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命东吴将领率兵士一万去台湾,让大陆有了最早到达台湾的人

路生观史 2024-09-02 11:29:47
孙权:命东吴将领率兵士一万去台湾,让大陆有了最早到达台湾的人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这首被收入小学课本的诗,今天很多人都会背。它的写作背景是: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位于四川盆地中偏西北部,绵阳市东南部,即今绵阳市三台县的梓州古城)。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末句作者借东吴代指孙权,三国孙权自古就被不少士人誉为明主,暗示了杜甫对当朝皇帝的希望。让人们能够看到那些船只行将开行,沿岷江、穿三峡,直达长江下游,或者逆流而上时情形,就会觉得很不平常。因为多年战乱,水陆交通为兵戈阻绝,船只是不能畅行万里的。而战乱平定,交通恢复,作者才看到来自东吴的船只。这一句也说明三国吴国水运的发达。

《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句是: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秦汉统一之后的一次大分裂,分裂中又孕育着统一。而统一一直都是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渴望,因为只有统一了才会有和平的交流与贸易的繁荣,才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东吴黄龙元年(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国号吴,正式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吴国领地处长江以南,土地肥沃,气候湿润,沿海渔盐丰富,江海之上水运发达,商业兴旺,经济繁荣,它的土地面积虽不小,但汉朝统治者不重视南方发展,是真正的蛮荒之地,耕地面积少,本土又是湖泊纵横,陆路交通不便,吴主孙权久有继承父兄之业,重振兴室的宿愿,但是如何扩大领土,向外发展呢?

北面魏国雄据中原,势力强大,自己的实力不及;西面蜀国,虽然在221年陆逊率东吴精兵,火烧刘备连营七百里,大败蜀军,之后刘备病死白帝城,但是蜀相诸葛亮辅助17岁的刘禅承继帝位,励精图治,不拘一格任用人材,平定南中,七擒孟获,国内安定。自己无力吃掉蜀国。这些事情很使孙权烦恼,也就是说,他无法实现统一是既成事实,因而东吴的船舶对他来说,就不能只是到了四川盆地那么简单。

一天退朝后,孙权和大将诸葛直谈论历史,说到了秦始皇入海寻仙的事:秦始皇做了皇帝以后,很想使秦朝统治万年,因此希望自己长生不老,于是想尽办法炼丹求药,后来听信了一位方士的主意,派徐福带五百对童男女入海寻取长生仙药。徐福到过夷洲,那里四季如春,没有冰雪,如仙境一般,但长生不老之药本是世间无有之物,根本不可能找到,回去又怕遭杀身之祸,不敢返回,于是,漂浮到亶洲,居住下来。

“那么,到底有没有夷洲呢?”孙权问。诸葛直说:“有,古代地理文献《禹贡》就记载过夷洲。”孙权翻找出《禹贡》,果然书中记有夷洲,脑中闪出这个念头:“为什么不派人去找夷洲呢?”他想,既然秦代有人到过,如今江东航海业发达,飞船快艇无数,也一定能找到夷洲,于是孙权决定派人去开发夷洲。于是就有了东吴探索夷州——黄龙二年(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亶洲。夷州即台湾岛,在《三国志·吴书·孙权传》中,有以下这样的一段叙述:

(黄龙)二年春正月,魏作合肥新城。诏立都讲祭酒(古代官制名),以教学诸子。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亶洲在海中,长老传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山及仙药,止此洲不还。世相承有数万家,其上人民,时有至会稽货布,会稽东县人海行,亦有遭风流移至亶洲者。所在绝远,卒不可得至,但得数千人还。

沈莹(三国时代吴国丹阳太守)在其所著的《临海水土志》(约完成于268年至280年之间),对于“夷州”,又提供了以下的线索:夷州在临海东南,去郡二千里。土地无雪霜,草木不死。四面是山,众山夷所居。山顶有越王射的,正白乃石也。此夷各号为王分画土地,人民各自别异……土地富饶,既生五谷,又多鱼肉……能作细布,亦作班文布,刻画其内。有文章以为饰好也。探索夷州让吴军势力达到了台湾岛,揭开了大陆与台湾交往的历史序幕。

卫温(?—231年),东吴将领,曾任将军职。诸葛直(?—231年),亦是东吴名将。经过充分准备,卫温和诸葛直组成了一支有三十余艘船的队伍,带着足够的食物和淡水,率兵士一万,扬帆出海,浩浩荡荡,开始去寻找夷洲。经过日夜航行,数月之后,按照《禹贡》上的记载,他们终于到达夷洲。由于水土不服,许多吴军士兵生了病,吴军所携带的药物使用完了,病死的人越来越多,卫温和诸葛直商量后作出决定,带着数千吴国士兵和高山族人回到吴国。

至于亶洲亦作“ 亶州 ”。 岛名。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于是遣徐巿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亶洲在东海中,秦始皇使徐福将童男女入海求仙人,止住此洲,共数万家,洲上人有至会稽市易者。吴人《外国图》云:‘ 亶洲去琅琊万里。’”根据《三国志》有关卫温 、 诸葛直“亶洲在海中”以及唐杨炯 《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坐于缁帷之林,浮于亶州之海”的记载,应该能靠地理位置推断出亶洲在东海附近,且距山东临沂很远,应该就是日本。

会稽(“会”,音kuài,又guì),中国古代郡名,位于长江下游江南一带,公元前222年(秦),秦代一统江南,设会稽郡,治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到汉代初期一划为三,分别是“吴兴、吴郡、会稽”,号称“三吴”。新的会稽郡为钱塘江以南的浙北地区,会稽郡治移山阴县(今浙江省绍兴市。而吴郡则包括长江下游平原剩下的部分,其郡治依然在苏州。

三国吴时,分会稽郡置临海郡、建安郡、东阳郡。临海郡,吴太平二年(257年)置,隶扬州,郡治在浙江临海(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台州府治),辖今浙江台州市、温州市、丽水市全部及闽北一部。属扬州。建安郡,吴景帝永安三年(260年)分会稽置。郡治建安(县治在今福建省建瓯市一带),属扬州。东阳郡,吴宝鼎元年(266年)置,以郡在瀫水(即衢江)之东,又因在长山之阳得名东阳郡。属扬州。治长山(今金华市区)领长山、乌伤(今浙江义乌)、永康、吴宁(今浙江东阳)、丰安(今浙江浦江)、太末(今浙江龙游)、新安(今衢州市区)、定阳(今浙江常山)、平昌(今浙江遂昌)9县。

很显然,卫温和诸葛直支台湾时,会稽是没有分郡的,他们虽然因为亶洲太过遥远,最终没能到达那里,但依旧听说“会稽东县人海行,亦有遭风流移至亶洲者”。他们花费了约一年时间行军,士兵们死去了十分之八到十分之九,是多么悲壮的历程!甚至,黄龙三年(231年),孙权认为他们违背诏令,劳财伤民,无功而返,一同入狱被处死,但他们却因为这次探索,成了史料记载的最早到达台湾的人。此后,台湾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同大陆的联系逐渐密切。到元世祖时,台湾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