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正在改变我们生活。还真不是夸张。反正我身边很多朋友的习惯,已经被改变,而且,这种改变还在向纵深推进。最简单的一个例子,以前我们很多人买东西,肯定都得去超市、商场,最不济也得是旁边的小店,但现在,多少年轻人直接在家里下单,在门口取东西。别小看这种变化,这意味着是一种新的商业形态和商业模式,背后是新的商业机遇和挑战。不久前看央视的一则报道,感触就很深。90后的小刘,是北京通州的一个杂货店老板,经营着一家80平方米的平价百货超市。店铺虽小,生意却不小。伴随着柜台电脑不断传来的新订单提示音,每天有数百个外卖订单从这里送出。这样一个小小杂货铺,每个月近一百万元的销售额,是小刘两口子以前无法想象的。
小刘夫妇原本在湖南老家经营着一家类似的百货超市,但生意不温不火,小两口最后决定去大城市闯荡,于是来到了北京通州,初来乍到,因为选择了租金低的门脸房,最初顾客不多。但小刘肯动脑筋,通过调研周边社区,发现附近小区年轻人特别多,但他们没有时间去逛超市,所以会选择网购。发现了这个商业秘密,小刘第一时间就把自己的超市“挂”在了零售平台上。他的这次调整,现在也被称作“即时零售”,依托零售平台的骑手,小刘的超市能在30分钟内,满足周边居民的日用百货需求,服务半径也从1-2公里拓展到5-6公里。上线没多久,小店便遇到了疫情影响,线下客流大幅减少。但让小刘意外的是,小店生意却靠着外卖在线上迎来了暴涨。在今年5月份疫情形势严峻时期,订单增长了大概3000单,是平时的1.5倍。尤其是6点半到9点半,是高峰期,太多的订单,让小刘夫妇一度都忙不过来。我尤其欣赏的是央视新闻的这两段旁白:来来往往的外卖小哥,连接了百货小超市和无数消费者。尽管素未谋面,小刘却觉得和周边的消费者已是老熟人。在后台的清单里,很多消费者在他的小超市里已经复购了几十单。这种奇妙的连接,让小夫妻俩觉得自己正在被这座城市需要。
一根网线,一头连着实体小店,一头连着消费者的生活。像这样的小店,在中国还有千千万万。他们渺小而普通,却在每一个细小的局部编织出坚韧的网,共同托起中国经济的活力底色。
请注意,活力底色!
这种新的模式,坦率地说,10年前20年前是无法想象的。但现在成了很多人的常态,你就可以看到,中国社会大踏步的变革,以及变革对我们生活节奏生活习惯的重新塑造。我总觉得,这种新的模式,至少有三个特点。第一,消费不是消失了,而是消费变化了。对很多企业来说,中国市场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其庞大的消费需求,超14亿人统一大市场,这是一个多么大的舞台啊。市场还在扩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8742亿元,同比增长3.1%。自4月增速降到低点之后,我国消费总需求以较为强劲的态势在恢复增长。消费客观存在,但为什么有些商家面临困境?一方面因为疫情等多方面的影响,这一点,我们也没必要回避。但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看到,消费需求发生了变化。前面也说了,电商发展起来之后,很多年轻人的消费习惯是网上下单,等几天收快递,所以,很多本地的小门店感觉到生意变差了。但这两年,随着即时零售的兴起,消费慢慢又变回了有利于线下门店。如果想要的东西30分钟就能送到,年轻人的订单又会从电商回到实体门店,让外卖员去店里选购后送货上门,速度更快,实体门店也慢慢有了更多可能。埃森哲发布的《聚焦中国95后消费群体》报告显示,95后人群更加注重配送速度,超过50%的95后消费者希望在购物当天甚至半天就能收货,7%的消费者希望能在下单后2小时收到商品。
事实上,今年6月份我国消费需求回暖,就有“即时零售”的重要贡献。第二,本地门店+即时配送,这是即时零售的两大核心。两大核心,一个是本地门店,不能太远,太远就不经济;另一个即时配送,要可靠,要快速,当然价格也不能太高,否则也不经济。这一点,恰恰中国有着独特的优势。美团等餐馆外卖,其实也是即时零售的一部分,现在,只不过把这个外卖范围,更扩展到百货领域。
当然,行行出状元,要想做得好做得大,也需要商家多花费心思。以小刘为例,他自己就说,开一家线上商店,一点都不比开线下店容易。如何优化页面、哪些商品排在首页、制订促销策略等,都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考虑到附近居住的年轻人较多,小刘就特意调整了进货方向,专门进一些年轻人喜欢的“网红产品”。从这个角度看,实体店仍有机会,适应变化,作出改变,或者更准确地说,拥抱变化,抓住机遇。第三,消费复苏的背后,是普通中国人的活力和韧性。事实上,在疫情期间实现月销百万逆袭的,除了小刘这样的杂货铺外,还有美团上的很多便利店小店、美妆小店,等等。
别看不起那些街边的小店,门脸可能不大,装潢未必豪华,但却可能是藏龙卧虎的宝地。我们看数据,就可以更清楚了解这一点。美团的数据就显示,今年一季度,美团闪购的订单量和平台交易总额,分别同比增长接近70%和超过80%。其中,日均订单量超过了390万单。另外,在今年的“618”促销活动中,5月31日20时后的一个小时内,京东小时购下单用户数,同比增长了650%。一个个订单后面,是中国消费正在逐步复苏,释放活力。而这种新商业模式的另一个关键,则是我们中国人的勤奋。世界上有几个民族比中国人更拼更努力?你只要看看那些奔波在路上的小哥,看看那些起早贪黑开门营业的店主,你就明白中国经济为什么能有这么蓬勃的活力。
正如央视在报道里所说,小刘百货里响起的一声声的外卖提示音背后,是实体门店和外卖小哥同舟共济谋生活的写照,他们代表的就是即时零售新业态,而这样的新业态也成为了凸显中国经济韧性的侧影。这种商业模式,坦率地说,很多发展中国家想不到也做不到,很多西方国家想得到但做不到,但在中国,天时地利人和,这就是我们现在生活的底气。
三和思想红利,每个农民工最先都叫盲流,我们其实一直在盲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