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满六个月就可以逐渐添加辅食,锻炼咀嚼能力并且摄取更多营养。但在喂养方式上,很多老人存在误区,错误的喂养方式不仅不能锻炼咀嚼能力,还会影响肠胃功能。吮吸是宝宝先天的本能,但是吞咽和咀嚼却需要后天的锻炼。习惯吮吸的宝宝要学会咀嚼和吞咽需要一个过程。逐渐添加辅食是锻炼咀嚼能力最好的办法,妈妈一定要根据宝宝的月龄逐步更新食物,为口腔肌肉提供各种不同的刺激,耐心反复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那么要如何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呢?
6个月,学习咀嚼和吞咽的起步阶段,可以慢慢尝试泥糊状辅食,自5月龄开始的时候,随着宝宝的身体里的器官迅速发育、功能也在不断慢慢完善,例如舌头的排外反应消失,宝宝的牙齿开始萌出,面部肌肉以及咀嚼发育迅速;肠胃消化吸收半固体食物的能力增强,淀粉酶等酶系统更为成熟。这一阶段比较适合添加泥糊状的食物 。不建议把流质辅食放到奶瓶里喂,应该使用大小合适、质地较软的勺子。妈妈需要有耐心不断慢慢地反复尝试,通过少量、多次的一点点来练习,这样宝宝慢慢熟悉勺子,吃饭时也就学会接纳勺子里的食物并吞咽下去。
7-12个月,锻炼咀嚼能力的关键时期,该“动粗”时就从这一时期开始,可逐渐给宝宝提供一些稍有硬度、需要咀嚼的食物,但宝妈不要盲目去尝试,随着宝宝的适应再慢慢添加软固体食物的量。随着月领的增长,宝宝可以用牙床进行较为完整的咀嚼动作了。主动进食的欲望也增强了,喜欢自己抓食物吃,可以引入手指食物,先从小块,可溶,软烂,便于吞咽的食物开始,例如煮熟的土豆条、南瓜块等。另外还给宝宝提供一些专门用来磨牙的小零食。刚开始时,妈妈应慢动作地示范用牙齿“咬”的动作,教宝宝咀嚼。
12个月以上随着牙齿发育完善,食物形状逐渐向成人饮食过渡,1岁以后,宝宝的舌头已经能自由地活动,牙龈开始变硬,磨牙慢慢长成,食物的处理上开始逐渐接近成人的饮食性状,以帮助宝宝慢慢融入家庭饮食。但是无论如何,此时的宝宝还不具备成人一样的咀嚼能力,所以,宝宝的食物还是要适当处理的稍微软一点、小一点。另外,这个阶段的宝宝具有很好的模仿能力,家长不妨借助这个特点做好咀嚼的引导,经常提醒宝宝把食物好好嚼一嚼再咽。
总的来说,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宝妈们不要着急,同时要避免老人用错误的方法给孩子喂饭。如果宝宝发育得慢,也不用太紧张,多一点耐心,毕竟每个宝宝发展速度不一样,一步步慢慢来,由少到多,由细到粗,多观察多调整,找到适合锻炼方法即可。“勤快”的家长不妨偷偷懒,莫让精细辅食的喂养耽误了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