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最近可真是有点头疼。咱们说的不是啥高大上的国际冲突,而是很现实的问题钱不够花了。这事儿吧,说起来让人哭笑不得,一个全世界最顶级的国际组织,居然也会陷入差钱的窘境。按理说,会员国交的会费就应该能撑起它正常运转,可现在,这账本一翻开,不少国家直接拍桌子:这哪行啊!你看看这分摊比例,公平吗?合理吗?于是,各种争议、指责、抱怨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多。
其实大家对联合国缺钱并不陌生,这事早就传得满天飞了。有些人可能会问,那到底问题出在哪呢?简单来说,就是联合国内部有点太大了。雇员人数将近6万,再加上一堆下属机构,你想想光工资和日常运作得烧多少钱。而且新部门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有时候感觉都不像是在干正经活儿,更像是在玩叠罗汉。结果呢,行政成本一路飙升,人力支出占了一大半预算,还有各种杂七杂八的小开销,也硬是把这个家底掏空不少。所以有人吐槽,说联合国这是典型的大象踩蚂蚁动作看着威风凛凛,但效率低到令人发指。
当然,也不能全怪内部管理松散,因为外面闹腾得更欢。不信你听发展中国家那边怎么抱怨。他们直言,现在这种缴费机制就是欺负人嘛!比如印度媒体曾经公开喊话,说我们这些地方还忙着解决教育和医疗等民生问题呢,你叫我们承担更多费用,是几个意思?而另一边,中国作为经济增长较快的发展中成员,被要求未来几年缴费比例逐年增加,却眼睁睁看着一些发达国家,比如欧洲某些老牌强国的比例反倒在下降。这算盘打得,啧,谁受得了?
不过,要论拖欠会费,美国才是真正的大佬。据统计,美国每年应付金额中的20%直接蒸发掉,还美其名曰没有额外财政拨款。这话乍一听挺冠冕堂皇,可细品一下,好家伙,这是赤裸裸甩锅呀!更离谱的是,他们自己口径还不一致,美驻联大的代表前脚刚催促华盛顿赶紧履约,后脚白宫又拉长脸表示没辙,我们的钱优先给乌克兰援助去了,又或者拿去支持以色列搞外交活动。哎,我跟你说,这操作简直就是教科书式双标。
相比之下,中国确实显出了大气的一面。今年2024年的会费,一分不少,全数到账。但这可不意味着他们愿意被当成提款机。在提交完支票之后,中国方面立刻抛出了三条建议,每一条都掷地有声,让旁观者忍不住竖个大拇指。一来,他们呼吁必须盯紧那些长期赖账的大块头国家,比如美国。如果连最富裕的人都拒绝买单,那凭什么逼其他成员去补漏呢?二来,他们认为与其增收,不如节流,从根源上优化预算执行流程,把透明度提上去,把浪费降下来,就别整那么多表面功夫啦;最后一点,也是重中之重不要再向穷兄弟借刀杀鸡。本来发展中国家的肩膀已经压弯了,再往上砌砖瓦迟早崩塌。
换句话说,中国提出的问题其实击中了当前局势背后的核心矛盾。现行制度不仅没缓解南北之间的不平衡,还隐隐扩大两极分化,这无疑进一步加剧各方的不满情绪。当然啦,要真正落实这些建议谈何容易,其中涉及利益纠葛复杂到可以绕地球三圈。从理论角度讲,只要所有会员团结一致,共同面对挑战,总归还有解决办法。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各方要妥协恐怕比登月还难。不过,即便如此,有争议总好过没人关心,对吧?
回过头再聊聊整个收费计划,其实它一直以来都是众矢之的。一部分原因在于制定规则时参考的数据更新慢,比如用几十年前设定的人均GDP公式,如今放到今天怎么看都有点脱节。而另一个重要因素则是会员结构变化太快,新兴市场涌现,加剧传统分类标准失效。所以未来关于如何重新调整费用份额,无疑还是场持久战。我猜有人可能会问,那有没有哪个专家站出来分析分析啊?答案当然是有。例如来自布鲁金斯学会的一位研究员指出,如果不给予小经济体适当保护,那么所谓全球治理只是一句漂亮谎言罢了。此外,《纽约时报》今年初刊登文章明确提到,仅靠扩大会费用无法从根本扭转危机,更关键的是改革机制内核,否则即便注入更多资金也是杯水车薪。
所以啊,在这样的背景下,各方继续摩拳擦掌博弈,很符合戏剧逻辑是不是。不过,看热闹归看热闹,我们普通读者心里多少也该盘算一下:如果真按照目前趋势走下去,会不会有一天连维和部队都变成自带装备、自筹粮草模式,那画面可就真的荒诞至极喽!
参考信息来源: - 布鲁金斯学会《Why UN Budget Reform Matters Now More Than Ever》- 纽约时报《UN’s Money Problem: The Looming Crisis of Global Governance》
就应该像美国一样交就可以啊 反正现在联合国也没多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