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晓彤看《哪吒2》晒票根,价格亮了,网友:够我吃好几顿饭了

一盏笔纪史 2025-02-15 16:35:47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一盏笔记

编辑|一盏笔记

“《哪吒2》能有这样的票房,难道不是票价高得离谱吗?”

直到看见关晓彤晒的票根,才知道这场电影够吃打工人好几顿饭。

春节期间,电影院成了热门打卡地,各路大片争奇斗艳。

其中《哪吒之魔童闹海》更是凭借精彩剧情和震撼特效,成为票房口碑双丰收的爆款。

“国民闺女”关晓彤也紧跟潮流,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看《哪吒2》的经历,还晒出了票根。

这本是很平常的一件事,可谁能想到,票根上的票价却意外抢镜,引发了一场激烈的讨论。

从关晓彤晒出的票根清晰可见,她购买的电影票价格高达130元。

在大家的普遍认知里,平日里电影票价大多在四五十元左右。

就算是碰上热门影片,价格小涨也能接受。

但这130元的票价,直接比普通票价翻了好几倍,瞬间让网友们炸开了锅。

“这票价够我吃好几顿饭了”。

类似这样的评论在评论区里刷了屏。

对于普通打工人和学生党来说,130元可能是好几天的饭钱。

或者是一次短途出行的交通费用,用来买一张电影票,实在是有些肉疼。

电影行业发展至今,制作成本可谓是一路水涨船高。

就拿《哪吒2》来说,它能在大银幕上呈现出如此震撼的视觉效果,背后是巨额资金的支撑。

这部影片的制作成本高达5亿元 ,刷新了国产动画电影的制作成本纪录。

在特效方面,全片2400多个镜头中,特效镜头超过1900个。

为了打造这些特效镜头,制作团队不仅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耗费了巨额的资金。

像“锁链戏”和“穿心咒”场景,更是耗时一年打造,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了极致。

除了特效,场景搭建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为了营造出龙宫、玉虚宫等神秘而奇幻的场景,制作团队精心设计。

从场景的布局到每一个道具的细节,都力求还原神话世界的氛围。

这些场景的搭建不仅需要专业的美术团队,还需要大量的材料和人力,成本自然不菲。

除此之外,演员片酬在制作成本中也占据着重要的比例。

虽然《哪吒2》是动画电影,不存在真人演员。

但配音演员的选择,同样至关重要。

为了找到最适合角色的声音,制作方往往会邀请知名的配音演员。

相应的,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知名度也使得片酬相对较高。

当然还有影院的运营成本也在不断增加。

传统的普通影厅,设施和观影体验相对基础,票价较为亲民。

而像IMAX厅,拥有超大尺寸的银幕和震撼的音效系统,能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电影场景之中。

杜比全景声厅则以其沉浸式的音效体验著称,给观众带来全方位的听觉盛宴。

这些高端影厅的建设和运营成本高昂。

相应的票价也会比普通影厅高出不少,有的甚至能达到普通影厅票价的两倍。

还有影院的设备维护也是一项长期而昂贵的支出。

电影放映设备需要定期维护和更新,以保证画面和音效的质量。

播放设备的采购成本高,维护费用也不低。

每年的设备维护费用,可能占到影院总成本的10%到20%。

但《哪吒之魔童闹海》究竟值不值得这么高的票价?

《哪吒之魔童闹海》无疑是国漫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在剧情方面,它延续了第一部“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内核,却又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与拓展。

这次,故事不再仅仅聚焦于哪吒个人的命运抗争。

而是将视角扩大到整个族群与天命、天道的对抗。

天劫之后,哪吒和敖丙面临着魂飞魄散的危机。

太乙真人试图用七色宝莲为他们重塑肉身,过程中却困难重重。

在这个过程中,哪吒与敖丙之间的友情经历了考验,他们对命运和规则的认知也在不断变化。

这种剧情的深度和广度,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仅能感受到热血和激情,还能引发对命运、规则、正义等深刻问题的思考。

除此之外,电影内容,对亲情、友情的探讨也各位引人深省。

看似潇洒的哪吒,其实傲娇又敏感。

反倒是温柔的敖丙,会毫不犹豫的展现好感以及对家人的爱。

除此之外,新角色的加入更是为影片增色不少。

东海龙王敖光英俊魁伟,一招一式尽显王者气质。

他对敖丙的期望和对龙族命运的担忧,使这个角色充满了层次感。

申公豹的形象也有了全新的诠释,他不再是单纯的反派。

他的身世和经历让观众看到了他的无奈和挣扎,对他产生了共情。

《哪吒2》的成功在票房和口碑上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上映仅9天,票房就突破了60亿元 ,成为中国影片票房榜第一。

《哪吒2》的成功不仅为制作方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也为整个国漫产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它激励着更多的创作者投身于国漫的创作中,推动国漫不断向前发展。

而《哪吒》系列之所以能够成功,看看他的导演就知道了。

饺子导演原名杨宇,出生在四川。

至于他和动画的缘分,则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注定。

那时候,上影的一部《大闹天宫》如同一束光,照亮了他的小世界。

影片中那美轮美奂的画面、扣人心弦的剧情,让他深深着迷,也在他心底埋下了动画的种子。

多年后,这颗种子生根发芽,指引着他踏上动画创作之路。

让人没想到的是,饺子在学动画之前,是学医的。

可学医之路,并非他的“心之所向”。

对动画的热爱如同一颗种子,在他心底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大学期间,尽管医学专业的课程繁忙。

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动画的热爱,利用课余时间,靠着网络和图书,自学动画制作。

奈何转行之路,是如此的艰辛又漫长。

于是,他毅然决然地辞去了这份稳定的工作。

这一决定,在当时引起了家人和朋友的担忧。

毕竟放弃医学这个“铁饭碗”,投身充满未知的动画领域,实在是一场冒险。

饺子曾经被嘲讽“啃老三年”。

自学动画的时候,他确实是靠母亲1000块的养老金过活。

这些经历,也影响了他对作品的创作。

在《哪吒》系列电影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李靖,不一样的殷夫人。

而这些,是饺子对如今新“父母与孩子”关系的诠释。

又何尝不是,他对自己和父母关系的解读。

饺子的父亲对他一直很严格,学医的决定或许也和父亲有很大的关系。

他也曾直言,当初就是想向父亲证明自己。

但万万没想到,还没等他有出息,父亲却离世了。

后来饺子也明白,正因为父亲的严苛,才又如今的他。

而在自己决定转行的时候,母亲也成为家里唯一支持他的人。

母亲对他的爱和包容,以及母亲身上本就拥有的“坚强”,无时无刻不影响着饺子。

饺子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把每一部作品都当做最后一部。”

对于那些磨难和困难,千言万语化作两个字“死磕”。

饺子始终秉持着“死磕到底”的精神,对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

力求为观众呈现一场极致的视听盛宴。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他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一部优秀的电影,不仅要有精彩的剧情和精美的画面,更要有能触动观众内心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中,饺子通过对角色的精心塑造和故事的巧妙编排,传递出了“不认命”“打破成见”“珍惜亲情友情”等普世价值观。

让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能得到心灵的触动和启发。

话语说回来:这么贵的电影票到底值不值得呢?

相信,票房和口碑就是最好的证明。

正如网友所说:“《哪吒之魔童闹海》让我看到了制作组真的把钱都花在了刀刃上。”

历经十年,创作出了“新时代的哪吒”,也让中国电影,焕发新生。

0 阅读:177

一盏笔纪史

简介:努力挣钱