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于马斯喀特举行伊核问题间接谈判

小民观点 2025-04-16 16:21:19

近期,据环球时报报道,美伊于马斯喀特举行伊核问题间接谈判,此前特朗普威胁伊朗,4月10日还制裁中国码头运营商,国际局势风云再起。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此番制裁,意图“一石二鸟”。一方面,竭力压缩伊朗石油出口,破坏其经济稳定,迫使伊朗在谈判中对美让步,巩固自身在中东的霸权地位。美国长期将伊朗视为眼中钉,试图通过经济制裁等手段,让伊朗在地区事务中屈从于美国意志,维护其在中东的战略利益。另一方面,美国妄图借此切断伊朗对华石油供应,影响中国经济发展。中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2024年约72%的石油依进口,伊朗是重要石油供应方之一。美国此举是在中美复杂关系背景下,对中国的又一次战略施压,试图在能源领域干扰中国发展节奏。

面对美国无理制裁,中国坚决反制。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迅速发布反制措施,表明中国捍卫自身权益的决心。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也发布声明,强烈谴责美国霸权行径,坚定支持政府反制。这不仅体现行业协会对国家政策的呼应,更彰显中国企业界对美国不合理制裁的集体抵制,显示出中国各界在面对外部压力时的团结与坚定。

特朗普(资料图)

关键时刻,俄罗斯表态力挺中国。据《俄罗斯报》报道,俄罗斯副外长鲁坚科称,若中国有需求,俄罗斯准备足量供应石油。俄罗斯作为中国重要石油出口国,约占中国进口石油总量的20%。这一表态意义重大,从能源供应层面稳定了中国能源安全预期,打破美国借石油资源制约中国的企图。中俄在能源领域合作基础深厚,中俄原油管道自2011年启用,设计年输油量1500万吨,最大可达3000万吨,多年来稳定向中国输送大量石油,保障中国能源需求。

与此同时,国际地缘政治舞台上,普京也展现出对国际事务的关注。在摩尔曼斯克出席第六届国际北极论坛时,普京就美国“吞并”格陵兰岛计划发表看法。格陵兰岛战略位置重要,美国此举意图扩大在北极地区影响力,引发国际社会关注。普京表态反映俄罗斯对地缘政治变化的警惕,也表明在国际地缘博弈中,俄罗斯将坚定维护自身及盟友利益,凸显俄罗斯在大国博弈中的关键角色。

回顾中美贸易交锋,美国关税政策反复无常。此前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将智能手机、电脑等产品纳入关税豁免清单,看似对中国让步,特朗普却称此举只是暂时的,强调美国“对等关税”大棒不会放过任何国家。这种前后矛盾的政策,反映美国在中美贸易关系中复杂心态与战略困境。美国既想通过关税手段打压中国,又受国内产业利益掣肘,难以维持稳定贸易政策。

特朗普(资料图)

中国在复杂国际局势中稳操胜券,有坚实底气。从工业生产看,中国拥有完备工业体系,是全球制造业大国,强大生产能力使中国在贸易博弈中有充足应对空间。在贸易网络构建上,中国积极拓展与全球各国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众多国家建立紧密经贸联系,降低对单一市场依赖。外交立场上,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坚决捍卫国家主权与发展权益,在国际社会赢得广泛尊重与支持。面对外部压力,中国坚定反制决心,从政策制定到行业行动,形成全方位应对体系,有力维护国家利益与发展大局。

0 阅读:1

小民观点

简介:原创的,有深度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