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仁义”的演变过程谈后世易学

文化虚而待物者 2024-02-11 14:20:15

三王不同龟,四夷各异卜。卜筮由一种职业发展成为以《周易》为主干的学问,后世进而演变成易学,汗牛充栋,很多初次接触易的人,面对浩如烟海的类书,望洋兴叹,那么如何搞清楚易学的渊源和脉络呢?

谈易,离不开孔子,离不开儒家思想。虽然儒家之外,譬如道家,方外之人也有易,但是他们有明显的特征:认为这是自己家的事,怎么做和外人无关,外人怎么做,也懒得搭理——修行是自家的事,是很私人的事。不像儒家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任何时候出现都是一幅“好人”嘴脸,循循教诲,语重心长,让大家都知道“假如没有遇见我,你们就都摸黑走路”。

网图侵删

易学从西汉的京房焦孟,到郑玄王弼,再到孔颖达,周敦颐,二程,儒家都牢牢占据易学话语权,没成想,一个隐仙派的道士画出太极图,而且还成就了邵康节,可见儒家虽然声势浩大,未必比其他人更具有真知灼见。

然而这正是儒家思想的成功之处:儒家不需要专业技术很强,儒家需要的是永远占据话语权,当“麦霸”,谁的声音也不如儒家大,所以儒家是“名教”,登堂入室,而其他学派“在野”,你不是技艺超群出众吗?那么你来当匠人,别看我外行,我来领导你。

明明就是世故,却又自称学问家,这是儒家的特点,就拿儒家最标榜的“仁义”来说,历代儒家其实并不当真——这一点从他们随心所至定义“仁义”可见一斑,但不妨碍他们用“仁义”来指责别人,打击政敌。原因很简单,儒家把持话语权,解释权,儒家怎么说都对,那么其他人就只好不对了。

“仁义”是“爱人利物”。一开始,非儒家思想专有,尧舜禹都是因为“仁义”的行为被推上天下共主的地位,所以三代时期,大家对仁义是有概念的,比如老子比孔子大二十岁,老子《道德经》里所说的仁义,就和孔子的仁义是两回事,孔子出现后,反复标榜仁义,“揭日月而行”,他特别会造声势,嗓门大,让大家都知道他在喊,喊的内容是什么,很少有人推敲。

孔子说:“克己复礼曰仁”,“人而不仁,如礼何?”与其说孔子是学者,不如说他这时候是城管、是警察:他要的是《周礼》的秩序,而后盾是大司寇的权威、砍刀,他用“仁义”的名义杀掉少正卯,原因是少正卯把孔子的学生全部吸引过去了,少正卯受欢迎的程度超过了孔子本人,这个时候,孔子讲的不是“仁者爱人”,他强调的是“少正”成为名流不合礼制,少正卯受欢迎程度超过了司寇身份的孔子,是找死!礼制通俗点讲,就是碌碡不能走在牛前面。

儒墨之争,原因是儒家墨家太像了,做学问时候,本就是一家,墨子的老师是儒,之所以墨子脱离儒家自成体系,就是发现了儒家“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外一套”,墨家认为人要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墨子的老师看学生“死犟”,气的投井而死,而墨子以仁义为宗旨,开创出完全不一样的“行侠仗义”形象。

不仅墨子这样,即便是儒家的孟子、荀卿,所讲的“仁义”,和孔子标榜的区别很大——孔子“何以守位曰仁”(《易传.系辞》),替皇帝着想,帮皇帝圆场;而孟子“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是因为“社稷为重,君为轻”。

所以孔子不必做学者,他成为“大成至圣”坐在文庙,而孟子,荀子就从文庙进进出出:一会儿搬进来,一会儿搬出去。

《周易》也一样,别看算卦准不准,《周易》占着卜筮的最高位,易学是不是科学无关紧要,如果你想获得话语权,就从做易学开始。

0 阅读:8

文化虚而待物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