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清梦
商场如战场,每天都在上演各种奇迹与悲剧。
前有恒大陷入债务危机,让大家惊掉了下巴。
没想到,还有更惨的。

曾经风光无限的中国第二大民营企业——海航集团。
居然说垮就垮了。
负债直接达到了7500亿,创始人也被抓了!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曾经的海航,那可是在商业界呼风唤雨的存在。
到处的“买买买”,就像是个超级富豪。
直到2020年,疫情的来临,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在疫情期间,为了有效防止疫情的传播。
人员流动受到严格管控,各类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工具全部停止运营。
航空业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
海航自然也在其中,航班被大规模地取消。

以前的机场人山人海、热热闹闹的。
现在呢,冷冷清清,很多飞机只能长时间停在停机坪上,落满灰尘。
旅客的人数被大幅度减少,这对于靠客流量盈利的航空公司来说,简直是被断了财路。
海航的收入逐渐降低。

据后面统计,2020年第一季度,直接亏掉了336亿。
这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啊,竟然平均每天要烧掉3.7个亿。
这烧钱速度,就像开着的水龙头,根本止都止不住。
为了航空继续运营下去,他开始低价卖自己的资产。

就这样一直硬撑到了2021年。
到这一年他实在撑不下去了,集团只能走向破败。
曾经风光无限的航空帝国,就这么轰然倒塌了。
同样这一年的9月,集团的董事长陈锋因为涉嫌违法犯罪,也被依法采取了强制措施。

海航破产重组后,方大集团选择花410亿接盘。
本来以为方大集团可以给航海带来生机。
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7500亿啊,这么大的数字普通人想都不敢想。

这些债务,压得人喘不过来气。
方大集团接手后,为了降低成本,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比如裁员,空姐制服预算砍半,把大飞机换成小飞机等等。
这些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开支。

但也引起了很多客人的不满。
方大集团老板方威上任后,采取了一系列的补救措施。
最终凭借他的不懈努力,对海航集团的改造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不过,要是想回到最初的巅峰时期,还是要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如今这样的结局,让人不禁想到了航海集团辉煌的高光时刻。
二、企业的崛起那是上世纪90年代。
海南建省要办经济特区,百业待兴。
可是当时的海南本地没有属于自己的航空公司,这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

这个时候,陈峰和王建,两个怀揣着航空梦想的汉子。
毅然决然地投身其中,肩负起海南人民通往世界的航空梦。
可是这条路远比预想的要艰难很多。
刚开始创业,摆在他们面前的最大难题就是资金问题。

他们向海南省政府争取出来1000万元贷款作为支持。
有了这笔资金,海航终于成为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航空公司。
资金有了,飞机也有了,但要想在竞争激烈的航空市场站稳脚跟,服务是至关重要的。

1993年5月,海航第一条从海口到北京的航线终于开通了。
陈峰亲自当空中的乘务员,为乘客倒茶等。
他也常说:“服务是民航业的关键,只有把乘客当上帝,才能赢得口碑。”

之后这种理念就成了海航的传统。
也让海航在旅客的心中留下了好印象。
可是刚发展的海航,航线少、知道的人也非常少。

很多人不知道海航,更是不敢乘坐海航的飞机。
面对这一困难,他们选择迎难而上。
他们带着自己的团队到处跑市场,宣传海航。
为了让更多的旅客选择自家航班,他们绞尽脑汁,策划了各种类型的活动。

还提供个性化服务,比如为老人、儿童提供特殊照顾。
为商务旅客提供了更好、更方便的办公设施。
慢慢地,海航的口碑就越来越好,客源也越来越多了。
随着业务发展,海航就开始了扩张。

陈峰对这方面有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他们看到国内航空市场的无限潜力。
于是就决定收购其他的航空公司,扩大航线网络。

从1993年1000万启动资金开始,他们就用租来的飞机抵押再贷款买新飞机,这使得规模逐步扩大。
之后从1架飞机、1条航线,逐渐发展成为拥有900多架飞机、近2000条国内外航线、年旅客运输量近1.2亿人次的大型航空集团。

从此陈峰的名字也在民航界如雷贯耳,成为商业界的传奇人物。
三、走向衰败然而,之后的海航集团就开启全球疯狂并购。
涉及到航空、金融、地产、酒店等多个领域。

但这迅猛的扩张全靠着大量借贷支撑。
随着政策的改变,之后的每年新增负债3668亿元。
到2018年总负债直接飙升到7500亿,资产负债率高达70.55%。
而他们这种“短债长投”的模式,用短期债务去投资长期项目。

在最开始的时候这样的模式确实能给公司带来不少增长。
但是这样的模式也是有缺点的,只要市场一旦出现波动,资金链就会出问题。
果不其然,银保监会禁令出台,银行收紧信贷。
海航资金链断裂,账面上虽有1.2万亿资产。

可流动现金却只有406亿,还要还2158亿短期债务,
到最后连飞机燃油费都凑不齐,经营不下去,最后只能申请破产。
然而一个集团的破败可不仅仅只有一个原因。
俗话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内部腐化的问题就像是一颗毒瘤。

高层管理人员吃回扣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
公司内部的一位航线管理员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一年间吃的回扣竟然高达700万。
还有他的家族式管理理念,他的儿子27岁就当上了高管。
他的侄女婿管的财物,这一职务更是方便了他吃回扣。

之前就有员工吐槽买瓶矿泉水都能虚报三倍的价格。
这些内部管理的不健康,也是让集团走向破产的原因。

海航的倒下,创始人被抓,无数员工的丢了饭碗。
背后更是一个个家庭的困境。

因此他的事件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能拔苗助长。
要稳扎稳打一步一步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