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被流放的人,为何不干掉公差,随后逃跑躲过一劫呢?

冬日飘雪未觉 2024-12-09 18:32:16

【引言】

世人皆知古代流放之刑,乃是皇权统治下的一大惩罚。每当提起流放,人们便会联想到那些令人心酸的画面:犯人戴着沉重的枷锁,在公差的押送下,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前往遥远的流放之地。然而,细想之下,不免让人心生疑惑:那些被流放的人,不乏才高八斗之士,甚至有些本是武艺高强之人,为何不趁着路途遥远之际,打晕公差一走了之?莫非这其中另有隐情?这背后,到底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

【流放背后的政治考量】

说起流放这个刑罚,要从汉朝说起。汉武帝时期,朝廷就设立了"流"刑,将犯人发配至边远地区。这个看似简单的刑罚背后,却蕴含着深远的政治智慧。

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就曾说过:"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这句话道出了一个事实:那些有才能的人,往往都是潜在的政治威胁。

就拿唐朝来说,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本是太子之尊,却因谋反被贬为庶人,流放至黔州。李世民虽然震怒,却并未直接处死这个不肖子。原因何在?一来是出于血缘之情,二来也是为了平衡朝廷内外的政治关系。

史料记载,李承乾谋反案后,不少大臣为其求情。其中就包括当时的名相魏征。魏征上书说:"太子虽有大错,然终究是陛下亲子,望陛下三思。"李世民采纳了这个建议,最终选择了流放这个温和的处置方式。

再看南宋时期,大文豪苏轼就曾两次被流放。第一次是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第二次则因"议新法"被贬惠州、儋州。朝廷对苏轼采取流放而非极刑,实则是一种政治平衡的艺术。

要知道,苏轼在文坛地位极高,又有"苏门四学士"这样的文人集团。若处以极刑,必定引起文人集团的强烈反弹。因此,流放不仅保全了苏轼性命,也维护了朝廷统治的稳定。

清朝雍正年间,大学士张廷玉就曾这样评价流放制度:"流放之法,既惩前愆,又存其身,使之将功赎罪,实乃朝廷宽厚之道。"这句话道出了流放制度的精髓。

值得一提的是,流放地点的选择也大有讲究。比如唐朝时期的房陵,清朝时期的宁古塔,这些地方都是边陲要地。朝廷将犯人流放到这些地方,既是惩罚,又能借他们的才能开发边疆。

康熙四十三年,大学士徐乾学因"私通案"被流放黑龙江。到了当地后,他凭借渊博的学识,教导当地子弟,还编写了《黑龙江外记》一书,为当地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这样看来,流放制度可谓一举多得:既维护了朝廷的统治威严,又平衡了朝野各方势力,还能借机开发边疆。这种独特的政治智慧,正是中国古代统治者们的过人之处。

【流放人员的特殊身份】

要说流放之人,可不是寻常百姓。这些人大多出身显贵,要么是皇亲国戚,要么是朝廷重臣。康熙年间就有一件趣事,当时的大学士索额图,在朝中位居高位,却因为得罪了皇帝,被流放到黑龙江。康熙帝下了一道特别的旨意:"念其年迈,准其乘坐马车前往。"

这道旨意看似平常,实则大有深意。在清朝,普通流犯是不准乘坐马车的,必须步行前往流放地。索额图能获此优待,正是因为他曾位居内阁大学士之职。

不光是清朝,早在唐朝时期,被流放的大臣们也都有特殊待遇。贞观年间的侯君集,官至尚书左仆射,后因谋反被流放至岭南。在押送途中,李世民特意下令:"沿途州县,须妥善安置。"这便是对其身份的一种优待。

更有意思的是宋朝的情况。宋代名臣范仲淹就曾被流放,但朝廷对他的流放并非一般的苛待。范仲淹在流放途中,每到一处都能得到当地官员的款待。有一次,他路过一个小县,县令得知是范仲淹到了,立即设宴相迎,还赠送了诗文。

皇亲国戚被流放时,待遇就更加不同。唐朝的李显,也就是后来的中宗皇帝,年轻时就曾被流放房陵。在流放途中,押送的官员不敢怠慢,因为谁都知道,这位可是天子血脉。果然,没过多久李显就被召回长安,后来还当上了皇帝。

宋朝的赵构,也就是后来的高宗皇帝,年轻时曾被贬为普王。虽说是贬谪,但一路上待遇依然优厚。史书记载:"所到之处,官员皆出城相迎。"可见皇室血脉,即便是被流放,也与常人不同。

