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闹大了!两位国乒功勋教练公开争论,孰是孰非?

温斯顿与瑞贝卡 2025-02-17 17:12:13

2月15日,国乒功勋教练吴敬平在社交媒体上对WTT的改革措施发起猛烈抨击,直言“国球被资本裹挟,已然变味”,并指责WTT凭借高额罚款、强制参赛等手段,逼迫樊振东、陈梦等奥运冠军退出世界排名,简直是“霸王条款绑架全球运动员”。

当晚,国乒的前男队教练组组长、顾问组成员,如今的国青国少集训队总教练尹肖就在社交媒体发文回应,他认为吴敬平所说的资本逼退樊振东和陈梦是在“颠倒黑白”,这简直是对这一代乒乓人的羞辱。

此前,吴敬平教练撰文称中国乒乓球队裹挟资本,逼退樊振东和陈梦,尹肖则发文驳斥。后续,王皓和马琳还给尹肖点了赞。

尹肖的文章称,对于吴敬平教练文中所讲的,他有不同看法。吴敬平在文章里着重提到两个问题,一是中国乒乓球队裹挟资本逼退樊振东和陈梦,这绝非事实,而是颠倒黑白。WTT虽是国际乒联组织的商业赛事,亦是奥运会和世锦赛发展的有效补充。试想,一个国家、企业或者球队,若无经济基础,何谈发展与强大?WTT的比赛推出运营仅数年,尚处初级阶段,必然存在不合理之处,在新加坡也针对性地改进优化了,这是国际乒联的诚意。不过,任何体育项目的职业赛事都有其运营规则,奖罚分明是其属性。樊振东和陈梦在东京、巴黎两届奥运会的八年里付出诸多努力,成绩斐然,为国家争光。但要知道,他们的成绩是国家队教练、陪练、后勤保障人员和各省乒乓界共同努力的成果。

吴敬平提到的第二个问题是说中国乒乓球队把基业挥霍,后备力量断档。尹肖不明白这一说法从何而来?这简直羞辱了这代乒乓人的付出。中国乒乓球六十多年屹立不倒,是一代又一代乒乓人团结一心、无私奉献才实现的。竞技体育是不进则退、慢进则退,哪个时代的人敢懈怠?从2003年至今,中国乒乓球队世锦赛男团11连冠,6届奥运会拿24块金牌,共26块金牌的辉煌战绩。尹肖开玩笑说,“中国乒乓球队是在做违反规律的事”,拿冠军不足为奇,拿亚军球迷都会不满意。

再说说后备力量。尹肖从事教练工作50年,对后备人才培养规律有认识。不是每个年龄段都出顶尖人才,即便国内乒乓基础好,也不能违背规律,不信可翻看历史。在中国乒协作出的决策下,2020年底建立国家青年少年集训队,不同年龄段有各自的分层,经过选拔、集训、层层筛选,后备力量已初见成效。亚洲青少年锦标赛、东亚希望杯,国乒青少年选手成绩出众,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成绩。这些后备力量是各省市队和俱乐部培养的,乒协起到调动积极性的作用。

中国男乒梯队建设从张继科等人到樊振东、王楚钦,再到三位年轻小将,年龄结构和打法配备很强很全。新老交替是必然过程,要不断历练,会有惊喜也会有不足,但无青黄不接之说,相信他们不久能接班,让国乒继续辉煌。

中国乒乓球队历经六十多年发展,在多位领军人物的带领下长盛不衰。吴敬平发声,表示看到乒坛乱象,心中难过,如今的“国球”已非往昔。他在微博写道,当“国球”为商业比赛站台,被资本裹挟时,基业也快被挥霍光了,在男线断档下还逼退樊振东,WTT利用霸王条款,巴黎奥运会后出台罚款条例,逼运动员退出世界排名,还加大对樊振东、陈梦的罚款力度,不恢复他们世界排名,仅参赛权不合理。若他们没世界排名参赛,要从资格赛开始,这对所有运动员都不公平。乒乓球比赛市场化是必然,商业比赛应按规则办事,尊重运动员意愿,不能硬性捆绑。

这场关于WTT改革措施的争论,在乒乓球界引发了广泛关注。在两位国乒功勋教练吴敬平与尹肖于社交媒体各抒己见后,各种声音纷至沓来。澎湃新闻网发文点评,认为他们二人皆因对国球发展的关切而引发这场讨论,国乒需要直面问题,因为这场争论若能正确处理,将成为国乒进步发展的契机。这一场景,也确实颇为罕见,因为两位功勋教练均已年逾古稀。

王皓、马琳点赞尹肖,张继科声援吴敬平,陈玘则呼吁理性探讨,这场“隔空对话”似有扩大之势。然而,他们皆为乒乓球领域的功臣,观点虽有异,但皆是出于对国球发展的关怀。吴敬平曾培养樊振东等冠军,尹肖则是刘国梁、张继科的教练,只是立场观点不同,对WTT赛事、国乒现状的看法才存在分歧,这其实是多元探索。

这场争论也让人们对吴敬平教练和尹肖教练产生了深入的思考。他们二人皆为中国乒乓球的辉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在面对WTT赛事以及国乒发展的现状时,他们各自的关注点却大相径庭。吴敬平侧重于运动员个体,尹肖强调赛事经济支撑。

在这场观点交锋中,我们或许应更理性看待。不同的声音是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宝贵财富,因为它能够激发创新,促进自我审视和修正。但我们也应警惕这场争论的走向。如果只是陷入“口水仗”,背离了探讨的初衷。国乒管理层也应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他们需要主动出击,积极回应这些问题。

在商业赛事与传统赛事、运动员权益与赛事发展之间,国乒需权衡应对之策,以透明的沟通回应公众,提升国球的魅力与内涵,使这场争论成为国乒进步发展的良机。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