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王杰的未婚妻赵英玲,王杰牺牲后不愿“改嫁”,每年都去祭拜

时光邮差梦 2024-12-19 14:26:25

2010年春日,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身着历经岁月洗礼的老式军装,手中紧紧握着一枚染有血迹的布片,来到了山东省金乡县王杰烈士纪念馆。

这位老人名叫辛庆文,王杰烈士的战友,也是他的同乡。不久前,他听闻王杰烈士纪念馆正在搜集烈士的遗物,于是决定亲自前来,将这片他珍藏了整整45年的血衣残片交给纪念馆,以此缅怀逝去的战友。

血衣虽小,却承载着沉重的历史。那淡淡的血迹,似乎在诉说着王杰烈士英勇牺牲的瞬间,让人不禁肃然起敬。

王杰出生于1942年10月,他的家庭是山东省金乡县城郊乡华堌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作为家中的次子,他幼年时便被过继给了伯父王廉堂。这样的成长环境让他缺少了亲生父母的陪伴,却也锤炼了他独立自主的品格。

王杰在学业上表现出色,更是在伯父的讲述中,对革命军人的英勇事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些关于英勇斗争的故事,激发了他的爱国情怀,更在他年幼的心灵中播下了一颗从军的种子。

在王杰的青春岁月里,他还邂逅了美丽的赵英玲。两人从同学变为朋友,再从朋友升华为恋人,那段青涩的校园时光,成为了他们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1957年,家乡遭遇了罕见的水灾。王杰不顾伯父的劝阻,加入了抗洪救援队。他日夜奋战在抗洪第一线,竭尽全力保护村民的财产安全。

这一年,他与赵英玲在双方父母的见证下订了婚,但他们都选择了继续学业,将爱情的美好暂时搁置,共同为未来的生活努力打拼。

1961年的夏天,王杰完成了初中学业,但他没有选择继续深造。他怀揣着一颗热忱的心,向父母表达了自己想要投身军旅的愿望。在得到父母的全力支持后,他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了崭新的军旅生涯。

远在故乡的赵英玲深知王杰的心中有着更为宏大的梦想和抱负,她不仅没有丝毫怨言,反而坚定地支持着他的选择。在王杰即将离家前夕,两人来到照相馆,拍下了他们唯一一张珍贵的合影。

照片中,赵英玲梳着俏皮的羊角辫,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而王杰则身着崭新的军装,目光坚定,神情中透露出一股军人的坚毅与担当。

进入部队后,王杰以满腔的热情和勤奋努力的态度,迅速融入了这个大家庭。他在训练中刻苦钻研,更在每一次任务中都全力以赴,展现出了出色的军事素养和战斗力。不久,他的表现就得到了组织的认可,被提升为副班长。

1963年,王杰随部队来到沂蒙山区执行国防施工任务。他所在的小组负责熔化沥青,为炸药管制作高温防水涂层。在一次熔化沥青的过程中,王杰不幸被滚烫的沥青烫伤了双手。

剧烈的疼痛让他龇牙咧嘴,但他却硬是咬紧牙关,没有发出一声呻吟。他强忍着伤痛,继续坚守在岗位上,直到伤口感染恶化,领导命令他前往医院治疗。

在医院里,王杰虽然身为病人,却依然保持着军人的本色。他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还主动为其他病人提供帮助,端茶倒水、照顾起居。他的善举和乐观精神深深感染了周围的人。

仅仅休养了20天,王杰便迫不及待地要求出院。他深知,部队还有更重要的任务等待着他去完成。于是他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继续为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部队的日子里,王杰始终牵挂着远方的未婚妻赵英玲。他定期给她写信,讲述自己在部队的点点滴滴,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赵英玲也通过这些信件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王杰的内心世界和他所从事的伟大事业。

1964年秋天,王杰的家人再次来信催促他回家与赵英玲完婚。可面对个人的婚姻大事和国家的建设事业,王杰毅然选择了后者。他觉得自己还年轻,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为祖国的建设中去。而他深知赵英玲会理解并支持他的决定。

