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警察厅公布的一则数据令人震惊不已,今年上半年,日本竟有 37227 名独居者死于家中,其中 65 岁以上老人高达 28330 人,占比约 76%。这组数据背后,凸显的是日本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以及孤独死问题,而这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尤其是在我国同样面临着老龄化、少子化、不婚化加速到来的当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中国的人口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2023 年中国总人口 14.1 亿,已经连续两年负增长。我们正从人口红利期转入人口负担期,面临着 “未富先老” 的严峻挑战。预计在 2030 年左右,我国将进入占比超 20% 的超级老龄化社会,到 2084 年之后,中国老年人口约占总人口的一半,未来养老负担、社保支出和政府债务压力将不断增大。
少子化的加剧同样不容小觑,出生人口连续七年下降。长期来看,由于生育堆积效应逐渐消失、生育率低、育龄妇女规模持续下滑、生育成本高等因素,如果没有实质有效的鼓励生育政策出台,中国出生人口的下降趋势较难扭转。中国总和生育率 2023 年仅 1.0 左右,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倒数第二,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1.5 左右。生育观念的改变,“养儿防老” 观念的淡化,晚婚晚育、不婚不育、单身丁克、不孕不育等现象对生育基础的削弱,以及住房、教育、医疗等直接成本高对生育行为的抑制,都导致了生育率的持续走低。
不婚化也成为了一种趋势,年轻人不婚不育观念日趋普遍。他们向往独立、自由、享受,对组建家庭、养儿育女的意愿逐渐下降,对婚姻的依赖不如以往强烈,单身经济盛行。高彩礼、高房价等传统婚姻成本较高,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部分年轻人结婚的意愿。不婚导致大量单身人口的出现,男女比例为 63:37。
日本的这一现状,对我国来说无疑是一种警示。老龄化、少子化、不婚化带来的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变化,更是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浮现。大量独居老人的存在,使得他们在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等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孤独死” 现象的增多,更是让我们看到了老年人在孤独中离世的凄凉与悲哀。
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政府、社会和个人都需要行动起来。政府应加快构建生育支持体系,大力鼓励生育,比如发放生育补贴,切实减轻家庭养育孩子的负担。同时,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养老服务体系,提高养老保障水平和质量,保障老年人口的基本生活和福祉。社会各方应积极倡导新时期的婚育文化,为青年人多提供相识、交流的机会和场所,缓解适配难的问题。对于个人而言,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婚育观念,在尊重自己意愿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社会和家庭的责任。
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现在不重视这些问题,那么未来我们的社会将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或许街道上会有更多形单影只的老人,他们在孤独中度过晚年;或许幼儿园、学校里的孩子会越来越少,整个社会缺乏生机与活力。我们不能让这样的场景成为现实,我们需要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的未来而努力。
在这个老龄化、少子化、不婚化的时代浪潮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参与者,也是推动者。让我们共同努力,积极应对这些挑战,为我们的未来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社会环境。让老年人能够安享晚年,让年轻人能够愿意结婚生子,让我们的社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重蹈日本的覆辙,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人口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