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遭开除军籍、全家移民、骗财骗色,蒋大为身上标签哪个是真的?

华清阅览世界 2025-02-19 03:36:35

文/编辑:兔酱漫娱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蒋大为唱火的歌可能比现在的小鲜肉们还多,像《牡丹之歌》、《敢问路在何方》、《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等等。

几乎只要蒋大为出现在电视屏幕上,那些动人的音符就会自动触发观众的心弦。

蒋大为也因此给观众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不仅歌声好听,外形也是仪表堂堂,颇有绅士的风度。

但网上却流传出了“开除军籍”、“全家移民”、“骗财骗色”等等的负面标签,这让大家意识摸不着头脑,这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的真面目究竟是什么样呢?

蒋大为和妻子张佩君的爱情故事

在众多的故事中,关于感情的故事总是能勾起大家浓厚的兴趣。

蒋大为和妻子张佩君的故事其实十分的动人。

1966年,刚从中学毕业的蒋大为看到了天津市和平区宣传队的招聘广告。

出于对歌唱的热爱,便报名了,而张佩君已经是当时在座的主考官之一了,两人其实从一开始是有一些社会地位上的悬殊。

据说,张佩君在考场上,一下就被蒋大为独特的音色和出众的演唱能力给吸引了,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后来蒋大为顺利成为宣传队的一员,两个年轻人也有了更多相处的机会。

虽在一起外出工作机会的增多,两个人之间也萌发出了爱情的萌芽,彼时还是上世纪60年代,年轻人们相比较现在,都会羞于表露出自己的爱意。

因此两个年轻人虽然彼此都对对方有好感,但都没有戳破这层窗户纸。

直到张佩君被单位安排前往内蒙古下乡,蒋大为突然告诉张佩君,他已经放弃了歌舞团的机会,要和她一起坐火车去内蒙古。

于是,两个人一起前往归流河公社,开始了一段艰苦的生活。

在那里,物质条件极为匮乏,每天要干的农活非常的繁重,但张佩君却总是能干完自己分内的工作之外,还会帮蒋大为分担一部分工作。

就这样,艰苦的岁月催化了两个人的感情,这一刻,他们认定了彼此就是今生相伴的伴侣。

1974年,当蒋大为的歌唱事业已经小有发展之时,他和张佩君正式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1975年,蒋大为调入了中央民族歌舞团,次年,张佩君也成为了中央民族歌舞团的独唱演员。

就在事业双丰收的同时,两个人的女儿也在1978年出生,让这个和乐的小家庭更增添了不少的快乐。

生产后的张佩君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也为了更好的照顾自己的小家庭。

逐渐放缓了自己的事业发展,而蒋大为也深深知道,自己的所有成就都离不开妻子在背后的默默支持。

就像那句经典的名言: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支持的女人。

谁都没有想到,若干年之后,这段爱情的佳话,却因为蒋大为女儿上学的事情陷入了舆论的风波。

张佩君为了陪女儿留学移民加拿大

1997年,二人的女儿蒋怡已经高中毕业,决定前往加拿大留学。

而为了更好的照顾年幼的女儿,夫妻双方做出了一个决定,全家都移民加拿大。

一开始,夫妻两个人都在加拿大给女儿做陪读,但事情却不会如预期的那样顺利发展。

加拿大的生活成本相比较国内,简直是高得离谱,生活方面还好说。

尤其在教育、房屋等方面的支出,简直是花钱没数,哪怕蒋大为夫妇在国内已经积累了丰厚的资产,也经不住这样的花销。

再加上,原本以为有华人的地方,蒋大为就有登台演唱的机会,也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谁知道加拿大的华人大多是台湾或其他地区的移民,对蒋大为压根就不熟悉,因此蒋大为想在加拿大登台,是非常困难的,如此一来,收入相比之前在国内,就大打折扣。

虽然蒋大为的家里有本难念的经,但当国内的观众得知他的全家移民加拿大,都非常的不理解。

因为那时候不像现在,移民的人相对比较少,大家对这种“新鲜事”的接受程度都比较低。

在惊讶的同时,愤怒和失望,甚至更难以入耳的话都传到了蒋大为那里。

后来,蒋大为回国继续发展事业,妻子则留在加拿大。

蒋大为曾多次在访谈节目里袒露了自己前往加拿大的真实意图,试图让大众了解真实的他。

而他也一再强调,自己始终是中国国籍,根本没有加入过加拿大国籍。

虽然曾经为了女儿的留学,办过加拿大绿卡,但那张绿卡是有时效的,如今时效早就过期。

这些坦白的话语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反而他又让观众捕捉到了更多的“蛛丝马迹”。

蒋大为被开除军籍、骗财骗色一度成为网络热门话题

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蒋大为移民事件的尘烟还没有落下,蒋大为被开除军籍的尘烟又被扬了起来。

蒋大为吸取了前一次的教训,并没有第一时间站出来澄清这件事,认为自己清者自清,时间长了,吃瓜群众的热情一退,就没什么事了。

但让他没有预料到的事,就这么一件凭空的造谣,却愈演愈烈,一度影响到了他的正常生活,最终他发现,再不出来说句话,自己的名誉就彻底被毁了。

于是,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蒋大为非常无奈的说:我都没有参过军,没有在军营当过一天的兵,我怎么会开除军籍?希望造谣者不要无中生有,哗众取宠。

其实从资料上可以看到,蒋大为曾经在内蒙古插队的时候,加入了森林警察文工团。

这个文工团虽然有“警察”的字样,但工作人员并不都是军人,更多的是像蒋大为这样的文艺人才,他们不会经过正式的参军入伍流程,因此不具备军人的完整属性。

因此蒋大为在森林警察文工团的工作经历,并不属于参军。

通过这一通的解释,这一波的造谣稍微落下了帷幕,谁知道,另一起谣言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2003年,一个自称蒋大为经纪人的女子突然爆料,自己不光是蒋大为的情人,还借给了蒋大为90万元人民币,至今都未归还。

都知道蒋大为和妻子常年两国分居,聚少离多。

这就给了大家极大的想象空间,因此当这个谣言出来的时候,大家都站在了看似弱小无辜的女子一边。

可真实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原来,蒋大为和姚曼相识于1993年,当时蒋大为在美国演出,姚曼是美国留学生。

1998年,姚曼回国发展后,开始帮蒋大为联系演出业务,双方开始有了经济往来。

2003年,姚曼方表示,因为筹备一场商业演出失败,她把90万元存在了蒋大为家里,蒋大为也打了借条,并约定当年10月还清。

而蒋大为方却说,他是在姚曼的胁迫下签了欠条。

后来两个人把这件事闹上了法庭,最终法院以敲诈勒索罪判处姚曼有期徒刑5年。

虽然这件事最终以姚曼收到法律的制裁而落下了帷幕,然而蒋大为经过了这一系列的风波,公众形象也早就一落千丈。

随着网络的发达,越来越多的“无稽之谈”都会从一个非常小的猜测变成全民讨论的话题,如今黑和白早就分不清了。

作为一个普通的观众,还是要擦亮自己的双眼,不要盲目跟着网络的风气,理性看待这些争议。

0 阅读:59

华清阅览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