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今年清明很特殊,六十年不遇,“5类人要上坟”,指哪“5类”人?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这是南宋时期的诗人高翥写的《清明日对酒》中的诗句,描写了他所处的地方,南北山头有很多墓地,清明时节人们纷纷前去祭扫。焚烧的纸灰像白色的蝴蝶飞舞,痛哭的泪水染成了红色的杜鹃。
时间过得真快,当太阳的位置刚好到达黄经15°时就进入清明节气了,通常这个时间是在至后第105天,今年是落在了4月4日这天。
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判断什么时候到清明,主要是看北斗星斗柄的指向,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正东偏南的“乙”位时就进入清明了。
天干“甲乙”属木,其中“甲”为阳木,“乙”为阴木,意味着到了清明时节草木开始萌发出土了,古人把这个叫作“生机”。
古人认为这个时候上坟刚刚好,在把一冬天落下的枯枝烂叶扫掉的同时,刚好露出了新萌发出来的嫩芽。这种草木新生与祭奠逝者形成鲜明对照,暗合古人“生死循环”的观念。
当然,我们现在清明去上坟已经没有这些讲究了,也不会想这些事,已经变成“约定成规”了,到了清明,就应该回老家上坟祭祖了。
今年清明很特殊,六十年不遇,老辈人提醒,有5类人一定要去上坟,是指哪“5类”人?看看有没有你?
【一、今年的清明节有啥特殊?】
1、假期特殊
首先,今年的清明假期和往年大不相同,从时间安排上来看,从4月4日开始到4月6日,放假三天不调休!
其次,今年的清明节有一些地区宣布放春假,这样一来,假期相当于变长了。例如,我国湖北利川就宣布,从2025年4月7日至8日,与清明假期相加可连休5天;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将于4月7日至13日放春假;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计划4月26日至5月4日放春假,连休9天。
2、三月清明
今年的清明是在公历4月4日,对应农历三月初七,是民间说法中“三月清明”。
三月清明对我们上坟扫墓没什么影响,但是要知道,是先有的清明节气,后来才有的清明节。所以,二月清明和三月清明对农业生产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那么,有什么影响?下面这几句老祖宗留下的农谚里有答案,看看还有没有道理:
二月清明不赶前,三月清明不向后;
二月清明篓里青,三月清明田里青;
二月清明麦在头,三月清明麦在后;
二月清明青葱葱,三月清明一遍空;
二月清明不要慌,三月清明早下秧;
二月清明笋夹笆,三月清明笋抽芽;
二月清明秧如宝,三月清明秧如草;
二月清明鱼如草,三月清明鱼如宝;
二月清明榆钱老,三月清明榆钱小;
二月清明一片青,三月清明草不生。
3、今年还是一个“双春闰月年”清明
2025年是乙巳蛇年,我们翻看日历能够看到,在这个农历一年中,正月初六有一个立春,腊月十七还有一个立春。并且,今年农历上还有闰六月。因此,今年是民间说法中的“双春闰月年”清明。
在民间,关于“双春闰月年”清明,流传了很多俗语。例如,“双春闰月不上坟,上坟祸事将临门”“双春闰二不上坟,上坟祸事要临门”“闰月清明不上坟,上坟祸事会临门”等。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说法都是没有科学依据,闰月和双春年是历法调整的结果,与上坟祭祖并无实际关联。
清明祭祖是一种传承孝道、表达对祖先缅怀之情的传统习俗,我们给自己的祖先上坟,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不应该被这些没有根据的说法所左右。
4、今年清明节60年不遇
在我国古代,记日子的方法和我们现在用的公历不一样,主要是用“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是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组成,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俩俩组合,一共可以组成60组可能。而今年是乙巳蛇年,下一个乙巳蛇年是在2085年。因此,一个完整的乙巳蛇年需要60年才会出现一次。
结合以上4点,想要再碰上一模一样的清明节,可谓是60年不遇。
【二、清明节有哪些习俗】
“清明时节雨纷纷。”是踏青游玩的好时候,这时候不冷也不热,并且,草木青青,太美了!
