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亲侄子和亲外甥,谁的功劳要大一些

理科男是个历史小迷弟 2024-01-28 22:07:06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历史上起点最低的开国皇帝,他当过和尚,要过饭,最终取得了天下,建立了大明王朝。在朱元璋创业的过程中固然有徐达、常遇春这样的名将辅佐他,但是他自家人对他的帮助也很大,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和外甥李文忠,这二人在朱元璋打天下的过程中都立下了汗马功劳,那么他们二人谁的功劳要大一些呢?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了解。

1、朱文正

朱文正是朱元璋大哥朱兴隆的儿子,由于朱家比较穷,朱兴隆很早就去世了,朱元璋起兵后,朱兴隆的妻子就带着朱文正投奔了朱元璋,朱元璋把朱文正当自己的儿子来养,其实朱元璋也只比朱文正大了8岁而已,朱元璋出生于1328年,朱文正出生于1336年。

投奔朱元璋后,朱文正便开始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公元1356年,朱元璋攻打集庆路,朱文正在此战中立下战功,加上后来朱文正又立下诸多战功,所以朱元璋就升朱文正为枢密院同佥,朱元璋问:“想当什么官?”文正对曰:“叔父成了大业,何患不富贵。先给亲戚封官赏赐,何以服众!”朱元璋听了很高兴,更加喜爱这个侄子。

朱文正

公元1361年,朱元璋将枢密院改为大都督府,任命朱文正为大都督,节制中外诸军事,这一年朱文正只有26岁,朱元璋让他掌管全军的军事大权,这时候朱文正的地位要在徐达、常遇春之上,可见老朱对自己这位亲侄子的倚重和厚爱。

两年后,朱文正迎来了他人生之中最辉煌的一次战斗——洪都保卫战。公元1363年,陈友谅率领60万大军围困洪都(现在的江西南昌),朱元璋遍观手下大将,将守卫洪都城的任务交给了亲侄子朱文正。此等大战,将守城的任务交给一个不到30岁的年轻将领,其他人必然持有怀疑的态度,最后还是老朱力排众议:“文正勇猛果敢,颇得麾下之心,洪都守将,非文正莫属”。

就这样在,朱元璋的决断之下,朱文正来到洪都,开始执行保卫洪都城的任务。按理说敌我力量悬殊,陈友谅率领60万大军就是拿手刨也能攻下洪都城,可是事实却正好相反,朱文正率领城中的兵卒百姓坚守洪都城85天,硬是撑到朱元璋率领援军到来。陈友谅见大势已去,只能败北而归。

洪都保卫战

洪都一战,朱文正居功至伟,应该说是最大的功臣,可是在战后朱元璋进行封赏的时候,封赏了常遇春、廖永忠及诸将士金帛,但是唯独没有封赏朱文正这个最大的功臣。虽说是自己的亲侄子,但是立下这么大的功劳却得不到封赏,免不了会心里失衡。朱文正越想心里越不得劲,他开始变得暴怒无常,甚至纵掠部下抢劫妻女,遭到朱元璋的呵斥。不过朱文正后来并没有收敛多少,他甚至不把朱元璋放在眼里了。后来朱元璋把朱文正软禁在了桐城,没过多久朱文正就去世了,年仅30岁。

2、李文忠

李文忠是朱元璋姐姐曹国长公主的儿子,出生于1339年,比李文忠小三岁。

公元1350年,李文忠的家乡遭了灾,又爆发了瘟疫,他的母亲就是在这个时候去世的,李文忠的父亲李贞就带着李文忠四处逃难,1352年底在滁州遇到了朱元璋,从此李贞父子二人就跟着朱元璋了。

李文忠见到朱元璋后,想到死去的妈妈,扑在舅舅朱元璋的怀里大哭。朱元璋悲喜交集,安慰他说;“外甥看到舅,如同看到母亲。你已经到了舅舅这里,今后生活就有了依靠,我看你不如随我改姓朱吧!”李文忠点头同意,从此,改叫朱文忠。朱元璋还聘请大儒教李文忠读书。

李文忠

1357年,19岁的朱文忠开始以舍人的身份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第一次作战就立了功,在池州击败赵普胜。后来又与张士诚的部队作战,因功被升为同佥行枢密院事。

1362年到1367年间,朱文正转战江南各地与张士诚的部队作战,1366年朱文忠率部攻下杭州并下令:“擅入民居者死。”可是就有一位小兵借用百姓炊锅,被斩首示众,可见朱文忠的军令之严。此战之后,朱元璋就地加封他为荣禄大夫、浙江行省平章事,叫他不必再姓朱,恢复李氏之姓。

洪武二年(1369年)春天,李文忠以偏将军的身份跟随常遇春出塞,逼近上都,赶走元顺帝。常遇春在军中暴卒后,李文忠受命统帅这支军队,奉诏会合大将军徐达进攻庆阳。两军汇合一处攻打北元。

李文忠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李文忠被封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大都督府左都督,封为曹国公,参与军国大事,每年的俸禄三千石,并被授予世袭凭证。此后李文忠多次出兵塞北,巡视边境并留军屯守。

洪武十七年(1384年),李文忠病逝,终年46岁,朱元璋亲自写文致祭,追封李文忠为岐阳王,谥号武靖,配享太庙,肖像挂在功臣庙,位列第三。

小结:

朱文正与李文忠这对儿姑表兄弟,两人都是朱元璋打天下过程中的猛将,从两人的成长前期来看,朱文正比较受朱元璋的倚重,可是朱文正的性格不如李文忠,最终也因为自己的性格害了自己,反观李文忠他一直谨遵老朱的命令,兢兢业业的干活,虽说早逝,但也算是善终,而且在功臣庙中位列第三,仅次于徐达和常遇春,这个地位已经不低了。

不过老朱对朱文正的后代也算不错,洪武三年(1370年)封朱文正年仅8岁的儿子朱守谦为靖江王,此后靖江王一系与大明朝相始相终。而李文忠的曹国公世系也与大明朝相始相终。

1 阅读:261
评论列表
  • 2024-02-02 07:11

    洪都保卫战是老朱与老陈关键一战。

  • 2024-02-22 10:45

    朱元璋得天下之后,应当给下面的人多上上政治课,提高一下政治素养,要是他们都像唐太宗、宋太祖手下的人那么老实收敛,他也不至于落的个杀功臣的骂名

  • cz
    2024-01-29 18:33

    朱文正功绩比李文忠大得多。以二万多守军抗击陈友谅六十万大军,坚守洪都85天。洪都保卫战是转折点,洪都不丢,应天高枕无忧,洪都若失,老朱老窝危若累卵。陈友谅没一鼓作气攻下洪都,军心已经“三而竭”,为鄱阳湖败亡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