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钱是一种通过复杂手段隐藏非法所得来源和性质的犯罪行为,其套路往往深不可测,常涉及多个环节和渠道。随着技术的发展,洗钱手法也在不断迭代升级,甚至有些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卷入其中,成为洗钱活动的受害者或帮凶。比如最近,不少市民就收到过这样一条提醒。

PART.01
“充话费”如何与“洗钱”搭上钩?
充话费也成了洗钱“帮凶”,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日前,来自上海的李女士就被无意识“参与洗钱”,导致手机号被迫“封号”。
李女士在某二手购物平台恰巧刷到了优惠话费充值活动,活动上写着“180元可以充值200元面值的话费,三天内到账,六天不到账可退款”。由于以前在其他平台充值过低价话费,因此李女士并未多想,没有对卖家资质进行了解,直接购买并提交了手机账号信息。

三天后,该商家主动联系了李女士,告诉她话费已经充值成功,并请求她确认收货。李女士检查了自己的账户,发现话费确实已经到账。然而,在尝试点击确认收货按钮时,系统却显示了一个安全警告。尽管收到了警告,李女士并没有怀疑商家可能存在欺诈行为。
此后,该商家被多名用户举报,遭到二手交易平台封禁。不过,由于李女士看到钱款已经到账,便没有再次登录平台,也没有留意到平台发出的多次安全警告。一周后,李女士突然收到了运营商的短信,通知她因手机号涉嫌诈骗活动,已被采取“封号”措施,通信服务被暂停。
李女士对此感到困惑不解:“我从未参与任何诈骗行为,为什么会被怀疑涉及诈骗?”事实上,诈骗者通过延迟充值话费的手段,已经巧妙地将非法所得的资金进行了“洗白”。(案例来源:深圳龙华公安)
PART.02
“低价慢充”背后的洗钱套路
针对“低价慢充”洗钱犯罪活动,警方揭秘了其中套路,主要是分为两个步骤。
步骤一:发布充值广告吸引受害人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类网络平台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诈骗犯罪分子常在各大网络平台如二手交易市场、社交网络、短视频等渠道散布具有诱惑力的广告,声称提供价格低廉的充值服务,包括话费、油卡、电费等。他们利用这些所谓的“优惠”吸引消费者上钩,购买这些看似划算的服务。
步骤二: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账款“洗白”
实际上,在诈骗活动中,当团伙收到来自受害者A的话费充值款项后,他们会将需要充值的手机号码和相应的金额信息传递给其他同伙。随后,同伙通过欺骗手段让另一名受害者B将资金转入指定账户,进而为这些手机号完成话费充值。这整个过程利用了受害者A和B之间的信息差异,通过表面上合法的充值交易来掩盖非法资金的来源和流向,实现了对犯罪所得的清洗和转移。

最终,受害者A的手机由于涉及案件被执法机关采取了封号措施。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存在证据表明受害者A在知情的情况下,为了节省开支或追求利益而故意参与了充值活动,这笔充值实际上是为了帮助犯罪分子洗钱,那么受害者A也可能面临刑事责任,有被追究刑事犯罪的风险。
PART.03
“六招”远离洗钱陷阱
选择正规金融机构
合法的金融和支付机构必须拥有正规的牌照,而且需要在监管机构的监督下运营,并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的相关要求,执行其反洗钱的责任。这些机构有义务对客户信息保密,确保客户的隐私和权益得到保护。相反,非法的金融机构往往通过各种“赚头”来吸引客户,掩盖其真实的非法活动,规避监管审查。它们参与洗钱和其他犯罪金融活动,不仅无法确保客户资产的安全,而且在犯罪目的达成后可能会突然消失,导致客户遭受重大经济损失。
主动配合身份识别
办理相关资金往来操作时,主动配合金融机构进行身份识别,需要携带并展示有效身份证明的,应配合出示本人有效身份证件或其他身份证明文件,如实填写本人身份信息,配合金融机构进行现场核验;如果个人信息有变更,应及时前往金融机构或通过更新,以保持身份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保存好个人的“两卡”
在日常生活中,应妥善保管好个人的“两卡”——银行卡、手机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两卡”逐渐成为犯罪分子实施诈骗、转移赃款的重要工具,平时不用的话最好及时办理销户业务,更不可图一时之利,随意出售、出租、出借身份证件、银行卡、手机卡等,不要因蝇头小利而成为犯罪“工具人”和“帮凶”。
和过渡资金行为说“no”
不法分子通常会采取多种手段来转移赃款,但由于金融账户都会留下交易记录,不法分子倾向于利用与自己没有直接联系的账户来隐藏其行踪。因此,如果有他人请求或以潜在利益为诱饵而使用自己的账户来过渡资金,这实际上可能无意中帮助了犯罪者进行洗钱活动。
警惕网络虚假信息
尽管互联网为信息的迅速获取提供了便利,但这也要求我们在辨识信息真伪时更加细心。在网上进行金融交易时,应避免向不熟悉的账户轻易进行汇款或转账操作。同时,要提高警觉,不要因为追求短期利益而成为网络诈骗或非法集资的受害者。
及时举报洗钱活动
为了有效预防和打击洗钱等不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赋予了所有组织和个人向中国人民银行或公安机关举报此类犯罪的权利。法律还明确要求,接收举报的机构必须对举报者的身份及其提供的信息进行保密,以此动员社会力量,保障公民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风险提示: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