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临终前命陈平,把樊哙的人头取来!陈平假装领旨,却另有打算

甲子光年 2024-08-17 10:32:10

公元前195年,刘邦病危,弥留之际,他的一道遗命让陈平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刘邦命令陈平:“你去把樊哙的头给我取来!”

樊哙不仅是刘邦的救命恩人,还在鸿门宴上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他也是吕后的妹夫,和刘邦是连襟。这样的身份让陈平左右为难,心中暗自盘算:“樊哙可杀不得,他要是死了,我也没命了。”

那刘邦为什么要杀樊哙呢?

刘邦的太子刘盈,是皇后吕雉所生,名正言顺的嫡子。然而,刘邦与戚夫人所生的儿子刘如意,却深得刘邦喜爱。在刘邦心中,刘如意英武果断,性格豪放,是当皇帝的好材料。相比之下,太子刘盈虽然厚道,但能力低下,性格优柔寡断。因此,刘邦萌生了废立太子的念头。

刘邦提出废立太子一事,整个朝廷为之震动。萧何、张良、韩信、周勃等诸多大臣纷纷站出来反对。就连对刘如意看好的陈平,也保持沉默,不发表任何看法。御史大夫周昌更是激烈反对,对刘邦来了个死谏。这场废立太子的风波,让朝廷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动荡。

刘邦意识到,太子已经得到了天下士人的支持,自己再强行废立太子,只会引发更大的动荡。于是,他打消了废立太子的念头,刘盈的储君之位得以保住。

62岁的刘邦,已步入生命的黄昏,回望一生,他心中有一大遗憾——未能将挚爱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推上太子宝座。在生命即将燃尽之际,刘邦决心为戚夫人母子铺就一条安稳之路。

但是就在这关键时刻,有人密报刘邦:“樊哙与吕后暗中勾结,意图待您驾崩后,对戚夫人母子下毒手,您不得不防啊!”听闻此言,病榻上的刘邦判断力骤降,他心急如焚,立即召来智谋过人的陈平,下令其不惜一切代价,取樊哙首级来见!

刘邦的这道遗命,无疑是把陈平推向了风口浪尖。但陈平是何许人也?他早年投奔魏王咎,后来追随项羽,最终才跟了刘邦。

刘邦看中的,正是陈平浑身的“计”。陈平深知,若是由他亲自动手斩杀樊哙,等刘邦去世后,他势必成为替罪羔羊,性命堪忧。于是,他提出了一个缓兵之计:“杀掉樊哙很容易,但他正在带兵打仗,我们要找个合适的人选接替他。”刘邦听后,派遣周勃与陈平一同前去。

离开京城后,陈平开始担心起来。他对刘邦的性格极为了解,知道这道遗命背后隐藏的巨大风险。于是,他决定采取一个更为巧妙的策略。

他对周勃说:“我们先把樊哙抓起来,但别马上杀他,我们把他押解到都城,直接交到刘邦手里去。到时候要杀要剐看刘邦自己的,他要还想杀樊哙的话,行,他亲自下令,那怨不得我们身上;他要到时候反悔了,并不想杀樊哙,想留他一条活路,由于我们没有杀樊哙,所以他的大错也没有铸成。”

在押送樊哙的过程中,陈平故意拖延时间,三里一停,五里一歇,每到天未黑就安营扎寨,一直睡到日上三竿才开始向长安行进。而且还好吃好喝的一路招待樊哙!

这样的速度,似乎要到何时才能到达长安呢?其实,这正是陈平的计策之一。他深知,时间拖得越久,变数就越大。

直到四月二十六日,一匹快马自长安飞奔而来,向陈平报告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刘邦已经驾崩。陈平一听,心中大喜,立即释放了樊哙,骑上事先准备好的快马,急速赶往长安。

他先去拜见了吕后,跟吕后把这事儿一解释,说皇帝虽然驾崩了,但临终之前让他和周勃去杀樊哙,他们俩没杀,把樊哙控制起来了。

陈平的这一举动,无疑是在向吕后示好。他知道,刘邦一死,吕后必将掌权。

此时释放樊哙,不仅可以避免自己陷入杀恩人的罪名,还可以赢得吕后的信任。果然,吕后对陈平的举动大为赞赏,不仅没有责怪他,还更加信任他。

2 阅读:37

甲子光年

简介:喜欢历史,喜欢分享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