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历十一月在民俗中,被称为“冬月”,这个月份天气逐渐变冷,气温骤降,大雪纷飞,寒冷的北风呼啸着吹过大地,大家要注意保暖。
冬月作为年前的倒数第二个月,虽然没有腊月规矩那么多,但也有着不少讲究。
民间就有着“冬月三不做,家宅少灾祸”的说法,那么,它指的是哪三件事呢?

冬月不骂人

冬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民俗中认为,临近年底神灵们都开始出动巡视人间,考察善恶。如果一个人经常出口成脏、辱骂他人,被他们听到,就会视为品德不端,导致未来一整年都不顺利。
言语是有力量的,经常骂人也可能会为自己带来一些不好的事情。而且,冬月临近年终岁尾,是一个家庭团聚、迎接新年的准备阶段。保持言语文明有助于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减少不必要的争执。

冬月不扫雪

民间有“冬有三尺雪,人有一丰年”、“瑞雪兆丰年”的说法,冬月的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所以人们认为,这个月不能扫雪。
雪覆盖在土地上,可以起到保温、防寒的作用,帮助作物安全过冬。等到春天来临,积雪融化后可以为土壤提供水分,有利于来年农作物的生长和扎根。
不过,马路上的雪,还是要及时扫除的,要确保道路畅通和出行安全,以免让人滑倒摔伤。

冬月不远行

根据我国古代的农耕文化,冬季是休养生息的时节。在这一时期,农田休耕,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也需要休息,为来年春耕做准备。在这段时期,人们也要遵循自然节奏、节令规律,不宜远行。
冬月天气寒冷,路面容易结冰或积雪,远行途中可能会遭遇风雪等恶劣天气,面临更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尤其在古代,交通不便,这时候出门远行,就可能会被困在途中,为自己带来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