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丽贝卡·D·科斯塔的《守夜人的钟声》一书中写到:"如果复杂性引起超级文化基因,超级文化基因引起单一性,单一性就会引起灭亡"。科斯塔说,"从进化的角度看,多样性就好比基因保险单,能保护一个物种免于完全灭绝。"投资基金也是一样,单一地追逐热点,终会将风险越堆越高,泡沫终将是要破灭的。
随着市场单一风格行情的持续发酵,不少基金经理为了自己的业绩,开始违背基金主题初衷开始追逐热点。近几日来,"教育基金搞新能源"、"不调仓就赎回买新能源"等新闻频见报端,资金对新能源产业的追捧可见一斑。从"茅指数"到"宁组合",热点在变,疯狂依旧。
但是也有不少老将坚持自己的初心,风格未变还是设置了基金买卖限额,来应对投资人的频繁交易带来投资干扰。选择的本质上是对世界的认知,选择的结果就是认知能力的体现。这一点在投资中尤其明显,也许能凭一时运气赚 30%、50%,但所有凭借运气赚的钱,可能最后都会凭借实力亏回去。真正能拿到的收益,无一例外不是认知能力的变现。这也是为何很多人推崇均衡的投资风格,对回撤、夏普比率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
若将投资视为一个概率游戏,那么均衡化的策略有助于提升赢的概率,在财务上,合理科学的配置,而不是盲目地押注单一方向,会大大减少经济出现问题的概率;在家庭关系、子女教育、身体健康情况等等方面,都是一个道理。如果我们的配置是较为均衡的者购买了均衡风格的基金,在市场没有系统性风险时,没有理由过分应对。而且也不难看到,均衡风格的产品往往不会有太大的回撤,大跌时的疼痛感自然也会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