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说男女授受不亲,殊不知后半句才是精华,老祖宗可不保守

甲子光年 2024-08-12 17:21:50
古礼今谈,你真的了解“男女授受不亲”吗?

说起来,咱们看古装电视剧的时候,是不是经常听到“男女授受不亲”这句话?感觉古时候的人特别讲究“男女大防”,男女之间交个东西都不能直接给、直接接,更亲密的举动那就更不行了。就像剧里常演的,男主救了落水的女主,有了身体接触就必须娶她为妻;还有金庸笔下那位蒙着面纱的木婉清,说谁揭开面纱见到我真面目,我就要嫁给谁。哎,这规矩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太绝对了?

其实啊,追溯历史你会发现,“男女授受不亲”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严格的。先秦时期,社会风气还挺开放的,男女之间没那么多界限。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问题就暴露出来了,人伦关系混乱、社会风气败坏,这时候就需要一种新的秩序来规范和引导了。

儒家礼法下的“男女授受不亲”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儒家学派应运而生,他们主张“克己复礼”,想通过重建礼乐制度来恢复社会秩序,而“男女授受不亲”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这句话出自《礼记·曲礼上》,原文是:“男女不杂坐,不同椸枷,不同巾栉,不亲授受。”意思就是说,男女之间不能共坐一席,不能共用衣架,不能共用毛巾梳子,不能直接传递物品。孟子也说,“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可见,这种规矩实际上是儒家礼法的一部分。

儒家重视“礼”,这种重视也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孔、孟那个年代,在日常生活中讲究这些“礼数”是十分有必要的。那时候有两个不可忽视的时代背景:

一是庞大的宗族社会,由于交通运输方式的落后,许多人终其一生接触到的也只是与自己同宗族的人;

二是连年不休的战乱,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多壮丁被抓去充军,只有妻子在家中。同宗族的人如何对待留在家中的妻子,就需要礼法的约束了。

在那个年代,有一种男女关系比较特殊,甚至成为了一种社会问题,那就是“叔嫂关系”。年轻的孤男寡女倘若交往过密,难免互生情愫。淳于髡就提出过一个尖锐的质疑:你说男女不能直接接触是礼,那要是嫂子掉河里要淹死了,该不该去救呢?假如不救的话,嫂子会溺水而亡,小叔子肯定会被人指责,说他见死不救,不符合儒家提倡的仁义。

面对这个看似没有完美答案的问题,孟子这位亚圣可是展现了他的高智商和高情商。他说:“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意思是说,做事要学会变通,生命高于一切,凡事都要以人为本,不能死脑筋。多数人都听过古代“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却很少有人知道后面一句“援之以手者,权也”,其实这句才是精华。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觑,在很多方面并不逊色于现代人。规矩是死的,但人的思想是活的,有些时候,我们不能拘泥于礼教,要堂堂正正做人,坦坦荡荡做事,无愧于心,无愧于天地。

孟子回答得非常坦率:嫂子要淹死了你还不救,这是没人性的禽兽行为啊!男女之间确实需要礼,可是事急从权,要有轻重缓急,人命难道比礼还重吗?明明圣人孟子都这样变通了,后世却刻意强调“男女授受不亲”而忽略“援之以手权也”,这背后的居心和目的真是不言而喻了。

变通与坚守,你心中的“礼”是什么?

说起来,咱们现代人有时候也挺有意思的。一边喊着要尊重传统、坚守礼法,一边又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变通、不拘小节。其实啊,无论是“男女授受不亲”还是“援之以手者,权也”,都是儒家礼法在不同情境下的具体应用。关键是要看我们能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所以啊,别再把“男女授受不亲”当成一成不变的规矩了。记住,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时,我们要学会变通、学会权衡利弊。毕竟啊,“生命高于一切”这个道理可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

最后啊,我想问问大家:在你看来,“男女授受不亲”和“援之以手者,权也”这两句话哪个更重要呢?或者你有没有遇到过需要变通的情况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和经历哦!

0 阅读:315
评论列表
  • 2024-08-26 21:41

    孟子说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