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有一天,王大爷坐在小区的长椅上,一手拎着个小塑料袋,另一只手在袋子里摸索着,捏出一粒花生,轻轻一掰,丢进嘴里。
他这一吃,就吃了大半辈子。
有人问他:“王大爷,你咋这么爱吃花生呢?”
王大爷笑着说:“这东西好啊,吃着香,嚼着脆,关键是,这么多年,我这身子骨一直硬朗,没啥大毛病。”

王大爷的话听着随意,可最近的研究真有点印证他的经验。
花生这种东西,看着不起眼,价钱也不贵,可它带来的好处,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
尤其是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常吃点花生,身体可能真会发生一些变化,而且这些变化,往往是往好的方向走的。

人一上岁数,胃口就不如年轻时那么好了。
以前一碗米饭下肚还嫌不够,现在吃半碗就觉得撑得慌。
这跟消化功能变弱有不少关系,肠胃蠕动慢了,胃酸分泌少了,食物在肚子里待的时间长了,自然就不容易饿。

但花生能帮上忙。
它里面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这东西能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帮助肠胃更顺畅地工作。
有些老年人总觉得嘴巴发干,吃啥都没味道,甚至有点苦,这也是因为唾液减少了。
花生里的一些成分能促进唾液分泌,让嘴巴重新湿润起来,吃饭的时候,饭菜的香味也能更明显地被尝出来,胃口自然就回来了。

人到了一定年纪,最怕的就是血管硬化。
血管就像水管,年轻的时候又软又有弹性,血液流过去很顺畅。
但年纪大了,血管壁上可能会沉积一些脂肪,变得又厚又硬,血液流动受阻,时间久了,就容易引发高血压、动脉硬化,甚至心梗、脑梗。

花生里有一种特别厉害的成分——白藜芦醇,这东西可不是吃着玩儿的,它能帮助清理血管里的“垃圾”,防止脂肪在血管壁上堆积,让血管保持弹性,血流保持畅通。
花生还富含烟酸,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的形成。
这就像是给血管做了一次大扫除,清理掉那些可能引发危险的杂质,让血液流得更顺畅。

老年人常常担心的一个问题,就是记性变差。
年轻时候,谁家孩子叫什么,哪个邻居家里啥情况,张口就来。可上了年纪,刚放下的钥匙转眼就忘了放哪儿,甚至有时候连熟人的名字都一时想不起来。
这其实是大脑功能在退化的表现,如果不注意保养,情况可能会越来越严重。

花生里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和脑磷脂,这两种物质是大脑神经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常吃点花生,有助于增强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提高记忆力,让脑子更灵活。
国外有研究发现,适量食用花生的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要比不吃花生的人低不少。
这就好像给大脑加了一层保护,让它的“零件”不那么容易老化。

人老了以后,骨头就像老房子的梁柱,时间久了,总会有些松动。
特别是上了六十岁以后,骨密度下降得更快,一不小心摔一跤,就可能骨折,恢复起来也特别慢。
花生虽然个头小,但它含有不少镁、钙、磷等矿物质,都是维持骨骼健康的重要元素。
尤其是镁,它能帮助钙更好地被骨头吸收,让骨骼结构更加稳固。
如果再搭配点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比如晒晒太阳,喝点牛奶,骨头会变得更强壮,腿脚也更有力气。

很多老年人都有这样的烦恼:年轻时皮肤光滑水嫩,可年纪大了,脸上皱纹越来越多,皮肤也变得干巴巴的,冬天甚至还容易起皮发痒。
这是因为皮肤的胶原蛋白流失了,皮脂腺的分泌功能也下降了,锁不住水分,皮肤自然就显得干燥。
花生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这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能帮助皮肤抵御自由基的损伤,延缓衰老,让皮肤保持弹性。
经常吃点花生,皮肤可能会变得更细腻,摸上去不那么粗糙,皱纹也不会那么快爬上脸。

花生虽好,可怎么吃也有讲究。如果吃得不对,可能非但没好处,反而还会给身体添麻烦。
花生容易发霉,特别是在潮湿的环境下。发霉的花生里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这东西是公认的致癌物,长期摄入对肝脏伤害很大。
买花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挑选干燥、没有霉点的,存放时也要保持通风干燥。

再一个,很多人喜欢吃油炸花生、盐焗花生,这样虽然香脆,但吃多了容易摄入过多的盐和油,对血压和血脂不太友好。
最好的吃法是生吃或者水煮,既能保留花生的营养,又不会摄入过多的油脂和盐分。
花生虽然好,但热量不低,吃多了容易长胖。
对于体重已经超标的老年人来说,每天一小把(大约20克)就够了,别一不小心吃出个小肚子来。

王大爷今年七十五了,身体依旧硬朗,走路带风,记性也不差,儿子儿媳都说他比同龄人年轻不少。
他自己总结了一下:“可能就是咱嘴不馋,啥都吃点,花生也没少吃。”
光吃花生也不能包治百病,健康的身体是靠日常一点一滴养出来的。

但如果你也想让自己老了以后还能精神抖擞,不妨试试,把花生加入你的日常饮食里,或许过段时间,你也能感觉到身体的变化。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献:
中国营养学会.(202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1年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王志伟,李明.(2020)."花生及其营养价值研究进展."食品科学,41(5),4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