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玩玉时用不用油的问题,很多藏友还是多少有些矛盾。虽然总说抹油不好,但肉眼可见的油性还是让人觉得心痒。
和田玉为什么会有包浆?
物体在自然环境下会发生慢氧化,形成一层复杂的化合物,这种类似包体的物质就是我们常说的包浆。
不只是和田玉,任何物体都可以包浆。而且包浆属于一种自然现象,即使没有把玩也会自行产生。
如果包浆能够自然形成,为什么还需要盘玉?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出现包浆和包浆完整根本就是两个概念。
人体皮肤会分泌很多汗液和油脂,盘玉的时候能够加速包浆形成,同时也让玉石不同位置的进度保持一致。
和田玉藏品因为雕工的存在,会有很多内收的阴角,如果把玩不到很容易变成大花脸。
即使是未经雕刻的原石,绺裂、皮色的存在也需要上手盘玩才能面面俱到,不至于出现难看的阴阳面。
盘玉时候加一点油脂会不会让包浆更快更好?
从以往经验来看,普通玩家在正常盘玉中最好不要画蛇添足,胡乱加“料”。
而且最好能在手部比较干净的时候再去玩玉,因为大汗、大油这样的“脏玩”对和田玉的危害可谓不小。
危害一:堵塞毛孔,色调变暗变脏。
和田籽料表面有一层细腻的天然毛孔,就像是人的毛孔一样,与内部的玉质相连相通。
油脂在盘玉时会积存在毛孔之中,不但影响玉色,还会破坏和田玉的柔和感,变得暗淡没有生气。
危害二:假油不润,黏腻影响光感。
和田玉的油其实更多的应该是油润,是一种由内而外、温润干净的质感。
涂抹的油脂流于表面,虽然能营造出油汪汪的亮度,却显得非常油腻古怪,这一点在俄料上表现的格外明显。
危害三:渗透皮色,玉质起性返碱。
重皮色料和沁色料天性偏干,盘玩时常常让人忍不住想要抹油,但偏偏这两种料子用油更需要谨慎。
涂抹油脂虽然能在短期内提升表面油性,却将水分隔绝在皮色之外,反而更容易造成返碱。一旦起性起了白皮,再想挽回可就难了。
危害四:包浆不匀,品相不够完整。
把油抹在和田玉上,肯定是疏松的地方吸的多,紧密的地方渗的少。尤其在雕件细节处,肯定会出现大量沉积。
速成的结果就是无法均匀一致,不完整的包浆还不如没有,白纸一张总比一塌糊涂要好的多。
危害五:成分未知,发生化学侵蚀。
说起来也是头疼,很多人用油是有什么用什么,不知道成分的东西也敢随便上手。
和田玉虽然坚硬致密,但毕竟是天然矿石,对许多化学物质的抵抗力还不如塑料,真喜欢玉还是别冒这种险了。
和田玉真的就完全不能碰油吗?
盘和田玉的时候虽然不能用油,但有些情况还是可以小用一下。
首先是新玉购买之后的除蜡,因为和田玉成品都有封蜡的习惯,用软布蘸一些白油反复擦拭,再配合温水浸泡,就能很好的去除玉石的表面蜡质。
还有就是很多长期不把玩的藏品,可以在表面涂抹油脂,再放入密封袋中保存。
这种类似油封的处理方式,能够有效隔绝外界环境,对玉质本身是一种很好的保护方式。
最后也是最需要注意的,很多商家会给和田玉抹油来提升卖相。至于是真油还是假油,藏友们可一定要看清楚啊。
沙发!🛋️O(∩_∩)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