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谁会想到,一个技校毕业的普通工人,能站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领奖台上,与一众专家学者比肩而立?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39岁就攻克了西方国家视为绝密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技术,一举拿下国家级大奖,并获得了800万元的巨额奖励。
这个故事听起来像编的一样,但其实真的发生在了洪家光身上。
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技校生,一步步蜕变为“大国工匠”,他的逆袭之路,不仅是个人奋斗的传奇,更照亮了无数普通人的梦想之路,也引发了我们对于教育、人才、以及人生价值的深度思考。
信源:澎湃新闻2023-10-19《大国工匠专区|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车刀铸羽”洪家光》
洪家光的童年,是和垃圾堆相伴的。
70年代末,他出生在沈阳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也是唯一的男孩,他并没有得到特别的优待,反而要和姐妹们一起分担生活的重担。
收玉米、割稻子、喂家禽…这些繁重的农活,构成了他童年生活的底色。
后来,全家搬进城市,但生活并没有因此好转,父亲做瓦工落下病根,母亲只能靠捡废品、搬运垃圾勉强维持生计。
四个姐姐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但很快又都失业了。
生活的压力把这个家压得透不过气来。
洪家光目睹了家境的窘迫和姐姐们求职的艰难,他深刻地意识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没有一技之长,就难以立足。
于是,在人生的关键路口,他做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颇为“另类”的决定——放弃高考,选择技校。
与其在高中苦读三年,最终能否考上大学还是未知数,不如早点学习一门实用技术,早点工作,为家庭分担压力。
这个决定,在亲戚朋友中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人觉得他目光短浅,放弃了改变命运的机会;也有人认为他务实肯干,懂得为家庭考虑。
但无论外界如何评价,洪家光心中早已有了自己的答案。
1999年,洪家光以优异的成绩从黎明技校毕业,并顺利进入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工作。
那一年,他怀揣着对航空事业的憧憬,也肩负着家庭的重担,满腔热血地踏入了工厂的大门。
他希望能接触到这里的先进航空技术,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出一份力。
然而,现实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工厂的环境远比他想象的简陋,每天的工作内容也并非他期待的研发设计,而是重复而枯燥的零件加工。
每天面对着冷冰冰的机器和零件,重复着单调乏味的操作,拿着微薄的工资,洪家光开始感到迷茫和失落。
他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难道技校毕业就只能做这些底层的工作吗?
他的人生,真的就只能这样平庸地度过吗?
他心里的迷茫慢慢生根发芽。
然而,洪家光并没有被现实的困境打倒。
三年的技校生活,不仅让他学到了扎实的技术,还锻炼出了坚强的毅力。
在技校图书馆里度过的无数个日夜,那些被他翻阅过的机械理论书籍,都成为了他精神的食粮,为他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洪家光明白,知识就是实力,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自己,在竞争中胜出。
他知道,自己不能被眼前的困境所束缚,要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初入职场的迷茫和失落,并没有持续太久。
洪家光很快就调整了心态,他意识到,抱怨和迷茫于事无补,只有脚踏实地,努力学习,才能改变现状。
他开始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即使是看似简单的拧螺丝,他也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他虚心向厂里的老师傅请教,学习他们的经验和技巧,并不断地进行实践操作,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车间里的老师傅们,成为了洪家光职业生涯中的重要引路人。
他们不仅传授给他丰富的实践经验,更以身作则,展现了老一辈工人的敬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一位年轻的付师傅,在一次零件加工的过程中,让洪家光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付师傅娴熟的操作,以及对零件尺寸的精准把握,让洪家光意识到,仅仅拥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实践经验的积累同样重要。
这次经历,让洪家光更加坚定了学习的决心,他开始更加积极地向身边的师傅们学习,并不断地反思总结,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
洪家光不仅善于学习,更善于思考。
他将从师傅们那里学到的技术,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实践经验,整理成十万字的学习笔记。
他不断改进刀具,优化操作流程,力求每个细节都做到最好。
他深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不断改进工具和方法,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洪家光的工作热情和钻研精神,逐渐得到了厂里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他也开始在技术上崭露头角。