明朝时期的流放制度更有特色。以大学士徐阶为例,他被流放时,朝廷特意下令:"准其携带家眷,所到之处,官府须妥善安置。"这种待遇,在普通流犯身上是绝对看不到的。

至于那些身居高位的将领,流放时的情况又是另一番景象。明朝名将戚继光晚年被贬,途中依然保留着一定规格。有记载说:"行至处所,地方官皆来拜见。"可见即便是落魄,将军的威名依然在。

清朝更是把这种区别对待制度化了。乾隆年间就规定:"凡大员流放,须由部院会议,妥为安置。"这条规定为什么要特意提出来?就是因为这些人的身份实在特殊,即便是获罪,也不能等闲视之。

【不得不说的"潜规则"】

流放路上,实则暗藏玄机。康熙年间就发生过一件趣事:大学士明珠的侄子被流放新疆,在启程之前,明珠派人悄悄送了一箱银两给押解官。这位押解官收下银两后,竟在路上为囚犯准备了马车,还特意绕道避开了一些恶劣的山路。

这样的事情在清朝并非个例。乾隆四十年,一位姓张的翰林被流放黑龙江。临行前,他的家族动用关系,找到了几位在途经州县任职的同年。这些同年收到消息后,纷纷在张翰林经过时设宴款待,甚至还为他安排了较为舒适的住处。

更有意思的是唐朝的做法。开元年间,宰相张说的侄子获罪,被判流放岭南。张说不便出面,便托付同僚魏知古照应。魏知古立即派人沿途布置,在每个驿站都安排了照应的人手。史料记载:"其人虽获罪,一路尚能食用不缺。"

宋朝的官员们则玩得更高明。范仲淹的好友尹洙被流放时,范仲淹写了一封信交给押解官。这封信上写着:"仲淹虽远在京城,然沿途皆有故交。"押解官看完这封信后,立即命人准备了更好的马匹和食宿。

明朝时期,这种潜规则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以嘉靖年间的一位姓黄的侍郎为例,他被流放途中,家人提前打点了一条"关系链"。从北京出发,每到一个大的州县,都有当地官员出面安排妥当。史料中说:"一路行来,竟似官宦游历。"

清朝的户部侍郎纳兰性德,就曾经历过这样的待遇。当他被流放时,他的诗词已在江南文人圈内广为流传。于是,一路上但凡经过有文人雅士的地方,都会有人出面相助。甚至有地方官员,专门派人护送他过了一段极其难走的山路。

不过这些"潜规则"也是有讲究的。朝廷虽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若是做得太过分,反而会惹祸上身。雍正年间就发生过一件事:一位被流放的御史,因为路上过于舒适,被人告发,结果押解官遭到降职处分,这位御史的流放地点也被改到了更远的地方。

这些"潜规则"的背后,往往还有更深层的政治考量。一些地方官员之所以愿意伸出援手,不仅是看在银两的份上,更重要的是担心日后这些流放犯翻身后的报复。毕竟在古代官场上,今日的囚犯,或许就是明日的高官。

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能说明问题。崇祯年间,一位姓郑的给事中被流放云南。路过湖广时,当地知府出面安顿,还送了盘缠。十年后,这位郑给事中平反归来,恰好被派到湖广任职,于是就大力提拔了当年那位知府的儿子。

【为何"逃"不掉】

古代的户籍制度,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把每个人都牢牢地网住。这一点从唐朝开始就显现得极为明显。唐玄宗时期就曾下过一道旨意:"凡是流放之人,必须在当地官府登记造册,每月查验一次。"这样的规定看似简单,却让流放之人寸步难行。

有个生动的例子,乾隆年间的江苏巡抚周学健,就因为贪污被流放到新疆。在押解途中,他曾想过逃跑。可是当他得知,沿途每一个州县都要给他登记造册,而且还要盖上官印时,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在古代,没有官府的文书,连住店都是问题。

清朝规定更是严格。雍正四年就有一条明确的规定:"凡是流放之人,若擅自离开指定地点,一经发现,立即处斩。"这条规定不光约束流犯本人,还要株连家族。正因如此,就算有人想逃,家里人也会极力阻拦。

史书上记载着一个典型案例。乾隆年间,一位姓詹的御史被流放到黑龙江。在临行前,他的堂兄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一人获罪,全族受累。望贤弟三思。"这封信的分量可不轻,因为在古代,一旦有人逃跑,不光是家族要受牵连,就连同族都会受到株连。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些流放犯即便逃跑成功,也很难在外面立足。为什么呢?且说说康熙年间的一件事。有位被流放的翰林逃跑后,想在江南一带谋生。可是因为没有路引,连最基本的住宿都成问题。更要命的是,他写得一手好字,却不敢轻易展露,生怕被人认出来。结果没过多久,就在一家酒楼露出了马脚,被官府抓了回去。

