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李达康”,离任时曾被群众跪地挽留,退居二线后却惹争议

翱翔史书 2024-09-24 15:32:36
前言

没有耿市长就没有如今旅游火爆的中国大同!

游戏《黑神话:悟空》的出现,令山西大同再一次出现在全国人民的眼中。

无论是王家大院还是云冈石窟,都令人震撼无比,尤其是大同古城,每当夜幕降临,华庭初上,看着街上的行人,仿佛穿越岁月长河之中。

可谁又能想到,这个城市曾是所谓的“棚户区”,不仅脏乱差,而且空气中弥漫着黄沙,破败的鼓楼更是摇摇欲坠。

而大同之所以有如今的风貌,这背后少不了一个人的功劳,他就是被称为现实版“李达康”的耿彦波......

千夫所指的“耿指倒”

2015年,一则名为《大同》纪录片的出现,令耿彦波这个名字响彻这片土地。

在纪录片还未上映之前,耿彦波还有另外一个名字——耿指倒,顾名思义,就是只要他指向的地方,必将面临倾倒一片。

这是究竟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1995年,他“随手一指”,直接向财政拨款了上千万的巨款,修建、粉刷了如今位于灵石县的“王家大院”。

虽然现在看起来十分的美观,但当初方案实施时可谓是寸步难行。

光是那五千万的拨款都遭受到了当地人的谴责,要知道以当时灵石县的经济状况,一旦拨款,那就意味着整个县半年的营收化为泡影。

而且一旦拆迁修缮,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财力、物力,还引起了当地人的强烈不满。

再加上彼时的群众难以看到“王家大院”的未来前景,只觉得自己的钱打了水漂。

更有甚者在耿彦波调任时,手拿花圈送行,其愤怒程度可想而知。

而耿彦波的“劣迹”还不仅于此,当他踏入榆次那个城市时,险些危及自己的生命安全。

当年在上任榆次之后,他便巡视了整个城市,在这其中,他就发现了榆次古楼的极大弊端。

因为古楼的存在,导致整个道路十分拥挤,而且由于年久失修,这古楼看起来“破败不堪”。

于是他便想着“炸楼重建”,毫无疑问这又是一件大工程。

身为“父母官”的耿彦波并不是说说而已,而是身体力行,全身心的投入到城市建设当中去,每次视察都是亲力亲为,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相信看过纪录片的观众知晓,他出现最多的场合就是施工现场。

指责着那些“偷工减料”的包工头,训斥那些不作为的“相关人员”,他的声音就如同一把利剑,誓要将榆次的阴霾扫清。

他的一言一行也为城市带来了改变,在他的带领下,仅仅几年的时间,榆次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整容”。

曾经的臭气弥漫的水沟被清理,年久失修的土屋被楼房代替,就连民间土路也成了柏油马路,身边的一切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好。

不过真正让耿彦波一战成名的,还是山西大同的古城改建。

万民跪留

山西大同,这里不仅以“煤都”著称,更是一个历经千年之久的“历史古都”。

城市中不仅拥有大量的古遗迹、古城建筑,虽然经过了岁月的摧残,但还是能看出历史遗留的痕迹。

可伴随着当年煤炭行业的兴起,这座城市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长时间的开采导致城市资源枯竭,环境更是遭受了无法弥补的污染。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耿彦波出现了。

2008年,耿彦波对大同这座城市进行了深入考察,他意识到,要想彻底改变大同,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旧城换新颜。

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拆”,虽然只有一个字,但在这个“拆”字背后是300亿的天价,因为无论是古城的修建还是民生的改善,都离不开钱。

不仅如此,在这其中最为困难的就是几十万群众的拆迁安置。

对于这种问题,耿市长从未选择逃避,而是积极为群众解决问题。

当群众挡在他的身前,诉说着自己因为体弱多病而需要一个底层住房时,他答应了,当有群众希望有套新房时,他答应了。

不过当群众变本加厉,开始挑地段的时候,他犹豫了。

在他的眼中,没有所谓的“钉子户”,群众不理解,那就是耐心解释,一次不行二次,二次不行三次,直到群众理解。

解释并不意味着让步,他拥有原则性的底线。

在改造过程中,他不断的往返在各个施工现场,只要出现“豆腐渣”工程,他一律要求重新作业。

“这是典型的垃圾工程,你这家伙表面上看起来挺老实的,一肚子坏水”

仅仅一句话就让一旁的施工人员汗流浃背,也正是他的坚持和决心,令大同焕然一新,那些曾经的杂乱不堪的平房,逐渐被楼房所替代。

那些历史遗留的古楼,也在重新“粉刷”之下,焕发属于时代的文物的光芒。

或许会有人疑问,他所做的事情究竟是在谋取什么?

而他是这样回答的:“如果不努力冲一冲,历史是不会给大同重来机会了”。

耿市长是想为大同做出一些“实事”的,他希望未来的大同能够更好、更美。

可大同的改造还未结束,他就不得不提前离开大同,一纸调任,他成为了太原市长。

看着眼前还未竣工的大同古城,坐在车里的耿彦波还是没能忍住眼眶中的泪水。

大同人民同样不愿他离开,当得知他调任的消息时,成千上万的群众自发拉起横幅,在大同的街道上高喊:“耿市长别走!”

甚至有的家属竟行跪拜之礼,希望不要让他走。

可命令难违,即使万民哀求,可依旧无法阻止耿市长的离开。

与此同时,光从大同人民的反应就能看出,彼时耿市长做了些什么,在群众的心中有着何其重要的地位。

因此,耿市长在“耿指倒”的背后还有一个名字,那就是“人民公仆”。

可就是这么一个民生赞扬的“领导”,却也曾遭受来自外界的“批判和质疑”。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名义背后,争议不断

如今的太远,经过当年的“大刀阔斧”之后,无数的名胜古迹焕然一新,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旅游旺潮。

可随之而来的不仅仅有游客,还有一些关于文物保护的专家。

在他们看来,耿彦波的“改变”是否对云冈石窟的文物有所损坏,这还不得而知。

甚至云冈石窟曾一度被那些所谓的专家抵制,导致整个旅游项目不得不终止,而耿彦波也不得不跑到文旅局亲身说法。

而这才仅仅只是开始,2020年,仿真的大同古城拔地而起,又有些人以文物保护跳出。

但事实证明,经过改建之后的古城,更加的辉煌动人,如今更是成为了大同地标性建筑,为大同经济带来蓬勃的发展。

当初的那批人,或许此时也不得不佩服耿市长当时的高瞻远瞩。

结语

云悬善恒久,神州梦大同。

《黑神话:悟空》为了山西大同重新带来了一波流量,也希望大同真的能够抓住这次机会,相信这也是耿市长当年所希望看到的。

时至今日,山西的艰难转型仍在人民心中不断地感慨,对于耿市长的存在,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如他一般的人,令人民难忘,为万民造福。

参考资料

纪录片:《中国市长》

新京报:《耿彦波和“大同造城”这五年》发布时间:2012.9.1

中国新闻网:《太原市长耿彦波:宁受一时怨 不挨百年骂》发布时间:2013.7.25

民主与法制网:《离任风波:为什么大同市民想留住耿彦波?》发布时间:2013.4.25

0 阅读:0

翱翔史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