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眼看局势无法挽回,隆裕太后颁布清帝退位诏书,至此,入关统治中原二百六十八年的清朝就此灭亡,而这一年,距离慈禧病逝仅三年。
说实话,任谁都没想到,慈禧仅仅死了三年,清朝就灭亡了,尽管清朝已经积重难返,但未必没有延续的机会,这个机会就是立宪。
可惜接替慈禧掌管清朝的是摄政王载沣,初掌大权的载沣认不清当时的形势,也看不明白各系力量的对比,也不知道政治斗争的本质,加上年轻气盛玩赌气,彻底将这个唯一的机会给葬送了。
清末立宪运动
有人说,就晚清那个局势,迟早要灭亡的,这话看起来是没问题,毕竟清朝是真的亡了。
但如果回顾一下晚清的最后三年,你会发现,这话不一定对,只要当时掌权的载沣接受立宪派的主张,君主立宪未必不可能。
那为何载沣不同意呢?得先从清朝开始搞立宪开始说起。
庚子之变后,慈禧意识到清朝如不变革,东南互保怕不是要蔓延各地,但到底怎么变革,她其实一直很纠结。
毕竟变革可以保住大清,但也意味着贵族们将会失去很多的权力。
所以定下立宪基调后,慈禧又开始拖,就是想找一个既能保住大清又能避免失去过多权力的方案。
在五大臣一番考察后,慈禧决定效仿德、日两国。
五大臣出国考察
在慈禧眼里,德、日两国君主立宪后,皇帝还是有相当大的权力,既满足了清朝变革的需求,又满足了皇权的需要。
只是当时慈禧没有意识到,德、日两国皇帝的权力实际上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大,只是单纯认为这两个国家皇帝权力高出其他列强。
既然决心立宪后,那就开始变革吧,但慈禧始终对立宪这个问题反复犹豫,加上庚子之变后,诸多事情的耽搁,直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才终于决定了立宪方案。
说实话,这个时候决定立宪方案其实有点晚了,毕竟是变革,一般来说,变革的人对政权掌握越深,变革越容易,但如果掌握差,那么改革就很难执行下去,变革变革,终究要剥夺一部分既得利益的权力,会遭到反对。
而恰好,慈禧就是对政权掌握极深的政治家。
别看晚清风雨飘摇,但在清末,慈禧的权威是无人可以替代的,各级官员士绅都还是对她心存敬畏的。
在清末,慈禧的权威是无人可以替代
如果在庚子之变后第二年立即大刀阔斧的改革,不仅可以保持政局的稳定,也可以相对给清廷保留最多的权力。
可惜她犹豫和拖拉,直到去世这一年才定下方案,而去世前又带走了光绪,这就更要命了。
别看光绪甲午战败又是被囚禁的,但毕竟是大清正儿八经的皇帝,其大义名分和在士绅中普遍获得的同情度是很高的。
可惜他和慈禧一先一后走了,一下子让清廷失去了强势的人物,让清廷在随后的立宪中开始处于不利的境地了。
慈禧之后,是毫无威望和政治斗争的载沣掌权。
载沣
此时的清朝立宪已经开始有条不紊的进行了,各省都陆续设立了咨议局,进入咨议局的都是地方实权派,代表了士绅阶层的利益,他们被称为立宪派。
而到了宣统二年(1910年),又成立了资政院,资政院权力更高,拥有弹劾军机处和各地督抚的权力。
可以说咨议局相当于地方议会,而资政院相当于国会,这两个机构的建立,算是初步奠定了君主立宪的行政结构。
而且因为这两个机构的开设,也让原先革命党的起义步入了低潮,毕竟革命党的基本盘也是士绅,当初士绅之所以支持革命党,就是为了获得权力。
而如今靠立宪就可以获得权力,为什么还要革命呢?
因而清朝立宪后,革命党逐步进入了低潮。
为了继续推动革命,同盟会成员一反常态,动员同盟会成员发动了黄花岗起义,要知道,此前革命党起义,要么利用会党,要么发动新军。
黄花岗起义
但这一次,他们不一样,毕竟如果不再拼一把,革命士气都没了。
另一方面,随着立宪的深入,立宪派和清廷的矛盾越来越大了,毕竟这两个部门真的啥实际权力都没有。
比如咨议局的议决,需要当地督抚通过后才可以实施,而且督抚有权驳回咨议局的任何议决,如果双方争执不下,则交给资政院核议。
除此之外,督抚还有权让咨议局停会甚至解散的权力,可以说咨议局上头还有一个督抚压着,而督抚又是朝廷任命的,可以说地方权力实质上还是被地方督抚架空的,甚至借此控制咨议局。
至于资政院,虽然有弹劾和监管的权力,但资政院的总裁和副总裁,都是清廷直接内定的,其中总裁为王公大臣。
至于议员,满额两百人,其中一百人是清廷直接钦选的,里面包括各种八旗权贵和各个衙门官员,而剩下的一半是靠选举选出来,但选举出来需要地方督抚复选后才可以任命,而地方督抚又是清廷任命的,相当于间接控制选举人选。
更要命的是,军机处有权驳回资政院的议决,如果争执不下,则交给皇帝裁决。
可以说所谓的资政院的权力,其实被军机处和各个衙门架空的。
可以说,搞到最后的立宪,其实就是一个花架子,自然引起立宪派的不满,而且立宪派们等不了,他们想要立即立宪。
按照原先的方案,预备立宪准备几年后,将会到宣统八年,也就是1916年正式宣布宪法、选举法,然后选举议员。
然而这个计划大纲刚刚颁布没几个月,光绪和慈禧就先后离世了。
虽然摄政的载沣也按照这个大纲推进立宪,但立宪派们一看,这所谓的立宪,只不过是帝制套了一层皮,开始要求加快立宪进程并且让清廷作出改变,因而各地连续请愿召开国会。
清末乡绅
眼看各地请愿不断,清廷迫于压力,不得不让步,将预备立宪的九年改为五年,算是很大的让步了。
但立宪派表示,还是太慢,要求继续加快,甚至要求在宣统二年(1910)的时候召开国会,这个时候的载沣没有慈禧的手腕和威望,只能选择让步,打算在1913年召开国会,但要在宣统三年(1911年)先成立内阁。
只是立宪派们如此蹬鼻子上脸,让年轻的载沣受不了,一气之下,直接驱散了各地请愿代表,但清朝毕竟打着立宪的旗号的,总不能立即打脸,因而驱散各地请愿代表,载沣撇开立宪派搞出了皇族内阁。
在载沣眼里,你们不是要成立内阁吗?好,我就成立,但我成立的内阁成员以皇族为主,立宪派始终得不到权力。
载沣是出了一口气了,但直接点燃了立宪派的怒火,立宪派认为这是清廷假意立宪,欺骗了自己。
皇族内阁
恰好,武昌爆发了起义,这次起义虽然混乱,但却得到湖北立宪派的支持,给了诸多新军军官们定心丸,在立宪派的支持下,起义开始壮大。
而各省也风起云涌,立宪派和革命党结合在一起,至此,辛亥革命的烽火,迅速燃遍了整个全国。
为何清廷已经决定立宪,但立宪派还步步紧逼,提前组阁呢?