官府的通缉手段也是非常厉害的。明朝时就有"挂文书"的做法,一旦发现有人逃跑,立即在各个城门口贴出通缉文书。这些文书上不但有逃犯的相貌特征,还有他的籍贯、年龄等详细信息。当时的驿站系统四通八达,消息传递极快,逃犯往往还没走出多远,通缉令就已经传遍了周边地区。

家族连坐的压力更是让人难以承受。宋朝就有规定:"流犯若逃,其家族九族皆要受罚。"这"九族"可不是随便说说,包括父族四代、母族三代、妻族二代。一旦有人逃跑,这些人都要受到牵连。有的甚至会被抄家,有的会被降职,更严重的还会被流放。

在古代官场上还流传着一句话:"宁可受苦,不可连累。"这句话就是说给那些想要逃跑的流放犯听的。因为一旦逃跑,不但自己要承担后果,还要连累一大家子人。正因如此,很多人即便再不甘心,也只能乖乖地去到流放地。

就拿乾隆年间的大学士刘统勋来说,他被流放到伊犁时,路上不是没有机会逃跑。可是一想到自己有八个兄弟,几十口人要靠他一个人的举动来决定命运,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后来他在给家人的信中写道:"一人之祸,何必累及满门?"

【流放生活的另一面】

说起流放生活,倒也不全是苦难。不少被贬之人到了当地后,反而开启了人生的另一番际遇。康熙年间就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大学士索额图被流放到黑龙江后,当地将军得知此人学识渊博,便时常登门请教。后来,这位将军的儿子在科举考试中高中,还特意写信感谢索额图的指点。

这样的例子在唐朝更为常见。被贬到房陵的李显,虽说一开始饱受清苦,但当地官员很快就发现他的真实身份。一位当地的县令甚至专门修建了一座书斋,请李显在那里读书写字。没想到这一举动后来还成就了一段佳话,等到李显回京复位后,这位县令也平步青云,做到了御史大夫。

宋朝的范仲淹流放到岭南时,更是演绎了一段传奇。当地官府见他才学出众,便请他主持当地的学堂。范仲淹在那里不但教书育人,还编写了一部《岭南地理志》。这本书后来成了研究岭南地区的重要史料,朝廷得知此事后,不但赦免了范仲淹,还褒奖了当地官府的明智之举。

到了明朝,这种现象就更普遍了。嘉靖年间的一位翰林被贬到云南,到了当地后发现那里没有像样的学堂。于是他主动请缨,在当地创办了一所书院。这所书院后来竟成了云南最著名的学府之一,培养出了不少进士。

清朝的纪晓岚被流放新疆时,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当地的将军发现他博学多才,便请他编纂一部《新疆通志》。纪晓岚借此机会,不但详细记录了新疆的地理风貌,还整理了大量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这部著作后来成为研究新疆历史的重要文献。

有趣的是,一些流放之地反而成了文人雅士的聚集地。乾隆年间的伊犁,就因为接纳了大量流放官员,反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当地百姓称这些人为"东来先生",经常请他们教授诗文。久而久之,这个边陲小城竟然出现了不少诗社、书院。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有些人在流放地还找到了人生的第二春。雍正年间有位姓张的给事中,被流放到宁古塔后,靠着自己的医术在当地站稳了脚跟。他不但医术高明,还把自己在京城学到的针灸技术传授给当地人。十多年后,朝廷特赦他回京,他却选择留在了宁古塔。

还有一些人在流放地发现了商机。乾隆年间的一位盐商,因为漕运案被流放到新疆。到了当地后,他发现那里的马匹品质极好,便开始组织马匹贸易。几年下来,不但在当地站稳脚跟,还开创了一条新的商路。

这些流放官员还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清朝初年,一位被流放到黑龙江的工部员外郎,就在当地推广了江南的水稻种植技术。起初当地人都不相信南方的水稻能在北方生长,但在他的指导下,竟然获得了不错的收成。这项技术后来在当地广泛推广,直到今天黑龙江还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

5 阅读:1293
评论列表
  • 4
    2024-12-16 08:48

    只有武十回干过这世[流鼻涕]

  • 2024-12-14 02:15

    本来只是流放而已,干掉公差,只能上梁山了

  • 2024-12-16 16:43

    古人太老实而且守规矩!刀架脖子也不反抗。

  • 2024-12-15 15:33

    开国皇帝刘邦就曾说过:"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这是刘邦说的?扯淡吧?

    夏日晨曦 回复:
    其实刘邦说的是 远离女生,幸福一生,换上显卡,我爱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