为了让王杰能够安心地在部队工作,赵英玲踏上了前往内蒙古的列车。她决定去照顾王杰的父母,虽然婚礼尚未举行,但在赵英玲的心中,她早已经是王杰的妻子了。她愿意默默地付出,成为王杰背后最坚实的后盾。

在内蒙古的日子里,赵英玲照顾着王杰的父母。她的善良和贤惠深深打动了二老的心,他们为儿子能找到这样一位好媳妇而感到欣慰不已。

他们心中也充满了愧疚。因为他们知道,儿子王杰并没有给赵英玲多少物质上的馈赠,甚至连一个像样的婚礼都没有给她。但赵英玲却毫无怨言地替儿子回家尽孝,这份深情厚意让他们感激涕零。

每当想起这些,王杰的父母就会迫不及待地来到村支部给儿子打电话,催促他尽快回来与赵英玲完婚。他们希望儿子能够给赵英玲一个更加郑重的承诺,也让他们的心中的愧疚得到些许的安慰。

但无奈王杰一心奉献于军队,1965年年初,王杰的母亲心脏病复发,生命垂危,王杰虽匆匆赶回探望,但仅在确认母亲病情稳定后便又毅然返回部队。

在王杰短暂的探亲期间,他与赵英玲手牵手漫步在熟悉的乡间小路上,低声细语,分享着彼此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憧憬。王杰深情地抚摸着赵英玲的秀发,轻声许下诺言:“英玲,等我回来,我们就结婚。

赵英玲羞涩地低下头,心中充满了甜蜜和期待。她坚信,这个深爱她的男人一定会履行承诺,与她携手共度余生。但命运却在此时悄然发生了转折。

仅仅半年后,王杰所在的部队拉练到了邳州张楼乡。在这里,他们受到了当地县武装部的热情邀请,为受电影《地道战》影响而新设立的民兵地雷班进行培训。这次合作机会备受部队领导重视,因此特地选派了优秀班长、曾两次荣获三等功的王杰担任此次培训任务。

在培训课上,王杰将地雷相关的理论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民兵们。他的讲解通俗易懂,使得前期的理论课程进展得十分顺利。民兵们对这位年轻有为的教官敬佩不已,纷纷表示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战中去。

14日上午,阳光明媚的训练场上,王杰神色凝重地为大家讲解了实爆操作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他反复强调安全第一的原则,并提醒大家在操作过程中务必保持高度警惕。

讲解完毕后,王杰亲自进行了实爆训练的示范。他走到几十米外的一条水渠边,熟练地进行了第一次试爆。随着“啪”的一声巨响,试爆成功,现场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王杰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又谨慎地进行了第二次试爆,同样取得了圆满成功。

回到训练场中央,王杰开始为民兵们演示如何设置地雷。他一边操作一边详细讲解每一个步骤和细节,生怕漏掉任何一个关键环节。当王杰将炸药包安放在雷坑内的一瞬间,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异常情况。

远在故乡的赵英玲,初次听闻未婚夫王杰牺牲的消息时,她的内心是震惊与不信。这个消息对她来说太过突然,太过残酷。悲伤如潮水般涌来,她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赵英玲逐渐从悲痛中走出,开始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赵英玲不愿改嫁他人,她决定继承王杰的精神,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信仰传递下去。她要用自己的方式,延续王杰的生命。

每当王杰的忌日来临,赵英玲都会来到他的墓前,为他扫墓、祭拜。她会在墓前诉说对王杰的思念,回忆他们曾经的美好时光。几十年过去了,赵英玲从青春少女变成了成熟妇人,但她的心中始终装着王杰,为他扫墓的习惯也从未改变。

在王杰父亲的多次劝说下,赵英玲最终含泪答应嫁人。但她却从未忘记定期探望王杰的父母,关心他们的生活。她将自己的过往深深埋藏于心,没有主动向子女提起过王杰的故事。

2019年6月19日,满头白发的赵英玲从山东远道而来,赶到江苏邳州。她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再亲眼看一看未婚夫王杰当初牺牲的地方。

素材来源: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王杰. 金乡县人民政府. [2023-11-10].

共产党员网首页. 共产党员网. [2023-09-16].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