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周笔畅:38岁未婚让父母操心,我不会为了结婚而结婚

何智凯 2025-01-20 18:00:27

在华语乐坛这个群星璀璨的舞台上,周笔畅无疑是一颗独特的存在。

她用她那独树一帜的嗓音赢得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喜爱。

而这背后,她个性鲜明的成长轨迹和执着追求梦想的故事,更是让人对她多了一分敬佩。

如果你了解她的故事,会发现她并非天生幸运,而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一步步开辟了属于自己的天地。

故事得从1985年说起,那一年周笔畅出生在湖南长沙的一个音乐世家。

她的家可不是普通的家庭,音乐在她家中几乎是一种“基因”。

曾外叔公是中国音乐家协会的第一任主席吕骥,而她的母亲吕圆圆则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歌唱家,后来成了一名小学音乐老师。

她的父亲则在企业里做高管,可以说,小时候的周笔畅生活无忧无虑。

也正是这样的家庭环境,让她从小便与音乐结下了深厚的缘分。

母亲给她取名“笔畅”,是希望她在文字写作上有所建树,能“文笔流畅”。

但谁能想到,这个小女孩最后却走上了歌唱的道路,并用音乐书写了流畅的人生篇章。

小时候,周笔畅是个安静乖巧的孩子,不是那种让人操心的调皮蛋。

6岁那年,父亲因为工作调动,一家人从长沙搬到了深圳。

母亲成为小学音乐老师,而周笔畅也跟着在母亲任教的学校读书。

每天,她总是早早来到学校,一副自觉自律的小样子。

母亲本来担心她在学校会贪玩,偶尔会过去瞧瞧,结果每次都看到她静静地坐在位置上做功课,那专注的模样让母亲倍感欣慰。

班主任还曾和母亲笑着说,“你家女儿太藏不住事了,有男生给她递小纸条,她会立刻告诉老师。

”单纯、天真的模样让人忍不住莞尔一笑。

真正将她与音乐紧紧绑在一起的,是她进入中学后对流行音乐的热爱。

母亲出身古典音乐领域,起初对女儿这种偏爱新潮流行风格的喜好有些不解,但看着她从唱流行歌里表现出的天赋,母亲也慢慢妥协了。

她的声音带着特有的清亮和韧劲儿,让人一听就能被吸引。

她自己对未来的路也有了更多的规划——她决定投身音乐事业。

2004年,高考成绩优异的周笔畅以681分的高分顺利考入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她的音乐梦想由此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大学时期的周笔畅留着简单的短发,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上去别有一番假小子的洒脱。

她的生活看起来似乎格外平淡,没怎么参与其他同龄人兴致浓厚的校园爱情,反而喜欢一个人埋头看书、唱歌或努力学习。

母亲曾打趣问她周末怎么不跟男生多接触,她总是自嘲地说:“我长这样,哪个男生会喜欢我啊?

”一边是自信的音乐表现力,一边是对外貌的自我怀疑,这种反差萌也成了那个时期她最大的特点。

命运的馈赠总是要在出人意料时降临——改变周笔畅一生命运的,是大学时期一次看似再寻常不过的选秀试镜。

2005年,周笔畅大二,她报名参加了全国火爆的热门音乐选秀节目《超级女声》。

谁也没想到,这档节目会成为她人生的第一个大舞台。

站上舞台的那一刻,周笔畅展现出了完全不同的一面,她放下了平日里的羞涩,成为了歌声里的王者。

她凭借扎实的音乐功底和感染力十足的表演,在广州赛区一路披荆斩棘,甚至以冠军的身份挺进全国总决赛。

那一年,李宇春、张靓颖与她齐名,而她最终取得了全国亚军的佳绩。

节目让她一夜成名,全国观众熟知了这个戴黑框眼镜的短发女生。

那句“你拯救了流行乐坛”的夸赞让她一度成为舆论热议的话题。

走红后,她顺理成章地加入了天娱公司,并发行了首支标志性的歌曲《笔记》。

歌曲大火,当时的大街小巷几乎全都在播放这首曲子。

舞台上的美光灯下,她却并没有沉浸在走红的喜悦中。

相反,她对这首歌有自己的坚持和批评,甚至称其为“口水歌”。

因为和公司在音乐方向上的分歧,她最终选择以支付高额违约金的方式主动解约,这一决定让众人跌破眼镜。

有人说她勇敢,也有人指责她“心高气傲”。

但无论外界评价如何,她始终选择按照自己的方式走下去。

与天娱解约后,她签约了乐林文化,并推出了个人首张专辑《谁动了我的琴弦》,销量过百万,气势如虹。

公司在她身上看到了商业潜力,对她的安排也逐渐模糊了音乐的初心,各种工作接踵而至,她甚至被安排去拍电影、接广告,无暇专注音乐创作。

疲于奔命的她终于厌倦了这样的安排,并在合约到期后选择不再续约。

两次解约,事业一度迎来了槽点,被命名为“难搞歌手”的标签贴在了她的头衔之上。

但真正的音乐人从不会因困难妥协,周笔畅选择用行动证明自己。

她隔绝了外界声音,远赴美国洛杉矶继续学习音乐。

那段时光,她全身心投入学习,带着全新的音乐理念回国后,她的作品终于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中。

她的专辑《NOW》《WOW》接连推出,让大家再一次看到了音乐人周笔畅的成长。

她的坚持与努力让她重新攀上事业高峰,也让她的名字多次出现在国内外音乐奖项的舞台上。

看似风光的事业背后,却始终有一个让父母忧心的问题——她的感情状态。

如今38岁的她依然单身,独自在北京一栋300多平的大房子里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父母从不催促到“小心翼翼地明示”,再到半开玩笑地“抒发压力”,她都不为所动。

她认为婚姻是人生的一部分,但不是必需品,更不会为了结婚而陷入将就。

她每天在家侍弄绿植、练乐器、去自驾游、沉浸在自己的生活小世界里,每一个日子过得都很有滋味。

哪怕没有爱人陪伴,她仍然保持了对世界的热爱和对音乐的执着坚持。

无论是事业路上的高峰还是低谷,这个从音乐世家走出来的大女孩都敢于选择自己的路,也始终用音乐诠释着属于她的独特故事。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