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的日本和今日的日本并没有什么太大变化,但是我们看日本的眼光有了很大的变化,本质上都是实力的对比发生了此消彼长的变化,30年前,日本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蒸蒸日上。
日本企业扩展全球,买遍全球,日本产品畅销全球,汽车、家电、电子消费品牌、动漫,无论是硬件还是软实力都是亚洲第一,无可匹敌的存在,日本企业家的传记、经营心得被中国企业界争相学习和摩拜,经营之神、经营之圣摆满了机场书店,是成功人士的必备谈资。
对于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是很难理解这一切的,但是数字可以给出直接的对比,1992年,日本GDP高达3.91万亿美元,中国GDP仅仅为4269亿美元,日本是我们的9倍多。
想象一下现在全球有一个经济体量是我们9倍的国家,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现在全球最强的美国也不过是我们的1.3倍,所以当时的日本在经济体量上对我们是绝对的碾压。
从人均GDP来看,差距更是大得难以置信,当时中国人均GDP仅仅为366美元,而日本的人均GDP高达3.14万美元,日本是我们的86倍,双方的差距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他们国家的服务员、清洁工的收入都比我们的教授、科学家要高。这也难怪当时有那么多优秀的人才要出去刷盘子。
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来看,双方的差距也是巨大的,当时中国GDP占全球经济的比重仅仅为1.7%,而日本占全球经济的比重为15.4%。
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一定会在企业身上体现出来,国家强则企业强,2000年的时候,世界500强企业中美国企业数量是最多的,高达178家,占比35.4%,日本以107家企业排名第二位,占比21.3%,中国当时仅仅只有10家企业上榜,仅仅为日本的一个零头。
当时日本最强的10家企业分别是三井集团、三菱集团、丰田汽车、伊藤忠商社、住友集团、日本电话电报公司、丸红株式会社、生命保险公司、日立公司和松下电器。排名第十的松下电器营收也高达656亿美元,而当时中国营收最高的企业是中国石化,年营收不过419亿美元,这个规模在日本要排在20名开外了。
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已经远远超过日本,2010年,中国GDP近代以来首次超过日本,并且将永远拉开差距,到了2021年,中国GDP已经达到17.73万亿美元,日本的为4.94万亿美元,中国GDP已经是日本的3.6倍,日本GDP仅仅相当于中国的28%。
从人均GDP来看,双方的差距也已经大幅缩小,2021年中国人均GDP为1.26万美元,日本的为3.93万美元,尽管日本人均GDP依然是我们的3.1倍,当时相比30年前86倍的差距,如今的超越已经是肉眼可见,未来20年,中国人均GDP超过日本是必然的事情。
今年,双方的差距会拉得更大,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主要原材料都是依赖进口,今年全球大宗商品和能源价格暴涨,这导致日本进口成本大幅上升,但是为了促进出口,不得不对日圆进行贬值,这导致日本的外贸逆差越来越大。6月份的贸易逆差高达2.39万亿日元(约180亿美元)。
一个以出口为依赖的国家,现在竟然连续1年贸易逆差,日元更是快速贬值,今年以来日元贬值了近20%,这意味着以美元计算的GDP也会缩水近20%,如果下半年日元汇率依然维持在当前水平,那么日本今年的GDP大概就只有4.2万亿美元。中国GDP将是日本的4.3倍。
从世界500强企业数量来看,中国早已超过了日本,而且也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2021年全球500强企业的数量中,中国有143家,数量全球第一,占比28.6%,美国为122家,占比24.4%,日本的企业数量已经跌至53家,占比为10.6%,也就是说中国当前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是日本的3倍,这个倍数基本和GDP规模相当。
日本的500强企业还是那些老面孔,丰田、本田、三菱、电报电话公司、伊藤忠商社、三井、生命保险、索尼等等。而企业规模也早已被中国企业超越。
日本现在最大的企业是丰田,其营收规模在中国大概排名第四名,而日本第二大企业本田的营收规模在中国排名15名。
汽车产业是日本当前最大的产业支柱,如果这个产业失去竞争力,日本的经济将再次倒退,这种可能性在未来十年很可能会发生。
中国未来的GDP规模将是日本的10倍,双方都重新回到历史应有的地位,这是未来二三十年将发生的事情。
当然,中国最终要超越的不是日本,也不是美国,而是自己,中国真正的对手最后就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