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话·探秘山西蛇文化|​汾阳“串黄蛇”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2025-02-01 09:50:59

神话传说、三晋民俗、文物故事、 文旅景区。巳巳年味儿,那些与“蛇”有关的故事都在这里!

大家好,我是轶楠。正月初二,《山西话》乙巳年春节系列节目“探秘山西蛇文化”,与您一起分享“汾阳‘串黄蛇’”。

汾阳“串黄蛇”

在汾阳,有一项独特的传统民俗活动——“串黄蛇”,也就是九曲黄河阵。这一民间社火活动在汾阳市峪道河镇后沟村传承已久,每年元宵节期间,这里便热闹非凡。

“串黄蛇”起源于数千年前的战火,历经岁月沉淀,凝聚着黄河流域百姓的智慧。它将军事元素与宗教文化相融合,演变成集祭祀与娱乐一体的活动。百姓们借此祈神求福,也表达着对黄河与九州大地的尊崇。

九曲黄河灯会的习俗源远流长,随佛、道教传播传承。后沟村完好地保存着九曲黄河阵。峪道河镇是汾阳四大集镇之一,秦晋古驿道、孟良寨等闻名遐迩,马跑神泉、彪岭樵歌曾是古汾阳八大景,自古就是风景名胜区。

后沟村是个小村落,距县城近15公里,旧时属张堡丰里。村子四面环山,村舍错落,风景秀丽,乡音淳朴、秧歌婉转、黄河阵灯火辉煌,满是黄土高原的古老气息。村里虽小,却有不少古建筑,两座关帝庙分立村南寨垴与村中,村东的华严庵建于明天启年八月,庵内有七宝玲珑塔,自此,后沟村成了峪道河的佛教圣地。华严庵供养佛祖有起塔和燃灯两种方式,九曲黄河阵灯会便是燃灯供养。

九曲黄河阵别名众多,因路线三回九转,寓意“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在汾阳被称作“串黄蛇”。后沟村传统黄河阵由黄河牌楼、塔塔旺火和黄河阵构成。受历史和自然条件影响,如今搭建程序简化,主要仪式有搭牌楼扎阵、请神插牌位、祭神祈福、娱乐表演、放焰火、游阵、送神这七项。

黄河阵牌楼建在入口处,占地8平方米,高3.5米,顶部松枝彩旗、彩灯高悬。牌楼内有神案,供桌上放着盛满五谷、用黄纸密封的斗,斗里插着十三个神牌位。在牌楼右前方8米处,是用黑炭垒成的塔塔旺火,呈馒头状,既为人们供暖,也寄托着对兴旺生活的期盼。旧时黄河灯阵插着代表古代九州的九州旗,有人认为串九曲黄河阵如同神游九州。黄河阵中央立着10米高的长命杆,悬挂数面大旗。

九曲黄河灯阵由361根灯柱组成,横、竖各19根,占地900平方米。灯柱高1.5米,由细树杆制成,用高粱秸秆横杆相连,间距1.5米,断开处为通道,全长约900米。通道蜿蜒成九个回字,有人说象征佛家“卐”字。整个灯阵正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描绘,容易让人迷失其中。

求灯是活动的重头戏,人们串九曲黄河阵,不只为热闹,更是一场庄重的祈福许愿仪式。后沟村的黄河灯有平安、风调雨顺等多种类型,许愿后将灯带回家,若心愿达成,次年要带灯还愿。

“串黄蛇”是春节期间民众自发的娱神供佛活动,是独特的民间习俗,已成为民俗文化的重要部分,蕴含着祖先对黄河的崇拜,是研究古代文化、汾阳民俗和佛教传播的“活化石”。

九曲黄河阵,曲中无直,但人生曲中有直,无曲便无直,曲中以求直,畅游可感悟人生。九曲黄河阵,已不是厮杀的战场、除妖斩魔的工具,而是欢乐的海洋,是人类进步、和谐、文明、富裕的缩影,给游人以平安、幸福和希望。

转载自:山西日报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