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制度性安排!省委书记要求,下好这步“棋”

政知见 2025-04-28 00:21:38
撰文丨高语阳 4月26日上午,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在合肥开幕。安徽省委书记梁言顺宣布大会开幕并指出,坚持科技打头阵、下好创新先手棋,要畅通“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形成“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创新生态。 本届科交会为期3天,以“科技打头阵,创新赢未来”为主题,重点开展开幕式、展览展示、专项活动、对接交易等四项重点工作。

科技创新中蕴含巨大的价值,要落到产业上,才能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串联起创新链和产业链,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新范式,是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经之路。

科创成果实现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安徽的“落子”是打造“科技大集”。

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已经于2021年4月、2023年4月连续举办两届,已经成为安徽省重要的制度性安排,旨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这一安排成效显著。前两届科交会累计签约成果转化、科技招商等项目412项、总金额1208亿元。最新一届的科交会汇聚了1500余家参展单位,首发首展科技成果占比近30%,转化交易签约金额超千亿元。

有两个重点值得关注。

第一,首先要有科技成果,科技打头阵。

近年来,安徽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尤其是打造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引领高地。

一批原创性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诞生:“祖冲之三号”实现超导量子计算最强优越性,稳态强磁场水冷磁体运行刷新世界纪录,“人造太阳”今年初创造了“亿度千秒”新的世界纪录等。

2024年,安徽省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28.2%,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5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753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3家,总数均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在本届科交会上,多位专家学者出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大校长丁奎岭,中国科大党委书记舒歌群,东南大学党委书记左惟等。

“老师学生都去创业了,谁来搞科研?”会上,丁奎岭回应了这一质疑。他表示,要破除高校科研与创业是“零和博弈”的认识误区,打开学校的边界,发挥高校、企业、地方三方的协同作用,共同构建产学研高效协同创新体系,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开幕式前,梁言顺与出席大会的嘉宾共同考察展馆。据介绍,2万平方米的展馆汇聚2420件科技创新成果,较上届提升34%。

第二,前沿科技成果持续涌现,更需要加快成果转化步伐。

这场会议的关键词是“转化交易”。政知君注意到,会议在组委会专项工作组中专设对接交易组,征集、梳理、匹配高水平科技成果供需,保障洽谈、招商工作推进,强化成果转化交易,推动项目签约落地。

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安徽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

以这次科交会中备受关注的人工智能为例。会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中国人工智能区域竞争力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安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评价首次位居全国第五位,较上年上升一个位次。《报告》还指出,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潜力评价方面,2024年浙江超越广东位居榜首,安徽位居第三。

此外,去年,安徽省人工智能规上企业营业收入超1700亿元。

这些都是安徽抢抓新兴领域发展战略机遇,科创成果赋能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良好“收成”的基础上,还要更进一步。本届科交会上,安徽还启动了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安徽)和全国科技大市场联盟。而且,中国科学院“融合点”行动安徽活动成果转化项目、科技成果转化代表性项目集中签约。

梁言顺指出,将不断健全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校对|杨波 欢迎下载“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