼的调查就开展开来。

经过调查还发现黄曲霉素B1的检测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要知道的是黄曲霉毒素B1可是一种强致癌物。

直到此时人们才纷纷发现这个所谓的“国货之光”就是一个披着外衣的洋品牌。

并且已经在我国叱咤风云长达34年,仅仅在2023年一年他在我国就狂赚2500亿。

本以为是为国奉献,然而这些钱最终却还是流入了外国人的口袋。

虽然他们确实有着强大的经商头脑。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国货产品”也在日益增加。

如果“金龙鱼”还想生存下去那么就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地位。

真正的做到物美价廉来赢的老百姓的认可。

不管怎么样金龙鱼这个事情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个警醒。

什么时候买东西都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

信息来源:

2024-03-22 新京报——金龙鱼2023年实现营收2515亿元

新浪财经——“隐藏”中国多年,年赚1700亿,却被大部分人当成了国货

中科财经——龙鱼卷入油罐车混装事件 此前多次陷入食品安全与质量风波

0 阅读:1

恋灵看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