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一九四二》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敌军在河里用炸弹炸出了大量的鲤鱼,并且给做成了生鱼片吃,在招待县长时当地部门更是拿出了鲤鱼培面,这说明当时在河里完全是有鱼的,那么灾民为何宁可挨饿吃树皮也不去捉鱼呢?
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是饿的没劲儿,如今的人吃穿不愁,体会不到当年没有饭吃的感觉,电影中的细节明确展示出了饿的状态,干不了重活,拿不动东西,走路说话都费劲,而去河里抓鱼是一个力气活,对于一个在被饿晕边缘的人来说,徒手下河抓鱼等于白白送命,好死还不如赖活着。
而另一个原因是饮食习惯,河里的鱼和虾都自带土腥味,如果没有调味品根本无法下咽,而在我国历代根本没有像敌军那样吃生鱼片的习惯,当年的灾民手里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油和盐,吃条鱼就要浪费油是非常不划算的。但野菜和树皮就不同了,用水一煮蘸点盐就能勉强果腹,还不用浪费多大体力,所以这理所应当地成了那个时候的家常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