1999年,美国轰炸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这让洪家光感到非常震惊。
他明白了,国家强大才能确保人民的安全和尊严。
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梦想,决定为祖国的航空事业出一份力。
车间一位老师傅的话,更是点燃了他心中的激情:“小伙子,你也是一个航空人,不要小瞧了这些零件,如果一个零件出问题,就会引发航空发动机运转出问题,从而导致更大的问题。”
这句话让洪家光明白,他做的每项工作都和国家的航空事业紧密相关。
他不再觉得自己的工作枯燥乏味,反而充满了使命感和责任感。
洪家光想快速提高技术,就找到了全国劳模孟宪新,希望能成为他的徒弟。
他每天干完自己的活儿后,就去孟师傅的车间学习,谦虚地请教,还主动帮忙做一些辅助工作。
他几个月下来,终于学会了孟师傅的手艺,把这些技巧用在自己工作上,效果非常明显。
洪家光明白,要想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就得比别人更努力。
他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工作计划,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甚至达到了惊人的7000多个工时。
他不断地挑战自我,突破自己的极限,因为他相信,只有不断地超越自我,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2002年快过春节的时候,工厂突然接到一个紧急任务,需要用到金刚石滚轮技术。
当时厂里只有刘师傅会这技术,但他偏偏生病住院了。
任务紧急,时间紧迫,工厂上下都为此焦头烂额。
这时,洪家光站出来,主动要求承担这个重任。
尽管之前他从未独立操作过金刚石滚轮,但他私下里曾多次观摩刘师傅的操作,并做过一些尝试,对这项技术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实际操作远比想象中困难。
洪家光忙了十几个小时,结果加工出来的零件全都不合格。
他面对失败没有放弃,反而越挫越勇,斗志更足了。
他知道机会难得,得拼命努力。
他饿了就啃几口随身携带的干粮,困了就躺在车间的地板上休息片刻,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全身心地投入到技术攻关中。
经过十天十夜的艰苦奋战,他终于攻克了金刚石滚轮技术,并将金刚石滚轮阴腔精密提升至0。003毫米,这比人的头发丝还要细很多!
这个精度,国家也花了数年时间才达到,而洪家光只用了十天。
这个消息迅速在厂里传开,大家都对这个年轻的技校生刮目相看。
這次的成功,不僅讓洪家光學會了一項重要技術,還讓他更自信了。這也讓他堅定了要走技術攻堅的路。
他深知,在技术领域,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不断地学习、实践、总结,才能取得突破。
在接下来的五年里,洪家光参与了1500多次技术试验,带着团队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
他不断地学习新知识,研究新技术,并将这些知识和技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他获得的七项发明专利,便是他辛勤付出和不断创新的最好证明。
虽然有国外企业开出千万年薪的诱惑,洪家光还是选择留在国内,继续为祖国的航空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深知,个人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个人的价值也只有在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2011年,洪家光获得了第七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车工组冠军,这不仅是他个人职业生涯的巅峰时刻,也标志着他在技术领域达到了顶尖水平。
之后,他还荣获了全国劳模和中共党员的称号,并且享受国务院的特殊津贴。
然而,洪家光并没有被这些荣誉冲昏头脑,他始终保持着谦逊和低调,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中。
他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只有把自己积累的经验和技术传给下一代,中国航空事业才能发展得更好。
他成立了“洪家光技能大师工作室”,致力于培养新一代的技术人才。
他会把自己多年的经验和心得全部教给徒弟们,鼓励他们多探索、大胆创新。
他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为中国航空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技术人才。
每当看到战机从工厂附近的试飞场飞过,洪家光心里总是特别自豪。
他知道,自己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与国家的航空事业息息相关,他正在用自己的双手,为祖国的强大贡献力量。
洪家光的成功故事,绝非偶然。
他从一个普通的技校生,慢慢变成了“大国工匠”。他的经历给每个人都带来了深刻的启发。
洪家光的故事激励了很多年轻人,也让我们对教育和人才有了更多思考。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职业教育,培养更多像洪家光这样的高技能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洪家光的逆袭之路,是一部充满奋斗和汗水的励志史诗。
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不管出身怎样,只要有梦想并且努力去追,就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他的精神会一直激励我们,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用汗水和智慧创造非凡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