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回击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的事情,中国在2月10号,也对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加征了15%的关税。
3月18日,彭博社报道称,中国已经连续40天没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了,现在根本看不到美国的LNG船往中国开。
与此同时,在国际上一个新的赢家脱颖而出,成功接替了美国的位置,成为了这场贸易战中最大的赢家。

自从特朗普上台后,美国的贸易政策发生了显著变化。
特朗普怀揣着刺激美国生产力、减少对中国依赖的目标,频繁对中国挥舞关税“大棒”,将诸多商品的关税短期内提高到30%以上。

但其实美国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遏制中国的经济发展。
众所周知,中国作为出口大国,对美出口占比较大,高关税可能会导致中国出口企业订单锐减,大量工厂停工,工人失业。

不过,在美国发出的这场贸易战硝烟中,中国绝非被动挨打,而是做出了精准的策略性反制。
中国的反制行动首先体现在对美国多种商品也加征关税上。

自2025年2月10日起,中国对美国的LNG(液化天然气)实施15%的关税。
美国近年来大力发展页岩气革命,LNG出口成为其能源外交的重要手段,而中国广阔的能源市场一直是美国LNG出口的重要目标。
这一关税的实施,打乱了美国能源企业的如意算盘。

与此同时,中国对美国的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等也加征了10%的关税。
原油是工业的血液,对美国原油加征关税,影响的不仅是美国的能源出口企业,更对其整个能源产业链产生了连锁反应。

农业机械和汽车产业同样遭受重创,这些行业在美国经济中占据重要份额,出口受阻意味着企业利润下滑,大量工人面临失业风险。
而限制稀土资源出口,是中国打出的另一张有力“王牌”。

稀土,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广泛应用于电子、新能源、航空航天等诸多高科技领域。
中国拥有全球最丰富的稀土储量,在稀土开采和加工技术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
美国高度依赖中国的稀土进口,从先进战机的制造到智能手机的生产,稀土几乎无处不在。

当中国对稀土出口进行限制时,美国众多依赖稀土的行业瞬间陷入困境。
尤其是汽车行业,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稀土在电池制造、电机生产等关键环节不可或缺。
美国汽车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因稀土供应受限,成本大幅上升,一些高端车型的研发和生产进度被迫放缓,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也大打折扣。

在能源领域,中国更是展现出了决绝的态度,停止进口美国LNG。
为了保障国内能源供应稳定,中国加大了国内天然气开采力度,与此同时,中国积极拓展多元化的天然气进口渠道,与俄罗斯等国加强合作。
中俄之间的天然气管道项目稳步推进,大量俄罗斯天然气源源不断地输往中国。

此外,中国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近年来,中国在风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上持续攀升。
可再生能源的蓬勃发展,不仅减少了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更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了中国力量,同时也削弱了美国在能源领域对中国的制约。

美国在这场贸易博弈中简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失去每月40万吨LNG的中国订单,对美国能源企业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损失。
美国LNG出口设施的建设本是基于对中国市场的长期预期,如今订单的流失,使得这些企业前期投入的巨额资金难以收回,产能过剩问题严重。

更糟糕的是,由于与上游供应商签订了长期合同,在失去中国市场后,美国企业面临着长期合同违约的风险。
一旦违约,巨额的赔偿金将让企业雪上加霜,甚至可能导致一些企业资金链断裂,走向破产边缘。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策略性反制,并非无端挑起争端,而是在维护公平公正的国际贸易秩序。
美国在贸易战中的种种不合理行径,终会自食恶果。
不过,在中美这场贸易搏斗中,澳大利亚竟然意外成为了最大的赢家,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随着中国毅然停止进口美国LNG,寻找新的LNG供应伙伴迫在眉睫。
在这一关键节点,澳大利亚抓住了机遇,中国与澳大利亚签署了一份长达15年的LNG供应合同。

这份合同规定每年澳大利亚向中国供应60万吨LNG,总量高达900万吨。
虽然此前澳大利亚的LNG产业具备一定规模,但市场拓展始终面临挑战,而这份合同的签订,让澳大利亚瞬间在全球LNG市场中占据了极为有利的位置。
这不仅为澳大利亚的能源企业带来了巨额利润,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中国在这场贸易战中的一系列举措,无一不在向美国表明,制裁无法让中国屈服。
中国的市场规模在全球举足轻重,任何国家都难以忽视。
通过与其他国家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中国不仅保障了自身的能源供应和商品需求,还进一步提升了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话语权。

这场贸易战也给美国带来了深刻的教训。
美国一直推行的“脱钩”政策,在现实面前被证明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全球经济体系早已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程度极高,合作共赢才是长远之计。
美国若继续执迷不悟,坚持不合理的贸易政策,不仅无法实现所谓的“美国优先”,反而会进一步削弱自身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5.2.1《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
第一财经-2025.2.6《中国对美国反制加征油气关税,进口成本抬高对市场有何影响》
中华网-2025.3.11《特朗普没想到,不到48小时,中国反制美国订单,转头交给了乌克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