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孟松离开三星,芯片技术为何一落千丈?

花开四季呀 2025-03-26 13:20:59

近日,有消息曝光称,三星似乎已经放弃了原定于2027年启动量产的1.4nm(SF1.4)工艺节点计划。

这一决定的背后,源于三星在3nm工艺节点上遭遇的困境。目前,三星3nm工艺的良率不尽如人意,据称不足20%,这意味着在生产出的芯片中有八成存在质量问题。而今年即将投产的2nm工艺,其前景也令人担忧,难言乐观。因此,三星选择将2027年的1.4nm计划暂时搁置。

回顾三星在芯片制造工艺上的发展历程,其逆袭之路始于14nm工艺。在加入梁孟松这位技术大拿后,三星信心倍增,于2015年从28nm直接跨越至14nm,并采用了FinFET晶体管技术,一举成名。当时,苹果的A9芯片订单也分给了三星代工,使其在行业内崭露头角。

然而,2017年梁孟松的离职,对三星造成了重大打击。他加入中芯国际后,三星失去了最顶尖的技术专家,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在10nm、7nm工艺时,三星尚能凭借梁孟松留下的技术基础,与台积电一较高下。但到了5nm、4nm工艺节点,三星的工艺问题逐渐暴露,功耗较高,导致高通等客户采用三星代工的芯片出现了“火龙”现象。

在3nm工艺上,三星试图再次冒险,采用更先进的GAAFET晶体管技术,希望重现14nm工艺时的成功。然而,这次没有了梁孟松的技术支撑,三星3nm工艺的晶体管密度在同行中处于最低水平,甚至不及英特尔的7nm和台积电的5nm工艺。更糟糕的是,三星3nm工艺的良率仅为20%,这让高通、英伟达等客户纷纷转投台积电的怀抱。即便是三星自家的猎户座芯片,也选择了更为成熟的4nm工艺,而非自家的3nm工艺。

此外,三星在成熟芯片工艺上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下滑。到2024年四季度,三星的全球芯片代工市场份额已降至8.1%,相比其巅峰时期的20%下滑了一半以上。

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三星选择暂缓1.4nm工艺的研发,无疑是明智之举。毕竟,如果无法确保工艺的良率和市场需求,即使研发出先进的工艺,也难以获得客户的认可和使用。与其盲目推进,不如稳扎稳打,先提升现有工艺的良率,重新赢得客户的信任。否则,大量研发资金的投入将付诸东流,而无人问津的先进工艺也毫无意义。

未来,三星若想在芯片制造领域重拾辉煌,需要在多方面进行努力。技术研发方面,三星必须加大投入,吸引顶尖人才,组建强大的研发团队,深入探索先进工艺技术,突破当前的技术瓶颈,提升工艺性能和稳定性。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前沿技术研究,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在工艺优化上,三星应集中精力提升现有工艺良率,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改进设备、加强质量控制等措施,减少芯片缺陷,提高产品一致性与可靠性,重塑客户对三星工艺的信心。客户拓展方面,三星需积极与更多芯片设计企业沟通合作,了解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以优质服务和高性价比吸引更多订单,逐步扩大市场份额。此外,关注成熟工艺市场,通过优化成本和提升服务质量,稳固和扩大其在该领域的份额,为先进工艺研发提供资金支持。

在行业竞争激烈的当下,三星还应关注竞争对手动态,学习台积电等企业成功经验,结合自身优势,找到差异化发展路径,形成独特竞争力。同时,紧跟行业趋势,提前布局新兴技术领域,如芯片堆叠、先进封装等,为未来市场竞争做好准备。,三星要实现东山再起,需在技术研发、工艺优化、客户拓展和市场策略等方面全面发力,以创新为驱动,以质量为根本,以客户为中心,逐步恢复市场地位,迎接新的发展机遇。

0 阅读:88

花开四季呀

简介:资深自媒体运营,感觉您的关注与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