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朔三镇:安史之乱的“后遗症”,大唐帝国的“不死癌症”

巧手小厨娘 2023-01-03 08:53:09

公元755年,大唐帝国东北战区的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率部15万人反叛大唐,对外号称20万大军,是为“安史之乱”。当时天下承平日久,且唐军主力多在边疆,内地防务空虚,叛军遂在1年之内连下大唐的东都洛阳和都城长安,唐玄宗李隆基被迫出逃蜀地,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李亨启用李光弼、郭子仪、仆固怀恩等名将,并抽调大唐在西北边疆的驻军以及回纥的友军赴内地平叛。

此后,唐军相继收复长安和洛阳,安禄山也被自己的义子安庆绪刺杀,随后安庆绪又被安禄山的部将史思明刺杀,史思明继续扛起反叛大旗,唐军遂与叛军陷入了长达8年的战争,过程漫长而曲折,最终唐军与叛军都陷入了精疲力尽的状态,都无法彻底消灭对方。最终大唐打出了“诏安牌”,对叛军宣布,除安禄山、史思明嫡系亲属,其他参与者只要投降就既往不咎,而且还保留原有的编制并加官进爵。这些中下级军官对于谁当皇帝本来就不感冒,他们造反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升官发财,如今既然有“正版”朝廷的委任状,那谁还会替“盗版”的朝廷卖命。

于是,叛军将领大量向唐军投降,如史朝义(史思明的义子,通过刺杀史思明上位的)麾下三大悍将张忠志、田承嗣、李怀仙纷纷向唐军请降,史朝义也在众叛亲离之下自杀,唐军将其尸体进行挫骨扬灰,以示惩戒,至此长达8年的安史之乱结束。

因为唐军是靠“政治攻势”平定的叛乱,自始至终唐军也没有攻占叛军所据守的河北老巢,且叛军旧部的实力依旧强劲,彼时的唐军无力对其进行全面清除,只得承认既定事实,对其进行加封,以笼络其心。权衡利弊之下,唐代宗李豫任命张忠志为成德军节度使,任命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任命李怀仙为幽州卢龙节度使。实际上就是将曾经安禄山的地盘一分为三,仍由安禄山曾经的部将掌管,这些叛军旧部名义上归顺朝廷,实际上并不服从中央,他们在辖区内自行任命将吏官员,赋税也不上缴朝廷,且各自招募兵勇,大唐朝廷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于这三镇都在唐朝的河北道行政区,所以被称之为河北三镇,又叫河朔三镇。

河朔三镇之间互相结盟,共同对外,朝廷对其真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继而便形成了“国中之国”的态势。面对这种局面但凡朝廷有能力或者皇帝陛下有血性都要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大唐的皇帝们也是为了解决河朔三镇问题绞尽了脑汁。如公元781年,李宝臣(李怀仙之子)病逝,其子李惟岳未经朝廷允许就自称节度使,被当时的皇帝唐德宗拒绝,于是李惟岳联合田悦(田承嗣之子)以及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对抗朝廷。由此还诱发了“泾原之变”,唐德宗被迫出逃奉天,最后不得已下诏罪己,并承认河朔三镇既定事实,这才勉强平息了叛乱,大唐中央政府的权威也因此跌落到了极点。此后,河朔三镇自立节度使成了惯例。

唐宪宗(唐德宗的孙子)即位后,为了换回大唐中央的权威,开始了大规模的削藩运动,是为“元和削藩”(唐宪宗的年号是元和),彼时大唐也从安史之乱和泾原之变的阴影中走出了了,大唐的国力也恢复了不少,特别是“两税法”的实施,使得大唐的国库充盈起来,在此基础上,唐宪宗扩充了自己的亲军、也是大唐最后的“中央军”神策军的规模,人数更是突破了10万之众。

唐宪宗将首要打击对象对准了割据淮西的吴元济,一代名将李愬雪夜入蔡州的故事就是发生在那场战役中,之后,唐军又相继削平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唐宪宗削平这些藩镇后又开始对河朔三镇动手,在唐军的威压下田弘正反正,李师道被灭;王承宗死,弟王承元归顺中央。至此,河朔三镇全部归顺朝廷,大唐在三镇辖区内推行新政,革除积弊,并直接委派官员,大唐的威望达到顶峰,也因此唐宪宗被后世称之为“小唐太宗。

但唐宪宗死后河朔三镇又开始反叛,河朔三镇再次割据并一直延续至唐朝灭亡,朝廷也无能力平叛。而在河朔三镇的引领作用下,内地的藩镇也如法炮制,纷纷反叛朝廷,最终演变为晚唐五代的百年乱世。

1 阅读: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