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榴莲的气味两极分化?
宋大妈家里刚买了一只猫山王榴莲,准备招待一下儿子一家人。
她兴奋地剥开榴莲,顿时整个房间充满了那种浓郁的“香味”。
结果没想到,一家人落座后,儿媳妇直接捂着鼻子跑到了阳台上,连喊“受不了”。
儿子也只好赔着笑脸劝妈妈:“妈,这榴莲还是你和爸吃吧,我们实在顶不住这味儿。”宋大妈心里有点失落,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觉得那么香的东西,别人却闻得要命。
榴莲这种水果特有的气味,确实让人评价两极分化。
原来,榴莲气味的来源是果肉内的挥发性成分,科学家发现有60种之多,其中的酯类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起了大部分作用。
比如在榴莲成熟的过程中,与硫元素的反应生成的化合物越来越多,而这些化合物的气味在人们的感受中又是显著不同的,所以会出现有人嫌臭有人爱香的情况。
榴莲为什么那么贵?
老王最近去超市,被榴莲的价格吓了一跳。“这榴莲真是贵得吓人,一个就要几百块,真是吃不起。”他嘀咕着,看了看手里的钱包,最终还是放弃了。
实际上,榴莲之所以贵,是由于它的种植周期和不稳定的产量决定的。
一颗榴莲从种植到结果,至少得五年时间,第八年才算成熟进入丰产期。
而这过程还不算完,榴莲的产量还得看自然环境的脸色,如果盛花期突然来一场大暴雨,这一年的榴莲几乎就全军覆没了。
此外,当榴莲接近成熟时,常常成为野生动物的美味猎物,所以,能顺利到达市场的榴莲也是颇为曲折的。
再加上进口的榴莲需要提前采摘,全程保持冷链运输,这过程中的人力和运输成本也令人咂舌。
难怪老王抱怨榴莲是“贵族水果”,这价格背后的故事可不少。
榴莲营养价值真的比鸡肉高吗?
张阿姨听邻居说“一个榴莲顶三只鸡”,于是觉得榴莲营养肯定更丰富。
家里开始隔三差五就买榴莲,但实际上,这些钱花得值吗?
这就要拿数据来看看了。
榴莲中确实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叶酸、硒以及多种氨基酸,对身体有不少好处。
中医认为它温阳散寒、强身健体,从现代营养学的观点看,也别有一番道理,比如榴莲中的维生素、矿物质等含量不低。
不过,从单纯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来看,鸡肉明显胜出。
根据营养学家的研究,100克鸡肉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大大超过榴莲,但如果从整体的热量来看,榴莲确实可以顶两到三只小鸡的热量。
因此,虽然榴莲是一种不错的营养食品,但说它的综合营养价值比鸡肉更高,也不完全成立。
哪些人不适合吃榴莲?
高先生最近体检发现自己血糖有点高。
医生特别提醒他,像榴莲这样的高糖水果要少吃,但高先生心存疑虑,不太相信。
确实,榴莲好吃,但下面这三类人需要谨慎食用。
第一,三高人群。
榴莲的热量和糖分很高,对于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的人群可不友好。
反倒容易加剧这些健康问题。
第二,脾胃积热的人群。
榴莲性热,如果日常已经容易上火,大便干燥,再吃榴莲容易加重不适。
第三,肾病患者。
榴莲中的钾含量较高,对于已经有肾病的人来说,体内的钾水平容易失控,增加病情风险。
所以,虽然榴莲好,但高先生这样的情况,最好还是听医生的建议,为自己的健康着想。
结尾:榴莲有好有坏,要理性对待看看小张和朋友们的经历,我们知道榴莲是一种非常有争议的水果。
有人爱它如命,觉得它芳香扑鼻;有人却避之不及,嫌它臭不可闻。
而榴莲的价格和营养价值,本身也有其复杂的背景和条件。
尽管如此,不可否认的是,榴莲作为一种热带水果,有其独特的魅力和营养价值,但也因个体差异,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大量食用。
理性看待榴莲、合理食用,才能真正让自己的饮食结构更加健康。
我们要学会根据自身情况和健康需求,合理选择食物。
每种食物都有其优点和限制,看需要、讲科学,才是最明智的吃法。
希望大家在自己的饮食生活中,多一分理性和健康意识,吃得开心,吃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