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时期的双线勾勒,春秋战国时期的阴刻线,五代时期的玉龙纹,汉代时期的云纹、螭虎纹、龙纹等。这些古代玉雕的风格,在如今,称为——仿古玉雕。仿古玉器起源于宋,盛行于明清。明清主要以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题材纹饰、造型等,制作仿古玉器。
仿古玉器,第一要素就是——纹饰。纹饰是玉器的符号,或精雕细琢,朴实无华,或繁缛复加,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在里面。
如何让仿古件有韵味?有文化内涵呢?
其一:创作仿古玉雕,要熟悉各个时期的纹饰特征;其二:要对各个时期的纹饰设计,以及演化具备一定的认识与理解。
这种演化,不能是脱离,不能是凭空设想,而是在基于古代文化的基础上,合理化的变革创作,只有这样才能同时具有现代的审美,而又不会失去文化内涵。
如何才能将传统与创新,完美地融合,并应用在玉雕艺术设计上呢?
这一直是当代玉雕行业,所追求和探讨的问题。要做到取长补短,有筛选地传承,有思考的吸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有生命力的创新。
仿古玉雕,就必须从传统文化上,去体悟它的内涵。在理解古代玉器,所传达的精神内涵后,吸取精华,保留传统美术价值,再融入作者自己的思考,以及感悟,方能创作出,符合当代审美的作品。
一件优质的仿古玉雕作品,根据其材质的特性,以及原料造型的特点,更多的是绘画艺术的一种体现。只有具备扎实的绘画功底,以及专业的绘画水准,才能对玉雕作品设计,做到胸有成竹。
从感情上来说, 仿古玉器,是为了向古玉文化致敬,是在找寻,延续传统文化的根基。仿古需求,不单单体现在玉器上,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现代玉雕艺术家们的创作的源泉。
目前,玉器中的仿古题材雕刻,主要指题材、纹饰、造型等,它是对传统古文化的一种尊崇,以及传承。仿古玉雕,不单单是玉雕中的一类题材,它还展示了,中华几千年文明历史与文化的底蕴,更体现出了,人们对艺术的热爱,以及向往。
“厚今而不薄古,基中可以融洋”,这是对文化吸收的观点。玉雕师应当重视把立足点放在今天,要反映时代精神,为当今社会服务,为此不但作品内容上要与时俱进,在技法上也要不断变法图新,但出新并不等于抛弃传统,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吸取母体文化的精髓,还要汲取外来文化的养分。
只需用心穿越,汉唐的风骨、宋代的典雅、明清的华贵,便可于不经意之间自然流露,在温婉细腻的古风古韵中有流露出清新自然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