在古代,清明时节也有放风筝的习俗,人们会在风筝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或愿望,然后放上天去,再剪断牵线,寓意带走灾病、烦恼。
“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在我国古代,晴明这天也有戴柳和插柳的习俗。每逢清明,家家户户将柳插在井边,寓意“井井有条”。有些地方,这天还会把柳插在门楣、屋檐上,据说这样可以驱邪避灾,也有说法认为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古代时,清明这天也有吃青团的习俗,这是一种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蒸熟的食物。
不过,以上这些习俗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没有,但是有一个习俗几乎所有的地方都有,就是“扫墓祭祖”。
清明节这天,按传统,人们或在清明前,或在清明当天、或在清明后,选择一个早上出发前往祖先的墓地,清扫墓区的杂草,给墓碑擦拭干净,供奉鲜花、水果、酒食等祭品,然后进行祭拜,以表达对先人的缅怀和敬意。
不过,我们去上坟扫墓,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别搞错了:
1、时间选择
清明上坟扫墓,按民间的说法,通常在9-15点之间进行,有“上坟不过未时”的说法。所以,清明上坟宜早不宜晚,应避免在下午或晚上前往。
2、穿着适当
上坟是一个非常庄重的事,我们穿着不应该太过鲜艳和暴露,应以素色、庄重的服装的为主,以体现对先人的尊重。
3、保持安静
上坟扫墓的时候,我们要保持安静肃穆,不要大声喧哗、嬉笑打闹,这样是不尊重逝者的表现。并且,还可能有其它人家也在上坟扫墓,会影响到别人祭拜。再有,我们不能去议论和调侃别人家上坟,也不能拍照,更不能踩别人的纸钱,以免引发口角是非!
4、清理墓地
先清理墓上及周边的杂草,擦拭墓碑,但要注意动作轻柔,不要对墓地造成破坏。如果,当地不允许烧纸钱,尽量别烧,以免引发山火。如果当地允许烧纸等,也要一定确保火种完全熄灭后再离开。
【三、“5类人”要去上坟】
1、子孙后代都要去上坟
有些人可能好几年都没有回老家给逝去的亲人上坟了,更别说孩子了,他可能都找到自己亲人的坟在哪。
所以,今年如果有时间一定要带孩子去给自己的祖先上坟扫墓,让他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
我们的祖先看到,自己儿孙来祭拜也会非常欣慰。并且,在老一辈人的观念中,每个人一生都是有“累世福报”的,他走的时候不能都带走,我们多领着孩子去祭拜,祖先也会多多庇护儿孙,为家族带来吉祥。
最主要的是,我们要给孩子做榜样,传承孝道,让他们懂得感恩、不忘本,切身的去体验清明节的文化传统。
2、养子养女也要去上坟
在我国传统的家族观念和祭祀文化中,认为养子和养女也算是家庭的一员,因此,也要承担着与亲生子女相似的家族责任和义务,包括参与祭祀祖先等活动。
抛开传统习俗,养父养母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有养育之恩,是应该去感恩和怀念的。所以,清明节到了,别忘了去给养父养母上坟扫墓。
3、取得成绩的人要去上坟
取得了好成绩自然要去向祖先汇报,感恩祖先给了我们生命和智慧,让我们在社会上行道。
所以,我们取得好成绩更应该去上坟祭祖,让祖先开心,期盼祖先们庇佑儿孙世世代代顺顺利利的。
4、新媳妇要去上坟
新媳妇是家庭里的新成员,自然要告诉祖先一下。一方面,是对祖先的尊敬,一方面,也是表着家族的血脉延续,保佑家族人丁兴旺。
5、新女婿也应该去上坟
新女婿去上坟一方面是传承孝道,一方面也是一种报喜的方式,象征着家族的昌盛和繁衍。
通过上坟,新女婿向娘家祖先展示家族的兴旺,表达对娘家祖先的敬重和感激,希望得到祖先的庇佑,使家族更加繁荣。
当然,有的地方认为出嫁的女儿是不能回娘家上坟祭祖的,像民间俗语“女儿去上坟,娘家断了门”等,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并且,有的地方还规定女儿女婿都不能上坟,上了娘家会越来越穷,像浙江温州、广东潮汕等宗族发达地区,至今仍有一些家族禁止出嫁女参与祖坟修缮等。
当然,这种说法拿到现代,已经不太靠谱了,应该修改一下,毕竟现在有很多人家都是独生子女,女儿女婿不去,谁去?再有,自己的祖先自己不能去拜祭,哪有这道理?所以,要改!
心中有座坟,墓碑无字文。梦里似幽魂,醒来泪犹存。人间三月春,天地仍昏沉。万千山水间,人生如微尘。
谁tm不是子孙后代?你孙悟空啊。
全篇在放屁,小编没事编个天气预报也行
万年不遇也说的通,毕竟没有那两天是完全相同的[笑着哭]
我艹,到底说了些什么?
从古到今对祖先的尊敬,所以谁都要去[点赞]
宁波全部叫村长去上坟全部认识[捂脸哭][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不知所谓,胡说八道
举报
W
清明节不上坟,还要清明节干啥?去年清明节又不是一样,说清明节那天上坟不好,还说怎样怎样的。上坟只不过是,纪念义式而已
[比心] 额, 哦 [呲牙笑] [呲牙笑][呲牙笑]… [呲牙笑] [呲牙笑] 他 [呲牙笑]他vvuvv [呲牙笑]…… …[呲牙笑] [呲牙笑] v 额 [呲牙笑] [呲牙笑]
去年也是六十年一遇,今年又是……
是什么地方听来,哈哈哈[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每年清明都是60年一遇,你品,你细品
放一天的多不多
对平台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