这是因为载沣等人和立宪派对于立宪的看法不同。
在立宪派眼里,清廷立宪,就是拿权换自己的命,只要清廷肯放权,立宪派会继续维护清廷的统治,至少名义上如此。
可以说立宪的本质就是清廷和广大士绅的利益交换。
尽管钦定宪法大纲通过了,但随后掌权的是载沣,载沣不管是威望还是能力上,都不如慈禧和光绪,毕竟政治话语权是和实力捆绑的。
实力不足,你的政治话语权注定大不了。
所以,立宪派其实就是嫌弃载沣没啥威望,逼迫载沣让步,好获取更多的利益,但载沣始终在赌气,始终没法让立宪派满意,最终谈崩了。
载沣不愿让步了,在他眼里,立宪派已经蹬鼻子上脸了,自己干嘛忍着,年轻气盛的他立即驱逐了请愿代表,随后搞出皇族内阁。
而立宪派一看,载沣居然搞出皇族内阁,这是彻底撕破脸和立宪派对着干啊,这让立宪派如何忍得下去?
毕竟在立宪派眼里,自己不管怎么要权,但始终是要保大清的,至于为啥不支持革命,其实很简单,毕竟立宪派已经掌握基层权力了,只要立宪,就会从原先清朝官员那里获得一些权力,自身权力属于增加的。
但革命党不一样了,革命党本来没啥权力,一旦革命成功,必然要掌握大量权力,也必然拿走一些立宪派已有的权力,所以,从利益角度来看,他们更倾向于立宪,而非革命,甚至反对革命。
因而在保住大清的前提下,立宪派和革命党进行了几十年的斗争,甚至对革命党釜底抽薪,逼革命党动用自己骨干去发动起义。
尽管立宪派和清廷有矛盾,但这个矛盾属于内部矛盾,本质上是属于维护清朝的基础上来分权。
但革命党不一样,是要推翻清朝的,可以说在武昌起义前,立宪派和清廷有着共同的敌人。
但皇族内阁一搞,相当于将维护清朝统治的立宪派当做了对手,这可就要命了。
立宪派毕竟是代表士绅力量,而士绅都是千年来中国最为重要的政治力量,士绅的诉求无非是要权罢了,既然清廷不给,那只能和革命党合作了。
可以说,皇族内阁搞出来后,彻底激化了矛盾。
但局势还有挽回的余地,只要清廷立即让渡部分权力,哄着立宪派,立宪派还是和清廷一条心的。
可惜载沣自以为还是乾隆那样帝制巅峰时期,继续摆着架子,硬生生赶走了自己的盟友。
武昌起义
哪怕武昌起义后,一部分立宪派和革命党结合在一起,但依旧有很多立宪派处于观望状态的,只要清廷釜底抽薪,革命党没了立宪派支持,很快又会失败。
可惜载沣能力不足又遇到了袁世凯,袁世凯纵横官场几十年,看的可比载沣远多了,他也清晰认识立宪派的基本诉求,在武力的加持下,先吓住清廷和革命党,而后承诺给让基层实权派的士绅们继续维持原先权力,且不会被革命党分走。
有了这个承诺,立宪派还要啥清廷?直接倒向了袁世凯。
至此,清廷再无存在的可能。
说实话,要是载沣能有一点政治智慧,意识到政治斗争的本质就是妥协,且认清自己的势力,那么清朝完全可以苟活下去。
换句话说,只要载沣肯妥协,清廷完全可以保留,甚至持有二战前日本天皇那样的权力,也不是不可能的。
可惜,载沣看不清楚形势,也不明白,现在放权就是保命的实质,在年轻气盛的加持下,反而摆着帝制的架子,最终葬送了清朝唯一可以苟活的机会。
当然,对于后人来说,腐朽的清王朝是没必要存在下去了,关键时刻,光绪和慈禧去世,又是年轻的载沣掌权,这或许就是所谓的气数已尽了吧!
载沣 能力不行,性格软弱,作为摄政王无领导能力,做人还可以,有自知之明,有底线。
那时候的清室实在找不出一个能主持大局的人来,统治集团人种退化太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