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果黎明乡爱桃村看唐氏族谱石刻,看地图标上距离巴马县百林乡仅有10来公里,索性就前来百林乡看看。没来之前对百林乡的了解不是很多,对巴马县倒是非常的向往,因为之前就听说“东巴风”老区的介绍,来到平果市黎明乡,跟巴马县这么接近,即便不能去巴马县,进入巴马县亦是本次出行最大的满足。
百林乡因驻地平田村百林屯而得名,度娘上是这么写的,感觉有点肤浅。百林乡的驻地百林屯老地名是百木,百木方言则是白墓,地方起名白墓不雅,统计地方名时就用汉语百木来替代。1988年设百木乡,百木意思就是有一百棵树木的地方。百木周边都是森林,岂止是一百棵树,就往多的说林,所以就有百林,往更多的也只有百森了。
百林乡的得名都离不开树木,确实如此,百林乡不仅是森林资源丰富,水资源亦非常的丰富,绕着乡驻地而过的灵歧河滋养着百林乡,灵歧河不可谓是百林乡的母亲河。灵歧河在百林乡境有23公里,本乡5个行政村就有4个村得到灵歧河的灌溉,可以说没有灵歧河就没有百林乡。
百林乡建立的时间相对较晚,是1988年从羌圩和那桃两乡析出部分村设的百林乡。80年代撤乡并镇的初始阶段,为何巴马县还增设百林乡,这得从大化县说起。80年代红水河流域修建很多座水利发电站,红水河流域以及支流都因大坝节流而水位抬高,水位抬高就意味着红水河流域的村民不得不搬迁。为更好的安置和管理库区移民,大化县就此应运而生。
大化县的主体是都安县,还有从马山、平果、巴马等周边划出部分乡给大化县,隶属于巴马县的羌圩就是1988年划给大化县。羌圩乡地域比较广,大化县划走羌圩周边的境域,距离较远的阳春、罗皮、那弄、那莫四个村则留给巴马县。四个村离那桃乡较近,本可以划归那桃乡管辖,但那桃乡对于四个村距离较远无法顾及而放弃。
县城直管不方便,那桃乡又不想管,四村则成为三不管的真空地带,上级建议将四村划给平果县的黎明乡。把四个村划给平果县,巴马县固然不会答应,经过反复研究决定以四个村为基础设乡,但户籍人口不足设新乡相对较困难,为此还将那桃乡的平田村划出来设乡。那桃乡之所以划出平田村,是平田村远离那桃乡乡公所,而且又是那桃乡最贫困的村,划出平田村就等于甩掉重大的包袱何乐而不为。
百林乡境明清时期属上隆州,民国时期属恩隆县,后来恩隆县更名田东县,百林乡境则属田东县。1934年,当局为镇压游击队和红色革命,在百色、田东、凤山、东兰、奉议5县的结合部新设万岗县,百林乡境则属万岗县。解放初期万岗县撤销,万岗县的各个乡从哪里划出又回到哪里。1956年以原万岗县的基础上设瑶族县,原本可以启用老地名万岗瑶族自治县,但万岗听起来跟少数民族文化兼容不下,起名县城地名岜马更符合,为此成立岜马县,后来当官的懒了就简写成巴马,百林乡境至此成为巴马县贫穷但又舍不得丢掉的宝地。
百林乡,严格上来说就是一条街走到底的小地方,建设时间相对较晚,所以历史底蕴相对欠缺,但不可否认的是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那弄村良岩屯就出土石器。百林乡远离县城,交通相对较落后,发展的艰辛可想而知,不过近些年已修通公路,外出亦相对较方便。看到还有网吧的牌子忽然想起上中学时网吧熬夜通宵的场景,不知百林乡唯一的网吧现在还是否开业。
当天不是赶集日,街上也没有什么人,不过在街上还能吃到粉。一碗鲜肉粉算是在百林乡的一笔消费。百林乡吃一碗粉也就6元,6元一碗鲜肉粉感觉比较实惠,周边大化县的羌圩也就这么多,不过在平果则是7元,可能是平果这边村民收入相对较高,消费能力相对较强些。
或许,百林乡没有太多显眼的地方可以游玩,但这里的山山水水,还有新鲜的空气可以拿出来渲染一下。相对于外界熙熙攘攘的人群,自己还是比较喜欢这里的宁静,还有村民们热情和好客。阳春跟老人聊天,聊得投入,村民还邀请到家里吃饭在赶路,对于喜欢游走山间小地方的我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感动。百林乡是我乡间游巴马县的第一站,对于“东巴风”非常向往的我来说百林乡是个起点,往后有时间还会再来。本文是游记,没有历史参考价值,看过就好,专家笔下留情,谢谢。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