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伤害别人,想到什么就去做。”马浚伟在接受采访时淡淡地说。他的头衔不胜枚举,一年内考取超过20种专业证书,被戏谑为香港“大冰”,也是不少TVB观众眼中的最帅康熙。在无奈退圈后于知天命之年考上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硕士,更在51岁上岸公职人员,被戏言终于吃上了编制饭。他的人生,宛如一场酣畅淋漓、书写智慧与坚强的现代寓言。
可大众鲜为人知的是,这位看似光辉的逆社会时钟践行者,因多年前公司的包装路线,一时疏忽得罪了天王刘德华的粉丝,被赶下台,还被爆被粉丝当街泼粪,后又被媒体造谣,只能出走香港,告别演员身份,阔别大众。48岁时,他成为论文查重率只有0.77%的北大学生,最近还登上新闻联播,新闻中的他帅气俊朗依旧,更添几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书生气质。
提起剧中的经典康熙形象,人们的第一反应或许是《雍正王朝》中焦晃那不怒自威、仅用一个眼神、一个表情就尽显天子威仪的康熙,又或许是《康熙王朝》里儒雅出尘、雄才伟略却又多情无情的陈道明所演绎的康熙。但还有一位饰演康熙的演员,因其独特的角色魅力,在一众老戏骨中另辟蹊径,成为“偶像版康熙”。他清俊优雅中不失俏皮,与韦小宝不打不相识,有情有义有眼光,随着1998年TVB版《鹿鼎记》的现象级大火,眉目如画的他成为很多人童年记忆中念念不忘的康熙,一举成名,他就是被誉为最帅TVB古装小生的马浚伟。除此之外,他还是《帝女花》里才情出众的周世显,是《洛神》里意气风发的曹植。天生贵不可言的宫廷气质与眉宇间的温文尔雅,是他在众多男演员中脱颖而出的标志与优势。他演绎过诸多角色,大多是青年才俊,但很多人只看到屏幕上那个淡雅出尘的他,却不知屏幕外的他是个奋斗不止的“大卷王”。
1971年,马浚伟生于香港深水埗的一个小地方,家境贫困,父亲靠大巴司机微薄月薪养活七口之家。马浚伟不得不早早打工补贴家用,14岁卖雪糕,16岁做图书管理员,这些经历让他学会独当一面并规划人生,但也留下遗憾,早年辍学使他错过香港理工大学学业,在日后无数次想弥补文化水平的不足。之后,他因喜爱唱歌,参加44次唱歌比赛直至22岁才以《李香兰》夺冠出道。然而,他签约的唱片公司行事冒进,打出“他不是黎明,他不是李克勤,他不是张学友,他是马浚伟”这种碰瓷一线歌手的标语,让他饱受嘲讽,甚至被雪藏边缘。一次圣诞节商演,主持人调侃他“很像黎明”,引发全场倒彩,他在后台哭得无法前行。雪上加霜的是,他在演唱会上自嘲时攀扯了刘德华,与天王粉丝矛盾激化,虽辟谣被泼粪为媒体夸大,但当时被抵制也是事实,无奈从歌手转行做演员,却也迎来演艺事业转机。
1998年,《鹿鼎记》播出,他饰演的少年康熙打破电视台收视率记录,连金庸先生都赞其康熙形象最符合原型。他因角色讨喜、形象出众,人气直逼主演陈小春,TVB开始力捧。之后《洛神》《帝女花》等古装剧热播,使他成为古装美男子代名词和TVB新兴人气小生。但命运弄人,一次访谈中他随口一句“拿不到视帝我并不感到遗憾”被媒体断章取义,导致事业走下坡路。2000年,陪伴他几十年的患癌母亲去世,火化时他几度崩溃,加之他因兼顾工作与照顾母亲加重抑郁症与惊恐症,2003年病情严重到要靠酗酒和不断工作麻醉自己,最终暂别娱乐圈治疗。
为治愈抑郁症,他尝试良多,最终是惊人的意志力和自我学习让他走出来。2006年,8年抑郁症期间,他被黑暗与孤独包围,后来他选择通过学习自救,他把自己无解的问题交给“顺其自然”,逐渐转变视角。2018年,47岁的马浚伟做出赴北大攻读EMBA这一惊人之举。做出选择看似突然,实则是多年心灵重建的延伸。在公开信中,他表达想摆脱演戏束缚,探寻自己其他可能。北大求学生活充满挑战,备考前就被人冷嘲热讽,早年辍学使拿到学位困难,还要克服语言和知识短板并平衡学业与工作。但他咬牙坚持,清晨5点起床预习功课,与年轻同学同做作业,周末飞回香港工作,连教授都称他是课堂上最专注的学生,最终13门核心课程全获A等成绩。他的毕业论文《影视文化产业IP运营策略研究——以香港影视业为例》结合他对TVB的了解评优。
2020年12月,他注册香港浸会大学中医学院,2021年考取咖啡师执照,2022年报读儿童心理学课程。尽管因考众多证书和晒学习成果被质疑“作秀”,但他回应人生苦短要珍惜每一天。2022年,他从TVB小生变身香港公职人员,而他工作室、音乐话剧电影公司、补习学校、咖啡事业、社会服务等多方面事务缠身,难以简单概括。原来,真正的“逆龄生长”在于自我升级,他以半生经历演绎精彩人生,用行动表明学习是治愈心灵、打破困局的钥匙,如在教室的每一分钟都能重塑对世界理解,这段旅程让他从演员成长,于现实中演出不败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